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知足常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德国人“知足常乐”

德国储蓄银行联合会2018年10月24日在柏林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民众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达到了近20年来的最高点。相关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来整体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势头,不仅使企业从中受益,也使民众的腰包更加充实。

这项具有代表性的民意调查是储蓄银行联合会授权民调公司发起的,共有2738人接受了问讯。共有63%的受访者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自身经济状况"不好"或"非常不好"。同往年的民调结果相比较可以发现,2018年的满意度是2001年开启此项民调以来最高的一次。2005年前后进行的民调中,对自身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的比例只有大约40%,而不满意的比例则高达18%。

总体上德国人对未来充满乐观。近六成的德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63%的人对德国民主的运作感到满意;77%的人表示,自己的经济状况在过去两年里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

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发布的"欧洲视点"(eupinions)研究报告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报告对28个欧盟国家的1万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德国人对生活的满意度高于其他欧洲国家,不过他们满意的是自己国家,而不是欧盟。

72%的受访德国人表示,对欧盟的发展方向不满意。"德国人有一种奇特的、偏颇的感受,那就是德国的一切都很好,但欧盟却很糟。"调查的项目负责人霍夫曼(Isabell Hoffmann)说。

德国经济研究所(DIW)的所长弗拉撤(Marcel Fratzscher)则从这一反差中看到了令人鼓舞的信号。他说,"德国人对个人经济情况的满意与对社会不公正的不满构成反差",这表明对许多德国人来说互助和社会团结很重要。

德国的现代文明建构在历史叙事上非常复杂,德意志现代文明之路是文明当中二传手的二传手,德国是极特殊的后发现代国家。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文明起自英格兰,18世纪启蒙运动时在法国生根,到了德国则是通过法国二传手,再借助于拿破仑的铁和血推广而来。

德国人的浪漫化非常强。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出现在英国和法国,但是浪漫主义真正开启于德国,德国对浪漫主义的理论阐述最为系统。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有《少年维特的烦恼》,其中凄婉和美妙的情感在英法浪漫主义文学里是找不到的。诗歌是浪漫主义文学尤其是诗化哲学中的典范,而德国的歌德、席勒、诺瓦利斯、施莱格尔兄弟等在诗歌的成就上都达到了巅峰。而这种巅峰在德国的重要性还不仅仅是它的文学形态,而是这种文学形态转变为一种哲学形态。魏玛一代催生了影响现代德国文明建构最关键的一代学人。其中最有名的当然就是哲学家海德格尔,其次是研究政治法学的施密特,他们奉行的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政治哲学。浪漫主义情怀有它完全不可替代的价值。资本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丰腴的物质生活,现实人生非无聊,而是“知足常乐”。

 

Wiserman 发表评论于
德国的哲学思想很健全,
我想这是德国的长处。
silverbug 发表评论于
德国的制度优越,社会稳定,公民有安全感。 作为过路客,我比较喜欢德国的小镇,大城市感觉有点压抑,但是最喜欢的德语区小镇不在德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