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吃”说种族“隔阂”

      我嘴“刁”。这到不是说我挑食、不吃这不吃那、不好伺候等等。相反,借用这个字,我是想说,在吃食方面,我好猎“奇”,喜欢尝“新”。

      讲一讲我认识沙葛/凉薯的故事。南方长的沙葛,我这个北方人以前不知道也没有见过,直到有一天在一个华人食品超市里、在一片的根茎类蔬菜中看见了它(这边买到的凉薯多来自南美)。从沙葛的外表,看不出里面是什么样子,也闻不出任何味道。越是这样,我越是好奇,越是想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鬼”。然后就勇敢地买了一个回家,然后就吃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只是我众多的与吃有关的“探险”之一。一些我以前不曾听说过、不曾吃过的异族的东西,大都是这样认识的,比如木薯(Kasawa),比如大蕉(Plantain),比如腌橄榄,比如各种的奶酪。

      应该不会只有我是这样的。相信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应该不会少。

      其实,能摆进超市的物产、食品,虽然来自世界的不同角落,但都早已是世界人民餐桌上千百年的吃食,看似异类,并非异类,不必心怀疑虑或者戒备。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在朋友圈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她们一家人去hiking,在回家途中,突发奇想地决定在路过的一家巴基斯坦餐馆吃饭。不曾有过巴裔朋友,没有接触过巴裔饮食文化,一片懵懂之中,点了几个不知所以然的菜,竟然很好吃。感叹以后一定要大胆一些、放开一些,多尝尝不同国家/地方风味的菜肴。

      我虽自称好“猎奇”,但是那些不同文化背景的餐馆,我却极少进去尝试。我曾经去吃过一家印度餐厅,那还是在一位曾经去过、吃得赞不绝口的朋友的强烈推荐和带领下去的。

      中餐馆里的情形大致相同。绝大部分的食客都是我们自己人,偶尔能看见的其他族裔的食客,也多半都有华裔朋友同行做向导、点菜、应付侍者,而且大多手脚拘谨,面露局促,显然,不是“常客”。

      同样,华人超市里,偶尔见到的外族人,有几个是自己自由游走而身旁没伴着一位华人样貌的女人或者男人?

      记得移民之初,曾和一位本地人聊天,他说加拿大人不是那么喜欢冒险(adventurous),言下之意,加拿大人并不那么热衷于尝试新的、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东西,更因循守于已有的东西。其实,这大概是人类的共同的秉性,只是程度上有差别而已。

      大概是7、8年前,侨办曾在纽约很热烈地举办了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其中一个主题是由一组国内来的著名厨师在定点的中餐馆烹制菜肴,借以向美国人民、向世界推广中国美食,因为这些佳肴凝聚着、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调侃说,这只是造福了海外广大华裔而已,会鼓励更多的中餐实体寻求海外市场。但是如果指望这样的活动能普及中餐,让美国人(民)挤爆中餐馆,实属臆想。

      人类族裔之间的鸿沟几乎是不可逾越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在大熔炉一样的美国、加拿大,不同族裔仍然群聚而居,仍然存在着黑人聚集区、布鲁克林Williamsburg一样的犹太人社区。

      虽然世界依然高歌着“全球化”,仅仅是愿意了解与自己的文化迥异不同的另一文化,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吃”都难以引发这种愿望,还有什么能呢?

2021.05.31

禾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心已远' 的评论 : 我也准备开吃了 :)
禾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有道理 :)
心已远 发表评论于
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住多伦多,几乎尝遍了各个种族的菜。其中不少都很美味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据说肠胃是人的第二个"大脑",决定人的很多喜好,当然也造成了"隔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