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撰写(第二讲)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感谢朋友的捧场!
 
  首先请文章的作者、帅哥李永康老兄介绍创作本文的前因后果,听他的故事,寻找创作的灵感和契机。
 
  是否请老兄再将美文再诵读一遍,让大家一饱耳福。
 
 
难忘的早春
 
 
  2020春节前夕,我和老伴应邀飞抵洛杉矶。(开头有些生硬,如果用亲情切题,效果会更好)
 
 我们将在这里先后欢度我和我儿子的生日以及参加孙子的大学毕业典礼,(伏笔)(句子短一些会更舒服)此去可是一举多得。
 
 早在机场等候的孩子接到我和老伴后驱车径直驶往他的住地。(信息量太大,1、儿子的热切;2、一家人终于见面;3、驱车;4、径直;5、驶往驻地)他的House(别墅)坐落在半山腰,尽管左邻右舍鳞次栉比,但每户面积都比较大,加之都是上班族,所以感觉(整个小区)“人极(迹)罕见”。俯瞰山下(远),民居错落有致,蜿蜒曲折的小路穿插其间。(,)我们住地不远处(近)有漂亮的公园和社区中心,(。)(我们)每天早晨下山散步,下午准备晚餐,其余时间看看(陪陪)手机、(看看)电视,日复一日平静舒心。
 
 一个月后,“新冠”瘟疫席卷全球,“COVID-19”的字眼频繁刺入眼帘,我们越发(突兀)关注原本“平静”(费解)的加、美两国。疫情牵动我们的心,老伴是多伦多一非牟利老人组织《欢乐时光社区协会》的负责人,当加拿大还处在疫情低风险时她就与该组织里的主要成员协商,是否关闭部分活动点,这是出于既要考虑会员们的安全,又要兼顾部分老师的积极性。随着疫情升级,最终决定全面停止活动了。(虽然滴水不漏,但文字需要概括,似乎越说越远)
 
 不久洛杉矶也成了重灾区,我们的恐惧心理油然而生,感觉有必要提前回多伦多。偏偏(屋漏偏逢连阴雨)那几天我的牙龈肿痛难忍,吃饭“囫囵吞枣”,(幽默诙谐)尽管儿子执意要为我联系牙医诊治,我琢磨自己不曾买健康保险,看牙病几乎要花费天价,不如尽早回多伦多。
 
 3月中旬,我们终于(下决心)购买机票决定(决心和行动要有先后顺序)“打道回府”了。(轻松)
 
 放眼望去,(来到)洛杉矶机场(,)往日的繁忙景象荡然无存,显得十分萧条,诺(nuò 答应)(偌 ruò 那么)大的候机厅旅客寥寥无几,这到(倒)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距离”,出发前的紧张心情顿时(放)松了许多。当我们在Gate(登机口?)听检票员说本航班旅客仅70人时,心里更踏实了。登机后,我注意到座位很宽(余),空乘人员似乎没有严格要求“各就各位”,(语调轻松)我自动调节了一下,隔排错位而坐,以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更保证了距离的足够安全)。飞行期间,(4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始终(没敢)没有吃任何食物,空乘小姐发的矿泉水也没有喝,(就连)口罩一刻也没有去除。(叙述的先后顺序值得商榷:口罩没摘,食物没吃,甚至连绝对安全的瓶装水....)
 
 经4个小时的飞行于下午2点(并没有交代什么时间上的飞机,要靠读者自己去计算)平安抵多伦多Pearson机场,旅客之间自觉保持距离匆匆前行。海关工作人员的窗口安置了隔离玻璃,千篇一律地问道:“有没有发烧?有没有咳嗽?14天内去过欧洲吗?”(例行公事),只是缺少测量体温的环节(该干的却没干)。过关后,工作人员向每位旅客发放一份通知书,明示防控要点。从走出飞机机舱直到离开候机大厅,始终也看不到多伦多国际机场往日的繁忙景象。(对应洛杉矶机场,点明疫情对民航的冲击)
 
 我们取好行李到达大厅门口时女儿女婿刚好也驾车而至,小车沿401高速公路往东驶去,窗外两旁建筑物闪电般掠过,30分钟后抵达我们住地。(缺少亲情描写:女儿是小棉袄,如此大灾面前,女儿的问候、拥抱、甚至亲吻,或者女婿的礼貌问候......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
 
 踏进共管公寓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消毒液瓶,继而看到门卫前台上的隔离玻璃,(就连)传达室里的保安(都)戴着医用口罩,他前方有用黄纸带围绕的隔离护栏(赫然入目)。我们走进电梯,看到地上用小纸片贴着间距约6ft(英尺)的“安全位置(距离)”,我戴着手套轻按电钮......。(缺少铺垫)居住环境已然发生如此变化(熟悉的环境悄然改变)未来新的生活方式恐怕要应运而生了。
 
 回来后居家隔离了14天,也没敢出门一步,好在女儿提前买好了食品塞满冰箱,至少可以吃半个月。
 
  两个多星期后到超市购物,(仍旧)先在外面排队,前后保持6ft(大约两米。靠读者换算,不算轻松)的社交距离, 门口有专人控制入内购物的人数,付款时同样要保持安全距离。(另起一行更好)几个月来,除超市和药房照常营业,其他商店以及政府机构、图书馆(统统)“关门大吉”,大、小医院一律闭门谢客,非急诊病人只好克服(一概拒之门外)。幸好我的牙周病没有再复发过,只是早已松动的牙齿此刻已浮(?)在牙槽上了,几次电话联系牙(医)科诊所要求拔除,(都被疫情为由尽力推脱)说COVID-19期间非急诊一概不接待,只好听之任之。(叙述上有主被动混淆的不足)
 
 一年过去了(应照顾文章开始的伏笔,注意和标题呼应),瘟疫此起彼伏(汹涌澎拜),新冠变种(推波助澜)加剧疫情,期盼人类早日走出阴霾。
 
                约克.李(文章免不了要给国内读者看,用西方的姓名方式是否恰当)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
 
  一篇文章能否吸引读者,首先是标题。除去标题党不说,新颖的标题最能赚人眼球。像老兄的这篇大作,用《难忘的早春》命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结合我自己,给大家推荐的《一夫双妻享艳福》远没有姊妹篇56《可怜天下慈母情》写得好,但点击量却是对方的近40倍,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另外,大家喜欢的作者,一定是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咬文嚼字、遣词造句,一定不外行。老兄的美文受大家欢迎,与他不俗的文字功底有关。
 
  再次,好的文章一定读起来很轻松,没有压力,能沉浸其中。就像凉拌黄瓜,犹如素炒豆芽,既清爽可口,又不用费大的力气,不需花大的本钱。
 
  不妨举一个反例,估计大家都不爱读法律文书,原因是这种文章滴水不漏,概括性太强,冷冰冰的文字,没有丝毫感情。
 
  对照以上,总结范文的美中不足如下:
 
  1、不够轻松,为了自己行文方便,把好多问题都抛给了读者。比如:汉字行文,英语单词不断跳出,给读者制造麻烦。相信大家一定不愿意一边读文章,一边查英汉词典。比如,叙述时间,一定要清清楚楚的告诉读者,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不要让读者去进行数学运算。
 
  2.所谓入乡随俗,即起一个英文名字,便于融入老外群体,无可厚非。但明知老外不会关注的文章,偏偏用英文签名,很容易被认为是“显摆”,会轻易失去国内的读者群。
 
  3.应尽量减少长句。长句的信息量太大,读起来很费力,还得让读者统筹兼顾,没耐心者早就不陪你玩了。
 
  4.前后照应不够。开始写到美国探亲的目的有三个,行文到最后也没交待目的达到了没有,读者会失望的。
 
  5.结尾跑题。命题是早春,但结尾是一年,没有向早春靠拢,神龙摆尾。
 
  6.要注意过渡自然。不能猛然转身,更不能思维跳跃,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如买机票、进洛杉矶机场以及“越发平静”的美加两国、还有老伴的安排工作等。
 
  7.不善于用情感染读者。要知最能感动人、最能吸引人的就是情——爱情居首,亲情次之,友情紧随。
 
  总的来说,文章没有大毛病,瑕不掩瑜,小小不严。但就是这些不被重视小毛病,才让你的心血上不了刊物,得不了奖,难进大雅之堂,失去了读者。
 
  说的这里,似乎也有跑题的嫌疑。我们写回忆录,是给人看的,是留给历史的,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写。写出的东西一定耐看,越看越有味;不但自己爱看,对他人也有吸引力;不但今天爱看,就是等上十年八载再翻出来,还能沾沾自喜于当年的才情,甚至都怀疑是不是出自个人的笔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留下历史,历史才会不忘我们,这才是我们今天浪费60分钟的目的。
 
虽然我在吹毛求疵,但愿能帮助你少走弯路!
大洋彼岸洋插队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谢朋友捧场!
mayflower98 发表评论于
总结的非常好!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