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葛兆光:中国文化的五大特点

复旦教授葛兆光:中国文化的五大特点

https://new.qq.com/omn/20210513/20210513A013KP00.html

葛兆光,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

01  中国文化典型的五个特点

什么才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换句话说,即中国文化的特点——什么在中国比较明显、在外国不太明显?什么在中国有、外国没有?

这样,我们才能把它称作“中国文化”。

但是,我这里还要作一个界定:下面讲的主要是汉族中国的文化。

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像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字以外,所有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基本都在生活中消失了,只有汉字仍然和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着直接的联系。

汉字有的是象形的,日月木水火手口刀等等。这个在古代中国叫作“文”;用章太炎的说法,这就是最基本的汉字单位“初文”。

这是古人通过图像,直接描绘他所看到的事物。

但是,这些字不够,就加上会意,就是在一些象形的文字上,加上一些标志意义的符号。

比如说刀口上加上一点,就是“刃”;爪放在树上,就是“采”;牛被关在圈里面,就是“牢”。

会意还是不够用,就加上声音,成为形声字,比如说江河松柏等等。

基础的汉字主要是这三类。

当然六书有六种,但主要的是这三类。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类,基础都是形。

因此,用汉字来说话、思考、阅读、书写,就会带来很多特征,可能会有一些重感觉重联想、但语法相对简单的特点。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中国人对于“文”和“字”,有一种自然的感受和联想。

古代的“人”字,一看就是人,如果这个人嘴巴朝天,就是“兄”。“兄”原本不是兄弟的兄,是庆祝的“祝”,人的口朝天是向天“祝”和“咒”的意思。

人的嘴巴朝前,又是什么?是哈欠的“欠”。

但这个嘴巴如果掉到后面呢?就是既然的“既”,这是吃完了不吃了,所以是“既”,即已经结束了的意思。

汉字都非常有意思,它形成了中国文化很多特点。

简单地说,汉字的使用带来了书法的发达、诗歌声律的发展,比如对偶、平仄等,这些都是单音节的汉字才有的。

在古代中国,汉字这种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历史上没有中断,延续到现在。它对我们的思维、阅读和书写,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东亚,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

第二个特点,是“家、家族、家国以及在这一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儒家学说”,这是非常有影响的。

我上课的时候,尤其是给外国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出一个题,这个题就是,贾宝玉应该管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叫什么?外国人总搞不清楚,他们说sister,我说,没那么简单,用中国话来说,是表姐、表妹,但是,还是没那么简单。

严格地说,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姑表妹、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姨表妹、史湘云隔了两代了,更远的表妹。

为什么中国称谓这么复杂呢?

这是因为中国的家、家族、家族共同体,要想有秩序,必须把远近亲疏关系界定得非常清楚。

这就涉及到中国伦理原则和等级秩序。

红楼梦剧照

简单地说,这里其实就是两个原则:

一个是“内外有别”。父母夫妻之间,分内和外,也就是说,女性的亲族和男性的亲族,等级远近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叔叔、伯伯,那是你的父党,同姓;但是,舅舅、阿姨,那是母党,不同姓。所以,外公外婆是外,爷爷奶奶是内,在古代中国,是分得很清楚的。

第二个原则就是“上下有序”。必须讲清楚上下,伯仲季叔,分得清清楚楚,不能乱。

这两个原则,在丧服制度上表现得最明显。

一个人死了之后,在这个人的丧礼上穿什么衣服,一方面表示你和死者关系远近如何,一方面通过丧服,把一个大的家庭、放大的家族、更大的家族共同体联结起来。

而中国的家庭、家族、家族共同体再放大,就是国家。

西方不论是country、state都没有“家”的意思,中国偏偏有“国家”和“家国”,因为在中国观念世界里面,国就是放大的家,家就是缩小的国,上下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在国家层面上也是非常严格的。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儒家学说。

第三个,汉族中国文化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不约而同讲过几乎相同的话,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也就是说,儒家管社会治理,佛教管精神修养,道教管身体修炼,三教看起来蛮融洽的。

其实从历史上看,这个道理很简单。

在中国,佛教道教没有绝对性和神圣性,所以很难看到宗教之间的辩论,也不大会有宗教之间的战争。

这是中国的一个特色。

第四个特点,是中国最有趣的阴阳五行。

阴阳不说了,五行有两大原则:

一个是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的轮回;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相克的轮转。

第二个原则是,五行可以串联万事万物。

比方说,五行可以配五方,东南西北中;

可以配五色,青白赤黑黄;

可以配五声,宫商角徵羽;

还可以配五味,酸甜苦辣咸,等等。

把万事万物连成一个大网络。

这是我们先人对宇宙万事万物认识的知识基础。大家现在学了科学,对这个有怀疑,但是在古代,这就是我们理解世界最关键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还产生了一整套知识和技术。

第五个,是中国天下观念。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中国古代的世界观,跟其他国家和民族很不一样。

古代中国人有一个宇宙想象叫做天圆地方,就是“天圆如倚盖,地方如棋局”。即,天是圆的,像斗笠一样;地,像围棋棋盘一样。

天的中心在哪里呢?古人想象在北极。

古人夜观天象,视觉里天在转,地不转,因此“天道左旋”。

当你面朝北的时候,天是朝左转的,你会感觉有一个地方始终不动,这就是北极,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极点。

古人认为大地的中心在哪儿呢?

“洛者,天之中也”,洛阳是大地的中心。

这是因为这套观念形成的时候,大概是东周,那时候王都在洛阳。

洛阳最了不起,特别是,到了夏至那天,“日下无影”。

所以,古代中国人以洛阳为中心。

想象中一圈圈放大,这就是大地的形状,所以有“九服”或者“五服”的说法——每服五百里,两边各有五百里,就是一千里,“五服”就是五千里,大地就是这么方方的。

但是,从这里形成的一个观念很重要,就是越在中心的人,文明程度就越高;越在边儿上的人,文明程度越低。

这就是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中国很早形成了“华夷观念”,认为中国人是文明人,周围人是野蛮人,野蛮人要接受文明人的教化,就形成了一套“天下观念”,即以我为中心想象世界。

这个想象和观念逐渐发展,不仅成为一种民族志、地理志里面的文化观念,也形成了政治制度即“朝贡体系”。

唐·阎立本 职贡图

这五个方面如果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非常明显的属于汉族中国的文化。

可是,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现代中国是五方杂糅形成的,就连汉族本身,也是五方杂糅的。

从秦汉到隋唐,其实不断有外族进来,汉族也是逐渐吸纳、融合、杂糅了其他民族才形成的。

我一直在讲,中国文化是复数的文化,不是单数的文化。

如果你没有这个观念,可能成为盲目的文化自大。

02

不同以往的文化转型

历史上,中国在很长时间,总是“在传统内变”,主流文化始终还是在汉族文化传统系统里面作调整。

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无论是佛教、三夷教、伊斯兰教,还是明清天主教,始终没有任何文化可以挑战和改变这个汉族中国文化。所以,变化都是在传统内部的调整、适应、改革、变化。

但是,到了晚清,由于坚船利炮、西力东渐的原因,中国不得不“在传统外变”,不得不越出传统,文化就面临危机。

从1895年到1919年,这是中国思想和文化转型最重要的时段。

在这个时段你会看到很多变化,比如说皇帝变成了总统,满清帝国变成了五族共和的民国,传统帝国不得不变成现代国家;

废除科举,兴办学校;

开设议会,建立政党;

剪去辫子,穿上洋装;

不再叩拜,改成握手;

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解开束缚,走出家庭。

以前所谓的“三纲五常”变了,变得很彻底、很厉害。

面对西洋和东洋列强,中国人处于一种焦虑和紧张的心态中。

以前那种很自信、很安定的样子已经很难看到了,优雅、宽宏和从容,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清末民初的北京

相应地,刚刚我们讲的汉族中国的文化的五方面也出现了变化。

虽然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在用汉字,但现代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

提倡白话文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要普及识字率,提高国民的文化程度。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新旧文化断裂的问题。以前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它代表典雅、礼貌和尊严,也代表着有教养、有文化,现在不再有了。

当以前的口语变成书面语言之后,使得雅言和俗语失去等秩,同时也使雅、俗不再有分别。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这种感觉——自从白话文成为主流之后,写信已经不再有典雅方式了,电脑普及,网络流行,语言和文化的格调都没了。比如说,学生给我写信也不署名了,最后来一个“呵呵”,雅俗之间已经没有区别了。

第二,现代汉语掺入了太多现代的或西方的新词汇,这些词汇进来以后,使得我们通过语言感知的世界已经变了。

第三,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提倡简体字,使得文字和原来的形象之间的距离更拉大了。

简体字虽然方便学习,但是离开原来的“形”,越来越像抽象符号,传统汉文化里面,通过形象的文字思考、书写和表达的这个因素,就发生了问题。

第二个,家、家族、家国,以及儒家学说,也出现了问题。

虽然现代中国尤其是乡村仍然保持着一些传统家庭、家族组织,中国人至今还是相当看重家庭、看重亲情、服从长上,但是,城市化、小家庭化、人口流动,使得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

过去那种密切的、彼此依赖的邻里、乡党、家族关系,已经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消失了。

因此,儒家家族伦理与国家学说,也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基础。

流动人口

第三个是信仰世界。

自从晚清以来,儒家在西洋民主思想的冲击下,渐渐不再能够承担政治意识形态的重任,佛教与道教也在西洋科学思想的冲击下,受到“破除迷信”的牵累,逐渐退出真正的精神、知识和信仰世界,越来越世俗化、体制化和旅游化。

因此,传统的信仰世界也在危机之中。

第四个是阴阳五行,在科学的冲击下也越来越难以维持,它在现在已经不能完整地解释世界万事万物了。

阴阳五行学说,现在基本只在中医、风水、食补等领域里面还保存着。在整个现代的知识系统里面,它已经到了很边缘的地方。

第五个是“从天下到万国”,基本的世界观念变了。

随着晚清以后西洋进入东方,不仅摧毁了原来中国的天下观念和朝贡体制,也重新界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古代传统里面的宇宙观、世界观、朝贡或册封体系,已完全不现实了。

上述变化说明,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族中国文化——已经处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理解、重新更新的时代。

03

“文化”与“文明”有何区别

我今天一再强调,各种文化没有高低,只有文明是程度不同的。

在这样一个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能才会缓解长期以来的焦虑和紧张。

我这里想引用一位德国学者伊里亚斯的见解——他在《文明的进程》这本书中提出:可以把“文化”和“文明”做一个界定和区分,即“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换句话说,就是“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使各个民族越来越接近。

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

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而作者推翻了这种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

接下来伊里亚斯又指出,“文化”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由于耳濡目染就会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文明”则常常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因而它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有规则”等词语相连。

就好像说,我们经常拿着球来玩,这没问题,但是对不起,一旦你上了篮球场就不能用脚随便踢,上了足球场就不可以用手抱(除了守门员),很多人在一起玩就要有规则。

虽然“文化”是让你随心所欲表现自己特色的,但“文明”是给你一些限制和规则的。

如果这样理解“文明”和“文化”,我们就不必对全球化和现代秩序恐惧,也不必担心我们的文化会被侵蚀掉。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普遍的文明和规则中,守护好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再接下去,我还必须说明,各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固守的,它表现出一种对异质“文明”的抗拒。

毫无疑问,文明始终是在不断侵蚀文化。我们承认这一点,因为“文明”常常是在前进的,时时表现着殖民和扩张的倾向。

也就是说,“文化”与传统有关,它是特殊的;而“文明”与未来有关,它是普遍的。

这两者怎么协调?

我们今天讲汉族中国文化的特点,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个普遍文明规则下,能够保存好特别的文化?同时在现代文明的时代,能够理解这些文化在历史中的合理性?

现象级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片头日晷

比如说,我们在接受和赞美科学的同时,对于阴阳五行能不能有一些同情的、历史的理解?

又比如说,我们在接受普遍的法律和制度的时候,能不能够对传统中国的家、家族、家国的伦理和道德准则有一点历史的理解?

再比如,我们能不能在接受新的文明的时候,对传统宗教也能够有一些温情?

同样,我们能不能够在接受万国平等原则的同时,也能对中国人理解世界的历史习惯有一点点理解?

我本人是研究历史的。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文化还是文明,我们必须要在历史当中看。

我们承认,历史是变动不居的。

我们回过头去看文化,面向未来看文明,对两者都要有同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