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世界——最后的爱斯基摩人(4)

婚姻在爱斯基摩人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在一些探险家的记载中,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中充斥着换妻和滥交等等行为,但是这些现象仍然不能取代爱斯基摩人生活圈对婚姻的重视。在局外人看来,爱斯基摩人对待结婚是那么踊跃。男人自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打猎。到了少年,他刚刚能够捕获到足够的猎物养活全家的时候,就会选择结婚;女孩子通常在青春期来临之前就已经嫁人。与我们的现代社会迥异,爱斯基摩人的男人常常是由于没有老婆而贫穷,原因是没有女人给他缝制衣服和加工食物;爱斯基摩人的女人由于没有丈夫而像乞丐一样生活,因为没有男人为她猎取猎物。婚姻对于爱斯基摩人来说,是一种基于男女双方的经济依赖,更远远胜于我们现代人意识中的以爱情为基础。这个结论听起来有些冷酷无情,但这是在北极严酷的生活状态下的真实情景。并且从客观上来说,爱斯基摩人这种分明的家庭分工方式对维持生活和种族繁衍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首先,只有两性结合才能有条件生育下一代;另外,就像现代人需要工作赚钱一样,狩猎是生活的重中之重。没有足够的食物就无法生存,而男人们通常需要贡献他的全部精力在狩猎上面;爱斯基摩人的衣物,传统上都是由家里的女人们由原始材料一步一步加工出来。从剥离兽皮、揉制、裁剪、制作骨针、裁开兽皮制作皮线、最终缝制成内衣和风雪大衣,其中的每一项都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爱斯基摩女人还要花费时间为全家去准备加工食物,生育,照顾孩子,整理家庭内务。上述这些决定了爱斯基摩人的家庭和社会分工只能遵循这种责任分明的形式。

有些朋友曾向我推荐过近代拍摄的以传统爱斯基摩人生活为背景的影片,里边穿插了大量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这些影片的受众都是商业化市场,而非科普或者学术目的,里面都含有大量的现代元素的演绎,对我们理解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帮助不大。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从一代代爱斯基摩人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中可以看出,爱情故事并不多见。更多听到的是对英雄的颂扬、对奉献行为的赞赏、对自私行为的讽刺、对不可知的现象的神灵化解释等等。这样来看,爱斯基摩人的婚姻,虽然也称之为“婚姻”,但与我们现代人类的婚姻的内涵和基础大相径庭。同样,从形式上来说,爱斯基摩人的婚姻通常没有鲜花、红毯、婚礼、钻戒等等。男女双方只要住到一起,直到头一个孩子出生后,就被周围的人承认婚姻关系的存在。

让无数社会学家曾经困惑的是爱斯基摩人错综复杂的性关系。比如说出借妻子、夫妻交换、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等等凡是你能想得到的现代社会认为不道德的行为在爱斯基摩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些人怀疑这是不是爱斯基摩人在长达数月的极夜期间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而发展出的“休闲”活动?实际上,不了解根本原因的话,我们持有现代价值观的人类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说,一个爱斯基摩人男人偶尔会欧打他的妻子,理由是妻子不忠。但这个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妻子与其他的男人发生了性行为,而是因为妻子与其他男人的性行为并没有事先取得丈夫的同意。很可能你会见到,下个星期这个丈夫会将妻子借给同一个男人过夜。据18 - 19世纪各类资料的粗略统计,出借妻子或者夫妻交换的行为在爱斯基摩人群体中,跨越广大地区普遍出现。

无独有偶,出借妻子或者夫妻交换的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人类古代历史上,或者在欠发达社会曾较普遍出现。比如从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两方大势力的领袖的结盟活动中常常包括一方的妾室陪睡、或者赠送爱妾的行为。貂蝉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代历史上的纳米比亚部落中夫妻交换也是一种有据可查的普遍行为。

对于爱斯基摩人出借妻子和夫妻交换,不应当被看作是一种性方面的需求。它是一种建立经济或者是社会关系上的同盟关系的最好的方式。爱斯基摩人本身没有多少物质财富,出借性的权利则成为一个相对必然的选择。但是无论是出借妻子还是夫妻交换,只可能成为小团体之内(两个,或者数个家庭之间)的行为。另外,对于爱斯基摩人来说,出借妻子也是一个很聪明的投资办法。因为丈夫知道总会有一天他会由出借自己妻子的人变成享受别人妻子服务的人。比如说他可能会要进行一次长途狩猎活动,但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却不能同行。很可能他的妻子正在患病,或者处于怀孕的后期。所以说,他会借用他朋友的妻子。其中的原因不是这个丈夫在旅行的过程中需要性方面的满足。主要原因是在他狩猎的过程中,他朋友的妻子可以为他准备食物、处理猎物、修补衣物、总理家务等等。要知道,爱斯基摩人日常生活相当不方便。比如大部分季节,哪怕是平时喝的水,都需要专门去搜集冰雪,加热熔化后才能饮用。

据统计,夫妻交换的情况更多的出现在爱斯基摩人中的贸易者与猎人家庭之间。爱斯基摩人中间专门有一些人以贸易为生。他们将货物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进行以货易货。他的家庭携带货物,一边狩猎一边进行长途旅行。交易的货物经常为精心制作的工具、可以制作工具的材料和贵重的皮毛等等。猎人家庭与贸易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贸易者通常会带来必要的工具和远方的新闻。为了巩固这种关系,让这种依存关系能够稳定的在后代延续,爱斯基摩人之间常常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比如两个爱斯基摩人家庭(猎人与贸易者)之间,如果明确了要建立这种同盟关系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在每年贸易者家庭来到的时候,选择几天或者甚至一个星期以上交换彼此的妻子分别生活一段时间。更有甚者,两个家庭可能会选择共同在一个屋檐下混居生活。曾经有一位研究爱斯基摩人文化的社会学家统计,大概有五分之一的爱斯基摩人家庭有过上述的经历。尤其是在北阿拉斯加地区,这种夫妻交换的方式更像一种正式的社交方式。同时这位社会学家提到,做为妻子们很少抗拒这种社交方式。他分析:这很可能因为妻子也会从这种社交方式中获得很多经济上的利益吧。另外,这种社交方式不仅涉及到两个家庭的夫妻之间,还影响到下一代。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孩子对母亲的临时丈夫会有一个特殊的称呼,翻译过来就是与母亲发生关系的男人。同时在爱斯基摩人语言中,对夫妻交换的另一个家庭的孩子也有特殊的称呼,是qatangun,意思是这是我的半个兄弟。这个关系的建立对爱斯基摩人成年以后的社会关系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知道,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除了自己的兄弟,还可以去寻求他的半个兄弟的支持,同时他的半个兄弟也以能够帮到他荣为满足,为荣.

结盟与盟友在爱斯基摩人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盟友组成的小团体是爱斯基摩人家庭之上的重要的一种社会组织,也是最常见的爱斯基摩人的一种群居形式。除了以两性关系来绑定盟友关系的方式之外,爱斯基摩人还常常采用比如定亲(订娃娃亲)、收养、充当教父教母、分享食物、节日仪式、体育活动(如摔跤的伙伴)等等来建立各种程度各种级别的社会关系。其中订娃娃亲是就是一种居住在格陵兰和加拿大北部的爱斯基摩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建立盟友关系社会交往方式。两个家庭确立了娃娃亲之后,自然就明确了盟友关系。娃娃亲通常在孩子出生或者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确立,但不代表等到孩子们长大之后就一定要结成夫妻。这没什么奇怪,这个中间有很多变数。第一,爱斯基摩人选择配偶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其二,这种通过娃娃亲来建立的盟友关系常常会根据利益的变化而强化或者取消。如果两个家庭双方都认可能够获得持久的利益保证,这个娃娃亲的关系就会一直存续下去直到孩子成年。如果其中有一方认为这个盟友关系获得不到足够的利益,他就可以单方面取消这个娃娃亲。这种行为在爱斯基摩人的习俗中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爱斯基摩人一般只允许一个孩子同时只能跟另一个家庭建立娃娃亲,同一个孩子不可以同时跟两个或者以上的家庭建立这种关系。

 

作者保留版权

 
沧浪一羽 发表评论于
一口气读了4篇科普文章。对加国土著有了进一步了解。作者原来是专业人士,所以能向大众娓娓道来。谢谢!
andrew_liu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aglegirl' 的评论 : 很高兴你能喜欢,谢谢
andrew_liu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hristmas38' 的评论 : 很有意思的想法呀
beaglegirl 发表评论于
因为这篇,一口气读了所有的4篇文章。写的非常科普,很有意思的topic。我以前不知道蒙古人是否和eskimo有血缘关系,看来没有了。
beaglegirl 发表评论于
不知道换妻后生的孩子怎么判断谁是父亲呢?
eskimo好像是政治不正确的称呼了,应该叫Inuit。Obama决定的。
长见识了。觉得文章的描述比较接近真实的生活。
Christmas38 发表评论于
来自wiki:
爱斯基摩人总人口数量约在9万左右,阿拉斯加有爱斯基摩人约2.2万人、西伯利亚地区有爱斯基摩人1.1万左右、格陵兰岛有爱斯基摩人都4万左右、其余1.5万人分布在加拿大北。

这些人群足够研究
Christmas38 发表评论于
以下纯属讨论,无关任何歧视:
有不同假说:先天论(指是遗传决定的),后天论(生长环境等)。从文中描述,基摩人生存压力大,需要夫妻共同体一样生活才能生存。换妻都是相对普遍的情况,说明female和male都是直的。如果有个体实质上是弯的,但又有妻子、换妻、生孩子,这说明在生存压力大的情况下,不敢弯或者某种程度的纠正!类似的假设(或实际表现)会是多样化的,恰恰是不可多得群体供研究。更多细节不再展开讨论
andrew_liu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hristmas38' 的评论 : 希望听到您的更进一步高见
Christmas38 发表评论于
这是研究homosex的好群体,可以帮助回答很多问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