最近笔者从同济微信群得知,原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院长、中国著名的耳鼻喉科专家黄选兆教授逝世。
【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耳鼻咽喉科学奠基人之一、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原湖北省免疫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协和医院耳鼻咽喉教研室副主任、《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创始人兼主编黄选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01月22日08时09分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黄选兆教授系湖南省常德人,汉族,1926年11月出生。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先后任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教授及教授,1972年任耳鼻咽喉科教研室副主任,1984年任协和医院院长、院务委员会主任、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一系主任。1955年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柏林国际医科学生会议和华沙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黄选兆教授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领导干部,优秀的临床专家,优秀的医学教育家。他为人谦和,公道正派,党性观念强,清正廉洁;在担任协和医院院长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成效显著,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从医从教70余载,对医疗工作和医学教育事业满腔热忱,在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及教书育人上硕果累累,特别是对变态反应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耳鼻咽喉科学》和《耳鼻咽喉科病案集》等6部专著教材,获卫生部第三届全国高等优秀教材一等奖。1998年主编的《实用耳鼻咽喉科学》,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撰写的“实用系列精品图书”之一。
黄选兆教授的逝世是我国、我省耳鼻咽喉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我们为失去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好领导、好医生、好老师而深深的悲痛!
一代宗师,杏林楷模,德艺双馨,音容永存!
黄选兆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月24日(周三)上午7:00在协和医院殡仪馆举行。
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还没从这个悲痛中脱离,从武医78卫群再来噩耗:原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著名的社会医学专家梁浩材教授逝世。
美国时间一日之内内传来两位同济医科大师仙逝,真是痛上加痛!
应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主席的邀请,笔者执笔写了封代表海外同济校友深切悼念黄选兆师长的信。之所以称黄选兆教授为师长,是为了表达对一位老师和长辈的双重尊重。
【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协和医院
各级领导:
惊悉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中国著名的耳鼻咽喉科专家黄选兆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01月22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逝世,我们海外同济校友倍感悲痛,数个同济校友微信群怀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师长的信息瞬间刷满手机屏幕。大家在缅怀这位杰出的同济医科前辈的同时,更加感到同济医科血脉在同济人身上的力量,如果不是像黄选兆教授这样的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医学大师的培养教诲,海外同济校友芳华世界的奇观也不会出现。
因此,作为同济医科校友在海外最大的一个团体组织,请允许我们代表广大同济医科海外校友,对黄选兆师长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我们知道,黄选兆师长从医从教70余载,也曾是协和医院一位杰出的院长,他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可贵的是,他退休后仍坚守临床一线,出专家门诊。而且,年逾九旬的他还继续在教研室编辑医学书籍。
在此沉痛的时刻,我们与愿与大家分享从黄选兆师长家人处得悉的一点信息。一位网友在2013年3月到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被老专家黄选兆师长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忍不住拍下这张照片:
该网友发微博点赞:“医生爷爷看起来应该有七八十了吧,毫不夸张的说他手抖得字都写不清楚了,只能用左手扶着右手吃力地开着药单,却还是如此敬业耐心地工作,真的挺让人感动。”
我们想,黄选兆师长的这种风貌不就是同济医科人之所以在中国甚至于在世界都有一定口碑的基础吗?而这位网友的点赞,不也反映了广大群众对同济医科教育与临床水平的普遍认可吗?
据悉,黄选兆师长已嘱咐家人丧事从简,而且要将骨灰撒入长江。对此,我们海外校友群已有人颂扬道:黄师长高风亮节,江汉人深情缅怀!
愿黄选兆师长一路走好!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
2018年1月22日
刘实 (执笔)、向惠云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主席)、刘恒意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董事长)
】
随后,根据一些校友在微信中透露的信息,笔者为海外校友代写了如下追悼梁浩材教授的信,得到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的认可。
【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各级领导:
惊悉原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著名的社会医学专家梁浩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01月21日晚在广州逝世,我们海外同济校友倍感悲痛,消息由武医78卫群传出、立即在数个同济校友微信群引起许多缅怀,大家为失去这样一位杰出的同济医科前辈感到惋惜,也同时体会同济医科血脉在同济人身上的涌动。
作为誉满中国公共卫生界的武汉医学院卫生系的继林竟成、蔡宏道教授后的第三任系主任和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梁浩材教授为推进中国公共卫生教育与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社会医学领域,梁浩材教授更是继往开来,并为中国公卫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
得知梁浩材教授逝世消息后,当年林竟成、梁浩材教授共同培养的研究生、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教授发出了如下的信息。
【
(年近)90岁的梁老师昨晚安详地走了。他是中国社会医学的奠基人,是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第一任院长(该学院目前全国排名第一),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楷模。……当我将全职回国效力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告诉梁老师后,他就不停地吵吵要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讲课……当条件终于具备可以请恩师北上时,他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允许他远行了。
】
刘远立教授还贴出他和夫人马晶教授(武汉医学院卫生系78级本科生、83级硕士研究生,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人群医学系教授)最后一次看望梁教授时拍下的一组照片,其中有刘远立给导师一口一口喂饭的情景,这些照片感人至深、而且更特别打动我的心灵。但因为不愿看到过去一表人才的大师被疾病折磨后的样子,笔者有意删除了原来选出还修剪后贴出的那张照片,而换成了这张2016年刘远立马晶夫妻一起看望梁教授和其夫人时的合影:
从这张照片里,笔者看到梁教授意志的坚强、也看到其弟子对师长的尊重。而微信群里的这个评论或许还真表达了同济公卫两代人的愿景:
社会医学方兴未艾,前赴后继英灵浩才!
愿梁浩材教授天堂安息!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
2018年1月23日
刘实 (执笔)、向惠云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主席)、刘恒意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董事长)
】
该信最后发送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领导,并请他们转交梁教授的家属。
笔者不是梁浩材教授的直系学生,但作为中国公共卫生另一位顶级大师、武汉医学院卫生系第二任、任期长达二十多年的系主任蔡宏道教授的硕士生和第一个博士生,笔者对接替蔡教授任第三任卫生系主任的梁教授还是有些间接的了解。至少对梁教授的一表人才和才华横溢印象深刻,尤其欣赏他的文笔和口才。正因为他的这些特质,所以一个当时不被一些人看好的“社会医学”专业竟被他搞得“风风火火”,一大批有志青年被他吸引到这个当时还是“新生事物”但现在确实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领域。
下面是《百度百科》查到的关于梁浩材教授的公开信息:
梁浩材,教授,男,1929年12月出生,广州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学专业。现任职于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内广东省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副主编和10多种杂志编委。主要业绩:1953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卫生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同济医科大学保健组织教研室、卫生统计教研室主任、卫生系主任、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社会医学研究所所长。积极创建我国的社会科学学科,著有《社会医学》、《临床社会医学人》、《健康大趋势》、《卫生管理学基础知识》、《现代健康教育学》、《国外健康保险制度》等10多本,和《行为医学与健康》丛书一套,后者获卫生部1997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和妇幼卫生咨询委员,写出数十篇这方面的论文,是我国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和卫生管理等领域知名的学者,曾代表我国出席国际会议4次和赴美讲学。
两位同济医科中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大师的仙逝,在海内外同济校友中引发了一波波发自内心深处的缅怀之潮。
一位在美国的校友的夫人贴出了如下的悼念文章。
其实,黄教授的朴实无华和平易近人是许多同济医科人的共同感受。因为笔者夫人父母的家与黄教授家早期同在协和医院的一个“筒子楼”、后来在相邻的两栋单元楼,笔者去岳父家蹭饭吃的时候常常会在路上看见下班回家的黄教授。要不是黄教授的儿子正好与笔者也是研究生的同班同学,笔者还真不敢相信他那平时的穿着会是协和医院院长的模样。难怪后来到协和实习的学妹会有这样的有眼不识泰山的经历:原来以为是医院后勤的一位师傅,结果还是协和医院的老院长和全国著名的耳鼻喉科专家。所以,笔者微信回复道:同济医科就是有这样一些大师,平时看起来“土得掉渣”,但一神气起来,洋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从黄教授儿子传过来的话才知道,黄教授与笔者的岳父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先后同学,当年还一起参与援外医疗,两位老朋友在协和医院一起工作了几十年。
而对于梁教授的追思,笔者更多依赖于他的直系学生和亲属的一些回忆。
梁教授的在同济医科的关门弟子写道:
梁教授是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梁教授的追悼会在他去世的广州举行,但许多妍在外地的学生都前往参加,还有从美国专门飞去参加追悼的。
梁教授的女儿也是同济校友,梁教授的儿子在追悼会上宣读了如下浩气凌然的悼词:
【
送父天際行
謝謝各位尊貴的來賓。
我的父親梁浩材因為有你們這些生死不棄的朋友而三生有幸。
縱觀其一生,他是一個革命者,他的靑春伴隨着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國為民而生,民為國而死。忠誠于國家莫過于忠誠于人民。
作為一名革命者,他選擇了革新而摒棄了守舊,
面對世故之社會,他有其自己的處世哲學。雁過不回首,
在學術上,他愿為拓荒者,兢業以致學。為此,
他的一生最以其學生為榮,因為他認為靑年人是國之楝梁,
他有家人、族人在側,他却無藏私心,廉潔以奉公。嚴家亦律己。
每當日落之時,我們總能看到落日之餘輝。它不再温暖,
一星大如斗,
墜落却不朽。
惟有親者淚,
滴滴落心頭。
親人既已走,
勿需顧左右。
皆因曾有你,
家自有天佑。
路長似宇宙,
時長似恒久。
萬事皆更替,
只有憶長留。
哽咽已在喉,
淚出心上流。
欲藏情中悲,
難掩濕衫袖!
再次感謝各位來賓
梁龍
】
读完这篇悼词,笔者竟说不出更多赞美的话,只能发出这样一个简短的感慨:这悼文写得真好,浩气长存!
另一位在美国纽约的校友写道:
梁龙的“送父天际行”的悼文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
还有一位校友评论:
梁龍這篇悼文
從文字上看,上了一個世紀,用大寫書寫,不用簡化文字。
從語氣上看,對前人的哀思,昇華至內心的驕傲,何谓同濟精神?
從哲理上看,描述了一位贤人,深悟乱世,高风亮节。
斯人已去, 浩氣長存。
据笔者所知,黄教授与梁教授虽然在医疗与卫生两个不同领域奋斗,但却还是个人关系很好的朋友。这两位老友在完成各自的辉煌成就后竟结伴在同一天去天堂相会,或许这也是上天对他两的一种恩惠?!
所以,有校友评论:读《送父天际行》,潸然泪下。
更有校友指出:历史会证明这将是同济医学院最好、最精美、
是啊,什么是同济医科的精神?这两位在中国医学与卫生事业创造过辉煌但却平易近人到群众自发热爱的同济医卫大师不就是具体的同济医科精神的化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