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人生感悟

作者的话 受近代乡人马益著先生的《庄农杂字》的启发,我写了这篇《 受近代乡人马益著先生的《庄农杂字》的启发,我写了这篇《保健杂韵》。希望感兴趣的乡亲读了之后,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多一些了解。 受近代乡人马益著先生的《庄农杂字》的启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甲子感悟

 

前些日子,我请一些同时代的老朋友们汇报(或面议或微信)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这些朋友都是过来人,与我多年保持联系的发小、同学、同事、朋友。感谢多数人畅所欲言。但也有的扭捏作态,先是不答,如同被问起你想不想嫁人的旧时代的独处小姑。不过被打了三百杀威棒后,最后也都从了,也得点赞????!有几个到现在还没有回话的,我把他们当作欠债未还的债户。从这些感悟S’中可以感觉到人生百面。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自然各自对人生的感悟也不尽相同。但反馈的信息都附带有俩问题,你咋突兀地问起这么大的问题,你自己的感悟是什么?这是常见的“answering questions with questions,以问题回答问题嚒。但可以理解,前者是出于好奇心,是生理学/心理上的探究反射现象。人性好奇,好打听事儿,喜欢打听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这是一种正常生理、心理现象。所以如果再听见有人嚼老婆舌头,不必气恼,不必大惊小怪。第二个问题也是常情。老子不是说过嘛: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我请教朋友问题,自己也得身先士卒才是正理。我欠朋友们一个回话。现在我先取后予,逐渐回答朋友们。为什么还得逐渐呢,因为我现在就像我们祖上冯惟敏说的,读书眼花,写字手麻,写点什么且费劲呢。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二零一八年流年不利。好几个同龄的同事朋友突然病的病,亡的亡;我自己也偶感风寒。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觉得死神眼里的幽光不时地直视着我自己,照得脊背发凉。感觉得到阎王殿的小鬼拿着生死簿要找上门来。有那么小半年时间,感到日暮穷途,来日无多。觉得自己差不多了。临了之前该做点什么呢?共产党员死前都得补交党费,做小生意的都知道日清月结。我得有个年终总结不是?我空闲时间时不常地胡思乱想;回顾、思考、总结自己走过的道路。当然即感谢平生所受天恩祖德,也恨遇见的那几个龌蹉小人。这是人之常情,孔子如是,平民也是。孔老夫子在他六十岁岁的时候给自己人生做出了总结:这就是广为传颂的《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彼时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40岁左右。可以想象到六十岁的孔丘,周围的人都相继离去,他也感到来日无多了,得给自己一生有个说法。这个说法就是,以上的子曰。这里插一句题外话,这个名垂千古的思想家、举世闻名的教育家,一生颠沛流离,活到73岁寿终正寝。而孟子活了八十三岁,这就是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来源。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路上遇见的人。于是乎就与你们这些我曾经风雨兼程的朋友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这就是我为什么给众朋友提出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还清楚

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