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109) 见贤思齐 取法乎上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说三道四(109)  见贤思齐  取法乎上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颖达疏:“见彼贤则思与之齐等。”

孔子说的“见贤思齐”,正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也是长辈教育晚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君不见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你看别人家的那个XX,你就不能学一点吗?”这样教育孩子,能否达到教育目的,我表示怀疑。但至少说明,父母殷切希望孩子能够“见贤思齐”。

孔子还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人的先天本性。“性相近”是说人天生有许多共性;“习相远”是指人们在后天的生存实践中形成的人格差异。正是这人格差异,人们才需要“见贤思齐”。

孔子“性近习远”这一认识,深刻地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在人类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性近习远”是指人的天然本性的同一性,并非抹杀人的个性差异,孔子也承认人在遗传方面的智能有一定差别。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上知”者不可移,是因为这种人是天才,悟性高;“下愚”者不可移,是因为这种人“困而不学”。只要肯“学”,任何人的智能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习”可以弥补先天智能的不足。所以,孔子特别重视“学习”,强调“学而时习之”,而“见贤思齐”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

至于学校教育,怎样才能让学生传承“见贤思齐”的美德呢?我以为光靠师长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特别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学生,恐怕更难于接受空洞的口号。

陶行知先生说的“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早已成为一些师范院校的校训。教师德高身正,就是学生“见贤思齐”的偶像。1958年,我小学毕业,有幸被保送到华中师大一附中。它的前身是“中南工农速成中学”,各科教师都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还记得当时年轻英俊的数学老师赖霭林,在黑板上画圆从来不用教学圆规,只见他侧过身子,面向学生,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着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就那么转一圈,立即画好了一个标准的“圆”。十几岁的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有本事的老师,大家惊叹不已,终生难忘!武汉疫情之前,我们一群古稀之年的老学生,回母校看望耄耋之年的赖老师,见面就大赞赖老师画圆之硬功夫,把我们都圈进了“数学爱好者”里了。

我们那次活动的主题是“回母校找感觉”,可是我们的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在本世纪初,就搬到武汉光谷附近的新校区了,千家街老校区现在是武汉市第二职业学校的了。我们这些古稀老人回来找感觉,当然要到千家街老校区去才能了却心愿。

五月七日上午九点,我们一行十几人,在征得第二职业学校领导同意之后,走进六十年前的校园,无限感叹!

陪同我们参观的是至今还住在母校教师公寓的、当年的恩师赖霭林老师和当年的辅导员、后来留校任教的侯忠仕、邓桂芳两位老师。

侯老师和邓老师当时是高中一年级二班的优秀共青团员,对口到我们初一二班当辅导员。他们高中毕业时成绩非常好,但没有被大学录取,直接留校当老师。侯老师后来还是学校的总务主任,邓老师还被评为武汉市优秀班主任。他们夫妇两人一辈子都在华师一附中工作,他们和赖老师一样,对母校的一切变化了如指掌。

三位老师领着我们,漫步在校道上,对大家说,你们现在已经看不到母校的老样子了!只能从你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去寻找感觉了!三位老师每到一处都告诉大家,这里原来是母校的哪里哪里,引导我们从记忆中寻找感觉!当大家来到运动场时,尽管现在的运动场与当年运动场的朝向转了一个九十度,但是,我们踩踏在上面,就好像回到了龙腾虎跃的少年时代,真的找回了那难以忘怀的感觉!

 

我在母校读书六年,初中男生大都是懵懵懂懂的,但是老校长郎君诗治校有方,规定高中年级各班团支部选派优秀团员,到初中相对应的年级各班担任辅导员,协助班主任辅导学弟开展各项活动。晚自习还到班上解答个别学生课后作业遇到的问题。我们那个年代,还没有重点不重点,因此各班学生就如孔子所言,就有“上也”、“次也”、“又其次也”;更因为有些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没有文化,完成家庭作业有一定困难。所以那些像侯忠仕、邓桂芳那样优秀的大哥哥、大姐姐下班辅导学弟,不仅解决了这些学生的“困而学之”,更让学弟心中燃起“见贤思齐”之情!我就是当年的受益者之一!因为我的父亲是种花的,妈妈是家庭妇女,都没有文化,家里唯一一本有字的书就是《李氏族谱》。像我这样家庭环境的学生,全靠母校行之有效的优越的育人环境、历任校长卓越的治校本领和德高于众、业精于勤的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见贤思齐的“华师一”的莘莘学子。

最难忘的是1961年,我国乒乓健儿夺得第二十六届男团冠军之后,学校请来男团冠军之一的张燮林,给我们报告了夺冠的艰难历程之后,就在学校大礼堂为大家表演“海底捞”绝技。陪他一起来的,是我们湖北省著名乒乓球运动健将胡道本。且不说他们的精彩绝伦表演之后,全校掀起的“乒乓热”之高,只说他的队友徐寅生一篇《关于如何打乒乓球》,让我读后如醍醐灌顶。明白了只要肯“学”,任何人的智能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更不必说,庄则栋、徐寅生、张燮林、李富荣等那一批乒乓健将给后来几代乒乓球运动员的影响,如“蝴蝶效应”,成就了中国乒乓球运动领先世界几十年!

中国乒乓球队,以及我的母校,几十年名列前茅的成功经验之一,也许就是“见贤思齐,取法乎上”的必然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