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八卦】渺小生命的选择 - 评“八佰”

排除万难,管虎的“八佰”终于上映了。

从技术上评价,这部国内少有的全片IMAX制作,对于战争场景的宏观写实与微观描摹,都可圈可点。故事通过底层小人物视角,演绎一个抗战史孤军奋战的经典片段,有王千源,张译,姜武的演技加持,故事亦有高潮感人。结合历史大背景与同题材作品来看整个故事,却有一种鲜明淋漓的讽刺,令人错愕唏嘘。

 

“弃子”八佰与“飞将军”

大家都知道,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可歌可泣的壮举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1977年台湾版本的“八百壮士”中,林青霞饰演游过苏州河送国旗的女童军杨惠敏,彼时她的爱人秦汉,却正是当时弃八百壮士于孤岛的著名“飞将军”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的儿子。秦汉本人也在该片中饰演角色。而管虎的“八佰  叫停下架,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管虎在电影宣传中称呼孙元良为抗日将领,并赴台拜访了秦汉,遭致批评。这位孙元良,之所以雅号“飞将军”,是因为他虽然贵为黄埔一期嫡系,却在军事生涯中,从北伐,抗战,到内战,一共临阵逃跑了5次之多。最令人指摘的不是这次淞沪战役中的“弃子”,而是南京保卫战中,弃部潜逃,导致本该固守的中华门空防,最后被日军破门屠城。这位多次差点被蒋介石枪毙处决的“飞将军”,一路逃跑,却一路升迁,官至陆军中将,最后差点跑过死神,一直活到103岁。

在“八佰”中,管虎避开了大背景与高层大人物,坚持了他的群像塑造风格,他镜头下的每个小人物,不论懦弱还是卑微,最终都在国家民族存亡的底线上,爆发出一丝人性的光芒。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微弱坚守,被命运玩弄抛弃,最后的牺牲似乎毫无意义。然而,这以卵击石,近乎愚蠢的忠信诚义,即便被现实无情碾压,却是每一个生命宝贵的坚守与价值。正是无数的渺小个人,推动了潮流,改变了时代。

 

苏州河隔开的“天堂”与“地狱”

“八佰”整个电影,就是一河两岸的情感对冲:一边是五光十色,歌舞升平的英法租界,可以穿着睡衣拎着保温瓶去买早点,也可以穿着丝绸旗袍搓搓麻将,骂骂小囡。有戏台有酒吧有妓院有赌场,被养成宠物的高贵珍稀的白孔雀;另一边则是硝烟废墟,断壁残垣的四行仓库,军人们和衣拥枪而眠,无法生火做饭,供水也被切断,到处是尸体和残肢,枪炮与工事,脏污与老鼠,生死危急。误打误撞的农民散兵端午与小湖北兄弟,充满着好奇与向往,从窗口望向河对岸的灯红酒绿,光怪陆离。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他们包括“老算盘”,都想偷渡到租界去,那美丽的歌女,新奇的世界,活着。而对面的热血青年,红十字会成员,记者,却冒死要过桥渡河,到四行仓库来,这濒临绝境的死地,以血肉之躯捍卫的荣誉与尊严,受死。

而历史仿佛轮盘赌,不断颠覆动荡。不久后,曾经的天堂亦沦落为地狱,曾经的看客亦成了奴隶,而曾经的英雄,却被缴械圈禁,或为阶下囚徒,或为刀下冤魂。

 

英雄传奇与悲惨结局

“八佰”是一组战争硝烟下的群像描摹。从粗陋勇敢的兵油子羊拐,到贪生怕死的逃兵老算盘,老铁,到懵懂无知的散兵端午,小湖北。还有那些有姓名没啥镜头的勇敢士兵,身上绑了手榴弹,排队跳楼做人肉炸弹,以干掉敌人的钢铁爆破队,他们义无反顾地凌空一跃,嘴里喊着,“娘,对不起!”以及那些没有姓名不曾被人记住的,死去的和活着的生命。这些人,坚强或软弱,勇敢或怯懦,有为家国而战,亦有为自己而逃。管虎试图给每一个人留下痕迹,他们对生命的眷恋,对亲人的惦念,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死亡的恐惧。

命运将这四百多人的生死浓墨重彩地烙入历史,他们浴血奋战四天四夜,击退日军10多次疯狂进攻,打死敌军200多人(对比整个国民党军队抗战中110的敌我死亡率,谢晋元部队仅仅死9人,伤20人)。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将他们的壮举视为英雄传奇。

然而,现实中,英雄们的结局却极其悲惨。剩余的410人被蒋介石强令撤退到租界,仅影片最后表现的过桥一幕,短时间交火就牺牲了110人,完全就是白白送命。进入英租界后,这些忠肝义胆的军人们又被命令缴械,圈禁四年。直到上海彻底沦陷,租界被日本人占领,这些英雄直接变成日军俘虏。而八佰壮士的领袖,团长谢晋元,没有死在敌人的枪炮下,却因为拒绝汪伪汉奸的招安,被叛徒暗杀。剩余的队伍,一部分被送去国外做苦工,一部分被送去监狱,少有幸存。

 

 国际观察员的飞艇与戏台

管虎在“八佰”中,设计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国际观察员“飞艇”,一直悬停在四行仓库上方。和租界里河岸聚集的群情激愤的群众记者不一样,这些国际观察员神情冷漠,置身事外。这一设计其实是将“八佰壮士”事件,甚至整个“淞沪战役”的国际秀本质无情披露。鉴于日军的压倒性优势,国际战争专家的沙盘推演,少则三个月,多则六个月,日军必定占领中国,蒋介石抗日决心并不坚决,寄希望于国际调停。因此,以战促和,主动发起了“淞沪战役”,却三次停止进攻,等待国际调停,以至于最后日本大军压境,上海沦陷。而最后留八十八师,据守与英法租界一河之隔,且临近两个巨大煤气包的四行仓库,就是想以租界的安危为要挟,做戏给国际社会看,争取国际调停与援助。而八百壮士则是被八十八师丢弃在四行仓库以生命作秀的“敢死队”。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些军人们本身并不知道这是个“局”,一心求死报国,上演了一场假戏真做的悲壮剧情。

北岸浴血奋战,南岸歌舞升平。戏台上,各路角色粉墨登场,咿呀顿挫,观众随着剧情喜怒哀乐。河对岸,侵略者枪炮轰鸣,英雄们血肉飞溅。人们似乎活在透明的平行世界,各不相关。观众里,有麻木无知的民众,有幸灾乐祸的列强,有见风使舵的投机者,有隔岸观火的看客。最可笑的是,蒋介石最仰赖的美国,背地里却是日本战争中80%武器制造的钢铁供应者。贫弱的中国,只能任列强宰割,根本没有所谓的公平正义。小人物的悲哀,映衬在国家与时代的大悲哀之下,凸显绝望与悲壮。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大戏落幕,战死沙场的那些渺小生命,受尽折辱与悲惨命运的忠良,功过是非,胜败荣辱,都被历史的雪花纷飞,渐渐湮没,只剩下一片大地白茫茫。

 

 超现实主义白马,与魔幻“赵子龙”

 除了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怀,与群像跳跃式的叙事之外,管虎在“八佰”中,也保留了他固有的风格特色,那就是寓言化与情绪化。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白马”与“赵子龙”。

白马象征着与黑暗死亡的战争相反的那些,和平,生命,自由,梦想,正常的生活。它的出现有些荒诞,从镜头的艺术表现力上,是浪漫唯美,给残酷冷血的战争片,带来一丝亮色。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寓言化形象在许多战争片中都有类似呈现,比如:   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名单)”中的红衣女孩,“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中飞过废墟的蝴蝶。以和平纯洁美好光明,来反衬战争的残酷复杂丑陋黑暗。但影片处理的有些生硬,且过于频繁地重复使用,降低了它本应带来的冲击与震撼。

而“赵子龙“则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魔幻式隐喻,意味着单枪匹马,浩气长存,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忠烈之心。正如皮影戏中的唱词渲染:半世飘零半戎生,八千里路月未明。。。烽火漫天遮废城,了此残生再出征。。。战死沙场君莫怕,不赴瑶台走一程,一片焦土泪血凝,汉室中兴待后生。”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各色各样的人性,在“八佰”中,都可以找到,都得以呈现。谢晋元团长的黄埔四期同学中,有林彪,毛人凤,张灵甫等。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每个人被挟裹着,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今,已然没有血肉迸溅的惨烈,一切利益对抗,侵略剥夺,都看似和平地,无声地,不流血地进行。大难袭来,我们是站立而死,还是跪伏求生?是非利益面前,我们是为国?为民?为己还是为义?

那条“苏州河”就横亙在那里,大多数人总觉得自己在安全岛,看对岸水深火热。殊不知,天堂地狱,顷刻颠覆。谁在演戏?谁在看?谁又笑到最后 

不论高低贵贱,强弱贫富,每一个渺小生命,都可以活出自己的尊严,做出自己的选择!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原创内容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长按二维码 关注食色小饕餮美食八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