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传》第六十五章,后序,
说到洛神,自然就会想起东汉末年(公元后200年左右)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子建所著之《洛神赋》。
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宓妃的确是我们这个故事里的洛神宓妃的原型。不过此书的洛神宓妃却不是后世流传的许多文学作品或者民间故事里的那个大美人甄宓。“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这个甄宓,传说是东汉末年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当时曹操打败袁绍,并攻下袁绍的幕府之地邺城以后,掳了袁绍的儿媳,就是那个美丽的甄宓。最后是曹操的一个儿子曹丕娶了她,曹丕后来继承帝位称为魏文帝,他的妻子之一甄宓,在死后被追封为文昭皇后。据说曹丕的兄弟,大才子曹植也暗恋倾情于这个大美人甄宓,以至于写下名扬后世的《洛神赋》。
关于曹植,他最为后人所熟知的是他写的一首“七步诗“。曹操死后,曹丕上位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兄弟曹植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有一次曹丕命曹植七步以内作诗,作不出来诗就要杀他,曹植于是写下流传千古的这首“七步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自小就聪慧过人,文思敏捷,后人对他的评价颇高。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了一个比喻叫“才高八斗”。他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用“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高超。
那“曹冲称象”里的那个聪明的曹冲呢?其实曹操最愿意把帝位传给曹冲,可惜曹冲13岁就逝世夭折了。
再说回这本书里的故事。
本书里的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远在东汉和三国之前,称上古时代。洛神宓妃的故事在我们的这本书里主要发生在上古的三皇五帝之五帝的时代,本书里的五帝特指位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五位帝王:帝喾(高辛帝),炎帝(神农帝),白帝(少暤帝),玄帝(颛顼帝),黄帝(轩辕帝)。
三皇五帝的五帝时代是大约公元前3000到2000年左右,按现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观点,上古的五帝时代大约是人类的新石器时代,或者说是人类的原始社会的末期,远远早于甄宓和三曹,即曹操,曹丕和曹植,所在的东汉末年(公元后200年左右)。这其中隔了有: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和秦朝汉朝,甄宓所处的年代已经是中古时代。
在我们的这个故事里,宓妃是上古河洛地区,散居在洛水以南的有洛族的一位美丽的民间女子。她的父亲伏羲是有洛族的族长。宓妃与黄河河伯结为夫妻之后,才成为洛水之神。而洛水之神,是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所以洛神乃黄河河伯之妻。黄河河伯是黄河之神,司掌整个黄河河川。洛河,又称洛水,是黄河主干流之南的一条比较重要的支流。河洛,是说黄河和洛水,正如洛水女神和黄河河伯婚配合体一样,洛水和黄河主干道汇合的地方,那一带叫作河洛地区。在现代的中国,是以河南的洛阳为中心,并包括了陕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的广大地带。河洛地区在古代雄踞于中原,《史记·周本记》里称之为“天下之中”,即所谓“中国”。河洛地区在上古产生的河洛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也就是说,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河伯在成为黄河之神以前也是一个民间凡人,叫作“冯夷”。倒不是说他姓冯名夷,要知道上古时代的大部分时候,相当于距今约300万到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 Paleolithic 和距今约一万年到5000-2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neolithic,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脱离母系社会,也就是说人类的交配还具有比较大的任意性和随机性,孩子由母亲抚养长大,并不太清楚自己的父亲是谁。所以那时的姓,名,氏,和现当代十分不同。
(写作此书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夜读屈原的《楚辞》,发现《离骚》里提及宓妃,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騫修以为理
所以想写一个关于宓妃的故事)
比如说屈原,他其实并不姓屈名原,他是“羋”姓(是的,有个国剧叫《芈月传》,虽然我没看过,但知道就是这个姓),名”平”,字“原”,而屈是指他所隶属的宗族“屈氏”,还有春秋战国时期那个主持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也是“姜”姓,“吕”氏。然而先秦和先秦以前的男子在自己的名字中用“氏”而不用“姓”,因为“氏”是由王族册封的封号,只有地位尊贵的家族才有封号“氏”,先秦以后“氏”和“姓”逐渐合为一体了。
古代的人一般以称呼人的字或号为尊敬,所以称他的“氏”和“字”,为“屈原”而不是姓和名,那就要称作“羋平”了。还有前文提到过的东汉末年那个写作《洛神赋》的大才子曹子建,“子建”也是曹植的字。
再说起洛神宓妃,这个“宓”字可以读两个音,一为“fu 2,伏”,又为“mi 4,蜜”。为“伏”之音是说她是伏羲的女儿。而“宓妃”里的“妃”字,等同于现代的“女”字,也就是说,宓妃之“妃”字并不是说她是某个皇族王侯的老婆,所谓的妃子,而是说她是“宓女”:伏羲家的女儿。就如现代我们说“李家的闺女”,“刘家的女娃子”,“吴家的女伢儿”。只不过这个“妃”字右边的“己”,经久流传而没有了,到了现代只剩下一个“女”字。所以你可以选择,想要称她作“伏妃”,可以。想要唤她作“蜜妃”,也行。
但是键盘打字时,若是用全拼音的输入法,“宓”字还是归为“mi,4”,之“蜜”音。
我们这个故事里的男主之一:大羿,他和宓妃一样,也是在人间长大,后来才被天帝封神的(宓妃也是在人间的有洛族长大,嫁于河伯为妻之后才被封神的)。大羿在人间的山林里长大后,只因他射击技艺精湛,又为天帝在三海五荒降魔伏怪有功,被封为天上的“箭神”。这个大羿一开始是嫦娥的丈夫,后来与嫦娥一起下到凡间后又成为人间的凡人,他与嫦娥的一夫一妻的婚姻一直持续到嫦娥奔月。
我们这个故事里的大羿与传说中的后羿是不同的两个人。大羿生活的年代比后羿的要早。大羿是三皇五帝时代的人物,而后羿是尧舜禹之后,夏朝时代的人物。虽然二人都以射击见长,都唤做“羿”,而且还都出身于东夷(我们这个故事中的大羿成长于三皇五帝时期东夷的山林,后羿则成长于夏朝时期东夷的有穷国),但是我们这个故事里的大羿是射下天上九日的那个大羿。而后羿则是当过夏朝有穷国国君的后羿。
之所以称射日的这个羿为“大羿”,“大”表示尊敬,是说他射击技艺高超,骁勇善战,勇射九日拯救人间,是个受人间大众敬拜的大英雄。而称夏朝的这个羿为“后羿”,“后”是夏朝对国君的尊称,是说他当过夏朝有穷国的国君。
最后要说一下宓妃的老爹伏羲。伏羲何许人也?他的来头有点大。
宓妃的父亲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之首。三皇五帝里面的炎帝,黄帝,就是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的来由。
当然中国人也称自己作为“黎民百姓”。据说是根据当时和炎黄二帝同一时代的蚩尤所领导的九黎部族而来,取其九黎部族之“黎”字。九黎部族盘踞在以河洛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之东。不过,蚩尤虽然骁勇善战,称作“兵主”或“战神”,他所率领的九黎部族在逐鹿之战中,却被黄帝和炎帝率领的联军打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中国的历史大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因而蚩尤在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里,名气不如黄炎二人那么大。而且根据九黎部族的“黎”字而来的黎民百姓,也因九黎部族是战败者,所以有只能当个普通老百姓的意思。
而伏羲为三皇五帝之首。1942年在长沙出土的楚帛书,记载伏羲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这么说吧,伏羲是和开天辟地的盘古,造人补天的女娲,同一级别的。横向比较一下,是和基督教里耶稣基督的爸爸,那位上帝一个级别的。这个爹爹实在是厉害。
那再说一下洛神宓妃的爹爹伏羲,他的德行和长相如何呢?
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的各个部落,定都陈地,封禅泰山。至于长相嘛,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
是不是听起来非常嚇人,但细细思量,这是不是就是一条“龙”啊!是中国的龙,过中国年玩龙灯那样的龙,不是好莱坞动作大片里的那些dragon啊...
想想过中国年正月十五玩龙灯的那条龙多漂亮,又酷又有气势,好莱坞大片里的那些dragon们大都是妖怪邪魔的代表,通常都是些黑不溜秋的,在暗无天日的背景下的丑八怪。
所以洛神宓妃的爹爹伏羲创立了华夏民族的龙腾图,中国人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但是蛇身鳄头,还是太嚇人,长相不好看。可是他的女儿洛神宓妃却是一个美丽无边的绝色女子。女神啊,这个说法都沿袭到了现代,更是成为数字时代的网络语言之一,专门用来指美女的。
那么丑爸爸怎会生出美女儿呢?答案是隔代遗传。据说生出伏羲的那位女子拥有绝世容颜。
伏羲还创造了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织网捕鱼,比如制定人类的婚嫁制度。他还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后为道家所用,衍生出《易经》。佛释道,那可是中国的像西方的宗教一样的文化传统。
--- 连载小说《洛神传》 第六十五章,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