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未成年人网吧不就完了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开个未成年人网吧不就完了

                                 2004年3月24日

何必

清理整顿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罚款……(略)

一方面,现实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我们有着太多的许可证。随便查询一下,就能发现电信经营、网络广告、广告经营、进出口、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进口商品安全质量、出口商品包装质量、压力容器设计制造、防爆型生产、柴油机生产、社会办学力量、建筑企业安全、知识产权服务、文化经营、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建筑—安装—市政—监理—勘察设计等招标投标活动以及项目施工、消防工程施工、从事机电产品质量检测—产品安全认证检测—生产、正规婚姻服务、注册会计师证券、商品房预售、商品房销售、住宅交付使用、旅行社、社会调查、大型园林式永久公墓、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越野单车活动地点、兽药、实验动物、灯饰、进口车市、食品生产、白酒、金融、外汇出境、排污等等名目繁多数不胜数的许可证,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老病死。从这点上看,这许可证折射出市场管理部门、或者说行政机关对于市场的干预程度的高低;又由于外商到中国来投资最担心的就是政策风险难于控制(这点在诸多调查中已经位居第一)角度反映出,政策弹性与变化空间太大,朝令夕改的事情屡屡发生,让市场行为主体朝秦暮楚一头雾水无所适从,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嚷嚷了半天也没见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进。尽管行政许可发颁行,但前些时候北京市商务局在该市嘉利来事件中告赢商务部并对国务院文件(姑且不说这种行政文件的法律效力)置若罔闻的情形中、以及各地方政府形成的局部利益保护区域割据状态里(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加入WTO并承诺普遍调低关税之际,我国地区间关税却达到了惊人的44%!形成了国内贸易比国际贸易还要难做的奇观),也能看出全国性法律的苍白无力;更不用说,上述许可证制度的泛滥本身基本上还都是国家一级机构颁布的。不用说,这种许可证现象是权力干预市场的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和例证,也是造成如今社会上各种证照无孔不入的权力动因。不信,有心人可以数数,在目前的中国,一个人从被怀孕、出生到死亡乃至身后必须多少个证件;现实中,不少大学毕业生坏揣一大摞证书求职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而这种现象的被认可与坚持,又会造成多少物质、人力与时间资源的浪费,大概也并不是危言耸听。其中,发生“许可证腐败”也就是人们预料之中不可避免的了。

另一方面,网吧经营许可,自然也在此例。在信息时代,网络正在以其虚拟、快速、高效、便捷、平等、公开等特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逐渐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在这种冲击当中,自然是针对以向来都属保守力量著称的行政部门为最,其臃肿的机构、低效的工作、滞后的反应等,都对新生事物形成了越来越频繁而夸张的不适应,有时甚至到了二者不共戴天的地步和程度。很多情况下,面对信息时代所伴生的行为和心理模式,行政部门不得不采取一刀切的粗暴而荒唐的做法。比如2002年北京蓝极速网吧被人纵火导致严重伤亡事件后,有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关闭所有嫌疑网吧,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而全然不顾网吧经营者的利益,引起了社会不满情绪的增加,衬托出管理部门的无能。

从禁止未成年人到网吧这种举措上看,依然有着这样的痕迹。未成年人上网,有其市场需求,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而且,让未成年人尽早接触电脑和网络、熟悉信息时代的各种规则与模式,及时适应其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经验、心态等方面的要求,应该是受到提倡的。印度出现6岁的网络神童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他被看作是新的比尔盖茨也许听上去有些荒诞虚妄,但毕竟对于在国力上与中国定有一拼、并且目前在软件和国防等方面已经对中国构成巨大挑战的印度,有这样的天才少年出现,是值得我们密切注意的。印度出了网络神童的同时,我们还在找各种理由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对照起来,怎么看怎么有些心里不是滋味。

其实,这种思路并不仅仅针对未成年人。不久前北京交通大学限制学生在宿舍上网时间,美其名曰是为了防止学生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却还是能反映出学校管理部门漠视学生权益自以为是的心理,而客观上也只能把学生推出校门给网吧送钱加大学生经济负担并增加上网障碍。如果不是出于学校方面节省开支的考虑,就是家长制作风的挥之不去。年满18岁的大学生的待遇尚且如此,未成年人的权利被忽视与践踏也就是情理之中在所难免的事了。

我们总在说要加强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总是把他们的权益束之高阁,只是对他们成就着种种限制和管理,用未必不是过时陈旧的传统思路去规范他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试图规划这个世界的未来。而未成年人作为没有或者只具有限制行为能力的群体,处于弱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否则也就不会有单行的法律来强化他们的权益保护。如何真正尊重、理解和满足未成年人的现实需求,当是以人为本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正常取向。

而且,从禁止未成年人到网吧措施的执行结果上看,现在各地经营者都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考虑而对未成年人光临抱以热烈欢迎的态度,在禁止该人群进入法规颁行后,也通常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有些未成年人则采取制作假身份证以虚报年龄的做法,网吧经营者更是对此默许甚至变相教唆,这无形中又增大了未成年人弄虚作假并因之获得现实利益的操作空间与诱因,对于社会信用机制的维护带来新的危险。

从这个层面上看,与其粗暴防堵不如因势利导来得经济而有效。实际上,网吧虽然对于未成年人来说,长时间泡在网上可能对其身心发育有损害,而成年人浏览的一些网络内容也可能不适合于未成年人观看,但这并不能构成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理由,更不能以此作为权力介入并干预市场的借口,而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具有人文关怀意味的措施来避免这种损害的发生。比如可以规定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和浏览范围。这在技术上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在管理上也没有什么难度,利用网络手段屏蔽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站点和页面。甚至,出于为未成年人服务的考虑,专门为他们开设网吧也未尝不可,在这样的网吧里和页面上还可以增加未成年人自我防护、心理卫生、公共安全、性健康等方面知识的内容。如此也许更能昭示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关怀、体贴与惠顾,进而提高未成年人对于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其培养健全的知识结构、心理机能与道德观念。

再说点看上去没谱的话。由于美国经济的疲软,全球都把目光转向了欧洲。人们发现,欧洲人很多做法很耐人寻味。全球普遍存在的卖淫、吸毒等个体现象在那里的待遇得到了别样的态度与礼遇。比如,瑞士政府为吸毒者提供免费毒品,理由之一就为的是社会公众健康不至于由于非法注射毒品而传染艾滋病,比利时也是如此,而且这种做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欧洲国家的认同;更不用说,妓女的合法化(欧洲人甚至将这个职业尊称为FSW——emale Sex Worker,即妇女性工作者),也是对现存社会现象的承认与有效应对。无视和否认并不能带来消除,回避与淡漠也只能使得失去处理的最佳时机,我国艾滋病防治方面所遇到的现状应该让国人有着惨痛的教训,非典期间有些领导人的讳疾忌医也让数以百计的生命陨落,我们似乎不应该再重蹈覆辙。在此,中国经济学家杨帆就曾专门研究过中国的黄色经济,对于这个“无烟产业”的就业状况、带动效应等做过结果让人触目惊心的分析。大概我们不能说,杨帆因此就是个色情狂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