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9日谈话记录:谈师谈佛 | 闲话密宗(36):禅宗即是“大圆满”

2016年8月9日
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AwMTI4OA==&mid=2650630664&idx=1&sn=248ae9d903e432e35d053db84f3d9a25&scene=1&srcid=0809KuSZ871dY8TzoiCjYejU&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谈师谈佛 | 闲话密宗(36):禅宗即是“大圆满”
内容:

《维摩诘经》说“如来种”,但非专说,是故读经的人便容易将注意力转移,注意到他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其实,这个法门即是“无住为本”,无住者,不生分别想(读者可以再看看前说天女散花的故事,舍利弗以为天花着衣不合佛制,天女便告诉他,不可心生分别),能不生分别,则烦恼、非法、邪见等皆是“如来种”。因为此时心识已不为所染,亦即心识不起污染的功能,而清净的功能便自然显露。由烦恼离烦恼,即是如此。“大圆满”所修习的,即是如此。若解之为圆陀陀、光脱脱,是尤落在分别的层次,并非“无住”。

禅宗在六祖以前,用《入楞伽经》印心。此经所说,便亦是“如来藏”的思想。禅宗的修习同“大圆满”,只无其前行,由是可见,一修到这个阶段,便非以“如来藏”作为见地不可。试举一宗禅宗公案为例——

尼到赵州问密密意。赵州伸手便探其穴。尼曰:“和尚还有这个!”赵州曰:“某无这个,汝却有这个。”

“有这个”,便非“无住”。故赵州禅师之言,等于说:“我无分别,你却有分别。”这便是禅家的“密密意”。赵州说有说无,非说本体有无,只是说心识说起的净染功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