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低估的电影《钢的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钢的琴》拍于2010年,成本只有五百万,尽管获奖无数,但票房却只有六百万。这是一部写实剧情片,反映了九十年代初下岗工人的无奈困境。失业又失婚的下岗工人陈桂林为圆女儿的钢琴梦,不惜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尝试,最终用废弃工厂的废铁为女儿做了ㄧ架钢琴。买钢琴对陈桂林无疑是难于上青天,做一架五音不大全的钢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即使钢琴做成,为了女儿的前途,贫困的陈桂林还是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

电影有些荒诞甚至搞笑,但故事的基调是直触现实的苦涩和无奈。象是一幅写实的,色彩浓重的水彩画,底色苍凉,表面五颜六色,直击你的视觉,但看完后心里的感觉是苦的。电影的色彩运用很高明,稍微夸张了一些,废弃工厂总是黑黑的,而女主角陈桂林的女朋友又总是穿得红红绿绿的,巨大的颜色反差更趁托出工厂的萧条和荒芜。剧中每人的命运就象惊涛骇浪中的小鱼小虾,难以逃离大环境的掌控。

这个故事编的很美,即使真实得残酷。人物刻划的逼真丰满,性格鲜明。剧中人物的理想主义,略嫌盲目的乐观,让人觉得他们可爱又悲哀。

男女主演的倾情演绎是电影的另一大亮点。王千源秦海璐一定是中国电影界的实力派,演技派。他俩把剧中下岗工人演得真实可信,毫无违和感。王千源是很低调的,在五花八门的综艺访谈节目里看不到他。他的陈桂林可以算是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秦海璐也是演艺界的清流,演技自不必说,而且还有扶植年轻有为新晋导演的眼光和魄力。《钢的琴》曾因一度缺钱,导演张猛被迫放弃拍摄,秦海璐退回片酬并自掏腰包支持张猛把电影拍完。

至于为什么《钢的琴》,如此高质量的电影只有六百万的票房,大概是个很沉重的话题。它是中国电影史上最被观众低估的作品。即使它获奖无数,得到业界专业人士的肯定,但还是没有逃过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不知这是中国观众的悲哀,还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如果《钢的琴》重新在影院上映,我一定会去再看,我总觉得欠了它一张电影票。

 

 

 

 

 

神在阿堵中 发表评论于
非常喜欢这电影!剧本稍微有一点主题过于外露,可是,演员好,导演很上心。生活气息浓,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资本崛起面前衰落的悲歌。王千源和他父亲都在里面,都演得很棒!秦海璐也很出彩。自从看了这部以后,对王千源就感觉不同了。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王千源要是有一张吴亦凡的脸,可能就红了!当下审美就是审脸!
零九 发表评论于
当年看了,好喜欢。
3sporter 发表评论于
至今记得这句台词:"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不劳而获的日子"
井观天 发表评论于
那个钢做的琴太假。木头的都得四个人抬,钢的得用吊车。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是啊,商业社会看不懂杰作了吧,你写的非常好!
喜爱心 发表评论于
很喜欢这部电影,上学的时候看过。让人笑中带泪,感触颇多。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精彩!赶紧找出来看看。
voiceofme 发表评论于
看过,感觉太矫情。演员都不错,从这电影中开始喜欢秦海璐。
超然看众家 发表评论于
看过,同感!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