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阅读与家庭是教育两大基石。
智慧妈妈子女教育 2018-02-28 14:44:13
文丨朱永新
万丈高楼平地而起,楼越高,基础越需要牢固。教育大厦也不例外。
我一直认为,从不同角度来看,教育存在着两大基石:阅读与家庭。
从教育发生的各种场域来看,家庭无疑是教育的基石;从教学采用的各种方法来看,阅读无疑是教育的基石。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
关于阅读,我曾经讲过几个基本的观点: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拥有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够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密码、共同价值。
正因为如此,新教育实验一直把阅读作为最根本、最基础的工程,把「营造书香校园」放在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首。
我们所有的学科都应该有深度的阅读,只有通过深度的阅读,才能真正地把孩子们带向学科的广博与深邃,从知识的小溪汇聚为海洋。
阅读绝对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应该是所有学校的事情,所有学科的事情,是教育最基础的事情。
我一直对教育界的同仁讲,我们即使其他事情都不做,只要把阅读这件事情真正地抓好抓实了,我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也就很大了。
为什么必须重视家庭教育?
关于家庭,我常思考,家庭教育为什么很重要?是的,中国有4亿家庭,太需要也太欠缺好的教育了。
首先,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
人生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
其次,童年是人生最神奇的阶段。
儿童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黑匣子。儿童的很多神奇之处、伟大之处我们没有认识到。
儿童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儿童的个性又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必须很谦卑地承认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不充分,还需要更多探索。
第三,父母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
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儿童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
第四,家庭是人真正诞生的摇篮。
人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认知风格等,都是在家庭中初步形成的。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代,追溯到家庭生活。
正因如此,家校合作是如此重要。我每年都要走访上百所学校,听许多老师讲述他们的故事。
新教育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时候,我又聆听了9位一线老师在教室里耕耘、创造的故事——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无一例外讲到了家校合作问题。
没有父母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生命的成长,必须经历四个重要的场域,依次分别是:母亲的子宫、家庭、教室和职场。
家庭和教室是与学生生命关系最大的生命场。离开了母亲的子宫以后,儿童就生活在家庭里,在父母的影响与养育下成长;到了学龄阶段,儿童来到了一个叫作学校的地方,在一个叫作教室的地方成长。
教室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就是他们生活的家园。从此,白天在教室,晚上在家庭,上学在教室,放学在家庭。
教室离不开家庭,家庭也离不开教室。教室和家庭紧密相连。一间好的教室,一定会吸引父母的全力参与。
父母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品质,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效果。
我经常跟很多老师讲,孩子来到你的教室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
他的人格特征,他的认知风格,他的行为习惯,他的很多基础性的东西已经形成。
有一些孩子的基础已经很好,你只要继续呵护他,帮助他,给他更好的滋润,让他发展得更快;
有一些孩子不是很理想,就需要你用心矫正,而这种矫正,有父母们的支持和帮助就一定会事半功倍,有时甚至需要矫正的正是父母。
因此,无论面对哪种类型的孩子,没有父母参与的教育,一定是残缺的教育,一定是不完全的教育。
家庭好了,教育也就好了
正是由于阅读与家庭的重要性,我们成立了两个研究所:一个是新阅读研究所,抓书目研制,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抓「领读者」计划,解决如何读的问题。
一个是新父母研究所,抓父母教育素养的普及与提升,抓种子教师的培育和养成。通过萤火虫工作站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帮助父母和教师携手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
阅读和家庭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而阅读与家庭两个基石,本身又可以合并成为一个更大的家庭基石。
因为,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播下的。
在《朗读手册》一书的绪论部分,有一首诗《阅读的妈妈》,其中有这样一段: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如果在进入学校以前,孩子就已经热爱阅读,具有初步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我们的教育就会更加顺利,更有成效。
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父母好了,孩子才会好;家庭教育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轻松高效。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管用的道理,需要我们全力践行。
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本文系作者演讲内容整理而成,略有删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