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唯识名相:藏识

10.藏识

三转法轮讲的如来藏藏(cang)识,就是生命存在的背景,《入楞伽经》中说“身及资具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说“名为藏识之如来藏”,因为是不显现所以称为如来藏(cang)。

《入楞伽经》中佛说大慧,我说如来藏,即说如来藏藏识如来境界即是如来藏藏识境界,大唯识说如来藏藏识,即说如来藏,藏识不显不能说为净或染,显现依我法二执说为净或染。

所谓藏(cang)识,既大唯识说意根里面含藏的心、意、意识,就等于唯识今学讲的八七六识,同样心、意、意识也含藏着一心。

三转法轮讲法相唯识变现,识变众生与法,一切显现都是变现,《入楞伽经》中说藏识顿现自心所见之身、资具、住处境,实际皆是藏识境界。

大唯识又依一心佛觉把如来藏施设为藏识与阿赖耶识,依现识说如来藏藏识,依分别事识说阿赖耶识,施设两重识变。藏识是一重变现,落在藏识的变现境中,即落在心识于外境的分别对待中,依个体建立的心意意识众生,即唯识今学讲的六七八识,说为阿赖耶识,还有一重识变,假说为二重识变,实际是不一不异,依佛觉说为不异,依根识说成不一。

依唯识变现,自然超越身心的相碍,因为你就不是你了,显现的对境也非对境了,实际都是藏识,《大乘密严经》说“谛了唯藏识 即达世间相 所依一切法 是诸分别见 即皆而转灭。。。了世皆藏识 法及诸法相 一切皆除遣”,这必须入唯识见。

说为藏识的如来藏有识藏、识聚、识显的功能,从识聚上来说如来藏,就跟梦境的显现一样,这梦中的分别事识实际只是现识的一分,跟七识末那识是阿陀那识的一分一样,我们的觉知只是梦境的一分,我们执着的这一分光影,就是对境的分别事识,有点像物理学场能的衰减,落入境中的觉知,一层一层衰减到无明。我们执境影为我,有如佛在《楞严经》里讲阿难认贼做父,错以我们的影子为真实,梦境里的显现都是分别事识的影相,你觉知所缘的本身就是境影,你一执着假我反过来变成了对境的能相,这就是佛说颠倒梦想的唯识机理。

佛法教法细分法报化身彼此又各具法报化,大唯识从法身教法来重新定位如来藏藏识与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定位是凡夫的唯识,其中种子的施设是依凡夫的认知,如来藏藏识就涉及到了菩萨的唯识。阿陀那识是维系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显现的一心功用,大唯识也是佛唯识是一心佛觉,含摄菩萨与凡夫的唯识。

我们对外境的认知都是站在对境上的分别。实际心识与外境的显现都是藏识的变现境界,这个境界的真相不是六识能觉知到的,觉知藏识是七识的境界。六识平台的我们不能同时觉知两重缘起,只能是后知后觉。不过能有后知后觉总比没有要强,修学佛法就是觉知慢慢由生变熟,能做到同时等持两重识变,就能证到诸法空性无相。

大唯识讲两重识变,第一重识变,是识变众生与法,可说为如来藏藏识,此重识变不在缘起中,不为中观所破;第二乘识变,即果阿赖耶识,中观批评的是落在变现境里的,是唯凡夫的识。这重唯识可以说是落在识边。

大唯识讲如来藏藏识也好,讲阿赖耶识也好,都是一心佛觉的假施设。目的是让个体阿赖耶识向上,转依到如来藏藏识,进一步由如来藏藏识,悟入一心如来藏,这是佛法施设道名言的意义所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