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而且顽固的思维逻辑误解:显现的表象在外,本质在内

当下,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言说的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逻辑思路:看到的表象并非本质,而有一个本质可以知道或获得。

基于这样的误解,他们努力地练习各种功夫,包括静坐,包括运气,包括念咒语,包括世俗宗教的“八大正道”法门,期望某一天可以去伪存真。

其实上述这些努力的逻辑基础就是,看到的表象和内在的本质是有分别的,经过个人的努力,有一天内在的本质可以显现出来,让你获得或享受。

有几个人不是按照这种思维逻辑在这里读我的文章的呢?

当我说,‘它’伪装成表象显现来,你就上当了。我没有把‘它’和‘表象显现’分开来。而大部分人理解成:‘它’在内部,‘表象显现’在外部。理解成必须抛开表象发现本质,落入了“去伪存真”这种思维逻辑循环里面去了。你看出来了吗,难就难在用语言交流,当我一说出口,立刻就被听众误解了。

不是这回事,完全不是思想逻辑告诉你的这回事!并不是‘它’在内部深层躲藏着,‘表象显现’在外部忽悠你,让你上当。NO,没有这种逻辑关系。‘它’*就是*‘表象显现’。‘表象显现’*不异于*‘它’。‘它’没有躲起来,‘它’就是一切貌似的或看似的‘表象显现’。

你不能说,地上的蚂蚁是表象显现,而本质‘它’在深层的某处等待你去寻找。这种逻辑是错误的。地上的蚂蚁*就是*‘它’,不异于‘它’。‘它’是什么?不就是真正的你自己吗!所以,当你看到了地上的蚂蚁,就等于看到了终极无限的‘它’。

‘它’和‘地上的蚂蚁’是没有关系的。我的意思就是,并不是‘它’在一边,‘地上的蚂蚁’在另一边,这种建立在一边对应另一边基础上的“关系”逻辑完全不成立。‘它’并没有创造出‘地上的蚂蚁’,‘它’即时即刻就是‘地上的蚂蚁’。

本质没有创造出表象,本质就是表象,表象就是本质,不可分割!

注意,我用《就是》这个词强调了《本质就是表象,表象不异于本质》这个事实。这是完全超越思维逻辑的,思维逻辑完全无法处理这个情况,所以,不要试图去理解这个奇怪的情况,只要你直接去品味“地上蚂蚁”这个经验质地,就等于直接品味到了无限终极的‘它’。

思想上认为‘地上的蚂蚁’是有限的景象。其实不然。如果你看地上的蚂蚁,其实你即时即刻就看到了《无限终极》。

无限终极看似是“有限的地上蚂蚁”,但“有限”仅仅是一个“看似”,不是事实。“地上的蚂蚁”从来就是无限的终极,不要上了“看似”的当。

一切看似的“有限”其实就是无限。“有限”仅仅是SEEMING而已。

现实不存在“有限”,但不妨碍现实“看似有限”,不是真的有限。

你不需要努力去寻找神圣的无限终极‘它’,因为‘它’就是你经验中的一切,‘它’显现出经验质地,不等于‘它’创造出这些经验中的‘蚂蚁’,‘土地’,‘世界’,‘天空’,‘太阳’,‘你我他’。NO!‘它’什么都没有创造,‘它’*就是*经验场本身。

当然,‘它’可以不显现出‘经验场’,但我们无法讨论这个情况,这是无法描述的,因为一切“描述”必须在“经验”中,否则“描述”这个概念就失去了意义。在经验场中,最接近的说法就是:它就是经验本身。而不能理解为:‘它’在深层,经验场在外部。这种两元对立逻辑是幻觉。

“努力”的逻辑基础是什么?就是你还没有某样东西,你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这样东西。人们追求醒悟,就是认为自己还没有醒悟,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醒悟。这恰恰就是和本文主题相同的误解。情况不是这样的!你当下就是‘它’了。你当下即刻就是《无限终极》本身了。并不是思想试图告诉你的故事:“你是外表的表象存在,在深层有一个‘它’是你的本质”。NO,这是思维逻辑概念,现实没有“内在”也没有“外在”概念。内在和外在概念仅仅是“看似”。现实就是‘它’。所谓的“外表的表象”即是‘它’。所谓的“内在本质”也是‘它’。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要把不可分割的现实分割成“外表”和“内在”这个抽象片面的概念了。

也许可以这样说:醒悟指的是发现没有可能获得你还没有的称为“醒悟”的状态,当一切获得的欲望不在了,就是醒悟了。如果你要去追求获得“醒悟”这个状态(State),你永远找不到它。现实当下即刻显现出无限多样的“状态”(State),它们都是看上去有其实没有的《看似》,任何State 都是seeming 。如果你认为有一个称为“醒悟”的State, 你找不到它。

因此,“努力”是不可能的,当下即刻,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它’。你不需要努力追求‘它’,因为你已经是‘它’了。

 

=============================

相关的话题: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是什么?

世俗宗教有个非常流行的看法:有一个称为“相对”的范畴和“绝对”状态不同。他们认为,现实有两个状态,第一个状态称为“绝对”,第二个状态称为“相对”。而我们普通人都处于“相对”状态中,需要通过努力修行或练功,期望某年某月,乃至下辈子的某年某月,成功地进入了“绝对”状态,获得幸福解放。这种看法是严重的误解。这种看法完全是幻觉。

现实没有“相对”和“绝对”两个状态。这两个状态是思想编织出来的幻觉幻想。在语言上,我们无法确定现实是什么,我们只能说:This is what this is。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没有意义的单词THAT(中文‘它’)来指向无法描述的无限存在。你所看到的,感觉到的,摸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虽然看似是相对的物质或心理存在,但不是这样的。这些“相对”存在其实就是绝对存在本身。绝对显现出看似的相对,但不等于绝对变成了相对。“相对”仅仅是《看似》而已,就像你看到昨晚梦境里面的“相对世界”,不真存在一个“相对世界”,那仅仅是梦幻能量而已。呈现出白天经验里面的“相对世界”的能量和晚上的梦幻能量是同一个无限终极能量。

所以,不真的存在“相对世界”,相对世界仅仅是看似存在,其实无时无刻都是《绝对》的THAT(或’它‘)。

换一个说法,你相信在视野中看到的都是有限的物质世界,其实,视野中没有一样“东西”是有限的。它们是无限貌似出来的“有限”,不真的是有限的。当你看到一辆汽车,你其实看到的就是无限本身,你其实看到的就是无限终极的THAT(或‘它’)。虽然,思想上告诉你:这是一辆汽车。对于思想来说这个说法没错,我们也不否认。但我们不要把思想解释当真了,真的以为这是一辆有限的汽车在那里了。NO,‘一辆汽车’就是无限本身,它就是终极本身,而不是无限的一部分,也不是终极的一部分。“部分”概念是思想编出来的幻想。每一粒灰尘,就是整个无限终极的‘它’,而不是‘它’的一部分。

深入(精进)一些,“相对”和“绝对”这对概念都不真的成立,它们是思想编出来的两元对立概念,是幻觉。我们只能说,一切都是同一个‘它’,一切都是无二的‘它’。当你把现实在思想上分割成“相对”的一部分,还有“绝对”的一部分,就是落入了“有为界”梦幻之中去了。

耶稣用过“芥末种子”这个比喻:

He told them another parable: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a mustard seed,which a man took and planted in his field. Though it is the smallest of all seeds, yet when it grows, it is the largest of garden plants and becomes a tree, so that the birds come and perch in its branches.”

和我用“一粒灰尘”的比喻的意思是相同的。经验场中的每一点,无论这点看起来多么渺小,就是整个无限终极本身。无论你朝哪个方向看去,你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无限本身。你朝内部看,你看到了‘它’。你朝外部看,你看到了‘它’,你朝上看,是‘它’,你朝下看,是‘它’。你以为你看到了“世界宇宙”,NO,你其实只看到了‘它’,‘它’貌似是世界宇宙,仅仅是《看似》但不真的是。你朝内部看,你以为看到了‘思想和情绪’,其实不是,你看到的就是‘它’。‘它’貌似成思想情绪,那仅仅是《看似》但不真的是。

耶稣用芥末种子的比喻时,面对他的是一群悟性不高的以色列农民。如果用我这样的语言风格,估计他们一点都听不懂,所以耶稣只能把无限的‘它’比喻成一个芥末种子。

明亮现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隐身草' 的评论 :

科学最多有一些启发作用。科学研究不可能造成明白,因为科学是思维逻辑运动。思维逻辑通向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科学和明白完全不是一个范畴的。比喻说,科学只发生在梦故事里,而明白完全超越梦。另一个说法,科学是某种经验质地,而明白超越经验。
隐身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明亮现实' 的评论 : 如果科研能进入非物质非精神状态,那科学研究最终应该指向同一方向?那时能有几人信呢?
明亮现实 发表评论于
有趣的文章:https://dailygalaxy.com/2019/07/illusion-of-death-in-the-quantum-universe-we-exist-indefinitely-as-soul-holiday-feature/

虽然这篇文章说的不究竟,死亡确实是幻觉,但灵魂同样是幻觉。但他发现的方向是对的。
明亮现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olive-c' 的评论 : 庄子说的到位。
明亮现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隐身草' 的评论 :

写了一大段回复,可惜文学城网站最近好像不稳定,传不上去,而且把整个回复丢了,下次重新写吧,
隐身草 发表评论于
过去跟您学习,逐渐理解“我”其实就是经验。后来又在你近期的博文中读到“你永远超越经验”,所以又感觉有点糊涂了。今天读了这篇,明白了"在经验场中,最接近的说法就是:它就是经验本身"。但在品味经验时,总还是感觉有一个“东西”在看着这一切,同时可以提醒这都是“我”。用《唯识》的观点还都是在第六意识打转(前五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才是思想意识)。我想很多人都卡在这里。我们只能用意识来学习。是不是要做到24/7的品味才有大帮助,才是精进?总想亲自品味到这一切都是我,而不是思想告诉我的。其实也知道这些问题都是思想在作怪,可以不理他只品味他,但今天就让他冒出来吧,体验一下冒出来的感觉。感恩!谢谢!
olive-c 发表评论于
有点理解庄子说的:道在瓦砾,道在败栗,道在便溺。
明亮现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勤而行之' 的评论 :

说的不错,赞!

“人生”是人生吗?“体验”是体验吗?它们都是《看似》或《貌似》。
勤而行之 发表评论于
先生,你说: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逻辑思路:看到的表象并非本质,而有一个本质可以知道或获得。我就是其中一个有这种逻辑思维的。我的思想信念一直随着人生经历不断变化而变化:小的时候认为会不会投胎很重要,然后家庭经济,教育背景,长相性格。后来诵经学佛,说好话做善事做好人,正思正念,明明心底善良但还是觉得运气欠佳,郁郁寡欢。再接触身心灵,但还是团团转,没能走出来。遇到你后开始明白:人生不过是体验,一切不要当真,一见就是。感恩先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