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彭小玲老师的《生活在英国》一书

我知道我做不了什么大事业,只想真真实实地为自己活着。

本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品读彭小玲老师的《生活在英国》一书

  文/李嘉祥(青年作家网文学会员)

  《生活在英国》这本书,是由彭小玲老师撰写的一本新书,也是由青年作家网策划并成功出版的一本富含哲理的涵盖整个社会的人生日常生活启迪书。

当我收到青年作家网给我寄来彭小玲老师撰写的《生活在英国》一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彭小玲老师朴实大方的含笑封面美照,不由心生好感。常言道,面由心生,我猜测《生活在英国》一书,是由彭小玲老师的心路所输出的思想观点,肯定是文如其人,必然是走心的好文章。

我缓缓地翻到本书的目录,想先了解一下本书内容的大概,有序的目录映入我的眼帘,全书共分五个大的章节:第一章、懒妈与儿子;第二章、写给老公;第三章、血浓于水;第四章、英国生活;第五章、生活随感。这五个大的章节,很系统也很明了细腻地诠释了对应章节标题内容的描写。

第一章、懒妈与儿子。彭小玲老师自称是懒妈,实则是一位睿智的妈妈,妈妈想要培养儿子能有独立的能力,在儿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上,妈妈有意不去帮儿子,这不是妈妈“懒”,更不是妈妈狠心,而是妈妈的一种睿智,让儿子在没有依赖的情形下,遇到了问题就会慢慢地想办法自己去解决,这样才能培养儿子爱动脑主观上积极地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困难面前那怕一两次失败了,也不会退缩。长此以往,定会培养出善于思考,积极向上,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敢于坦然面对的好男儿。

儿子年幼,自然会和许多幼童在这一年龄段所表现的那样,天真、娇蛮,可“懒”妈却从不宠着儿子,为了儿子能够健康地成长,“懒”妈会下“狠”心,决不会溺爱儿子,“懒”妈心知肚明,溺爱不是爱儿子,而是害了儿子。所以,在领儿子初到英国时,儿子不愿意上学,因为对英语有抵触,“懒”妈就想出好多办法去引导儿子,让儿子转变对上学的抵触情绪。对这,“懒”妈甚至对儿子撒了善意的谎言,“像你这么大的孩子该上学了,如果警察知道你没上学,会把爸爸妈妈抓起来的,到时候怎么办呢?”,又以常理开导儿子,最终说服了儿子去上学,直到儿子名校毕业了,“懒”妈才由衷的说了一句:“儿子,谢谢你成就了懒妈”,这也是“懒”妈如释重负的一句话。

教育子女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虽然,“懒妈与儿子”是她们母子之间发生的事,但它却揭示出全社会在教育子女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给我们所有年轻妈妈们做了示范的楷模。

第二章、写给老公。这一章是甜蜜蜜的,彭小玲与老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启了爱的旅途。

“婚姻是爱情的开始”,美好的婚姻总是有甜蜜的爱情做润滑剂,婚姻中有了甜蜜的爱情,彼此就会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因为爱是相互包容的,只有充满爱的婚姻才会持久。

但是,彭小玲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结婚五年了,好像还是在蜜月里”,真的是只要有爱情,婚姻就会永远甜蜜吗?其实是不会的,是彭小玲和她老公的一起拼搏努力工作,才会有这五年之久的甜蜜。这说明了什么?保持爱情的这份甜蜜,也是需要彼此都做出努力才行,既有彼此间的包容,也有彼此间的透明,坦坦荡荡,相互信任,也要有彼此的付出,只有在这轻松甜蜜的氛围里,爱情才会永保青春,同时也筑牢了婚姻的殿堂。

当然,在婚姻里虽然爱情不可或缺,但也不可单独存在,还要有其它的成份参与其中,否则想要有幸福的婚姻那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都是凡人,总要食人间烟火,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都不能少,房子与金钱也是生活的必须,长久的爱情也是需要物质来支撑的,也需要彼此去努力,去工作的。爱情是去努力的动力,反过来,彼此努力的成果又是加固爱情的凝固剂。所以说,美好的婚姻,既要有甜蜜的爱情,又要有彼此的努力进取,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虽然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样是不可取的,女人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经济独立,这样才会感觉心里坦荡。彭小玲在“写给老公”一章节里写到,在自己没有工作的日子里,“这段时间我因为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了,你看见我没有出息的样子很心烦,想说我,忍耐了很久,终于还是无法忍受,在无意中说出几句怨言。”,彭小玲的亲身体验,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幸福的婚姻,需要保持彼此之间的平衡,决不能一方无休止的付出,而另一方却无休止的索取。如若这样,长此以往,再甜蜜的婚姻最终也会尝到苦果。

第三章、血浓于水。这是血缘关系,是长辈儿对晚辈儿深深的爱。有句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句话就道出了,长辈对晚辈儿的爱是胜过晚辈儿对长辈儿爱的。长辈对晚辈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为了这份爱,我们晚辈一定要知道尽孝,用我们的孝道来回报长辈对我们无私的爱。

“尽孝要趁早,莫等人没瞎哭嚎。”,我们的身体力行,也是给我们的晚辈儿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的晚辈儿也像我们孝敬长辈儿那样的孝敬我们。这就是言传身教,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彭小玲在“血浓于水”这一章节里,多半都是对已故长辈儿的追思,隐约有点失落感,为这就更加珍惜仍然健在的长辈,“带母亲去旅行,坐飞机,住豪华宾馆,吃母亲从没吃过的美食。”这当然是对长辈的一种尽孝,也是对长辈对我们所付出的爱的回报。

亲情永远是温暖的,血浓于水也是永远的,我们的孝道也应该是永远的。

第四章、英国生活。中西方的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多地方不相同的,彭小玲一家人能够逐渐地适应英国的那种生活方式也属于难能可贵,更让人赞同的是她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没给中国人丢脸。为人做事都堂堂正正,她开餐馆从来不欺骗顾客,用真诚打动顾客,做事将心比心,从而收获了很多粉丝式的顾客,快餐店开得红红火火。

彭小玲描绘的她在英国的生活很真实,文如其人,没有刻意标榜自己,让自己以一个朴实自然的真实形象出现在文章里。她的经营理念是以诚待客,童叟无欺,用真诚收获了生意上的兴隆。

因为是在英国生活,天天都跟英国人打交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做生意讲的是和气生财,“让人舒服,是一种顶级的魅力”,这样的生意经让她受益匪浅。彭小玲客观的讲述了英国人的真实表现,社会之大,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但文中并没有刻意贬低英国人,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真实形象复制到文章里来,所以,令人信服,同时也展现了英国国度的风土人情。文章没有多华丽的词句,然而却讲述了故事的真实,文笔真的很棒!

第五章、生活随感。本章是记录了彭小玲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或亮明自己的观点,或把问题交到读者面前。

综上所述,都是以爱而包容,以善良而释然,故事虽然只是讲述彭小玲老师一家所发生的故事,但却涵盖了整个社会,读后余味悠长,此书值得拥有。

作者简介:李嘉祥、男、吉林省长春市人。本人持有《长春日报》特约通讯员证和“吉林文学院”函授班结业证。

曾在《长春日报》、《吉林消防报》、《吉林省自学导报》等纸质媒体上发表过数篇新闻稿件和人物专访。

现今为“青年作家网文学会员”,曾为“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张林朝新出版的书籍《祖传》撰写过书评,并发表在青年作家网上;以及在“青年作家网”发表过一篇短篇小说《战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