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有了很快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国内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共高层和他们的子女、以及民营企业家、知识界精英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在改革开放中,不仅是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上的大小忽悠,特别是中共高层的某些个忽悠也有惊人的发展。
邓小平先生发明了许多流传多年的口号,这些口号也是他的大政方针。其中之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了胡锦涛先生执政的年代,这一口号被发扬光大,成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直到了习近平先生执政,这一口号才实际上得到了修正,换成了“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显然那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已经悄悄不再提了。那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问题出在哪里,以至于习总书记不再提及了?
问题就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与中共高层的长期实际作为不相符合,把好端端的一个口号变成了一种忽悠,而且这种忽悠很容易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人们只要简单的问一句,从邓小平先生、江泽民先生、到胡锦祷先生,抓了多少生产?搞了多少建设?是生产了一根螺丝钉,还是织了一寸布,还是种出来一斤稻米?统统没有。 习总书记之前,从邓小平先生、江泽民先生、到胡锦祷先生为核心的中共高层,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解散人民公社,分田单干,卖掉中央和地方几万家国企和集体企业,在现存的国企中强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搞股份制,引进外资企业让中国工人为洋人打工等等。本质上这些事情统统是在进行生产资料的大转移,也就是说把土地农具、厂房设备、原料资金等等动产和不动产,由原来的工人公有和农民公有,变为中共官僚和“企业家”“种田大户”等私有。
什么是阶级斗争?中国上世纪四十年代打土豪分田地是阶级斗争,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是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改造是阶级斗争,都是把原来地主、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变为工人农民所有。前苏联后期,苏共利用权力把公制有变为官僚所有制,也是阶级斗争。可以看出来,用武力和非武力,用权力和舆论,强迫社会集团之间进行生产资料的转移,强迫进行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就是赤裸裸的阶级斗争。至于文革中的喊口号贴大字报甚至武斗、战争中的动刀动枪,这些可能是阶级斗争也可能不是,都只是人类社会中的某些斗争形式。而强迫进行生产资料的转移才是阶级斗争的本质。
所以说,在习总书记之前,从邓小平先生、江泽民先生、到胡锦祷先生,虽然表面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际上是在搞阶级斗争,实际上是利用权力和舆论将公有制变为私有制。有人会说,中国经济的确有了大发展呀,怎么说都是在搞阶级斗争?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展经济,前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世界第二的超级大国、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门类其全的工业国,这些都是例子。公有制私有制两者都能发展经济,区别在于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是属于哪一个群体,或属于哪一个社会集团。
改革开放以来,直到习总书记执政前,以邓小平先生为代表的中共高层始终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口号为掩护,强迫进行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生产资料转移,以市场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以中共官僚集团、新兴企业家集团、和种田大户所有制替代了工人农民所有制,使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同时也使中共的领导地位逐步发生了根本动摇。因此可以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高层的一大忽悠,这一忽悠已经有四十年之久了。
最后还要指出,为何中共领导的中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其领导地位反而发生了根本动摇?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人和农民等数量庞大的“低端人口”,以及企业家集团和知识份子精英,两者都无法成为中共的统治基础,都无法长期拥护中共的领导地位。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生产资料被剥夺,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一落千丈,显然中共无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其次,企业家集团和知识份子精英,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也迫切需要在政治上取得相应的统治地位,以确保其私有财产的安全,显然中共也无法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习总书记执政以来,下大气力反腐败、大规模开展扶贫工作,并且逐步纠正邓小平先生们的一系列做法。用“四个全面”替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忽悠口号就是一个例子。但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如何解决上述的这两个根本问题,以确保中共的长期领导地位,显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