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说:学会在等待中要结果

我们的能量不应该消耗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上,不应该消耗在机械繁琐的事务上。有的人是依靠体力以及透支自己的精力,而维持生命的存在的。而有的人是依靠天道赋予的那种能量而生机勃勃的。依靠天道赋予能量的人才会有未来,能量足了,万物都可以为我所用。


《逍遥游》篇讲那个染布的家族,世世代代以染布为业,把有限的精力和有限的体力,全部消耗在机械而枯燥的事务上面起了,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根本就跳不出来,没有精力跳出那个循环。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只有把我们有限的精力和有限的体力,用在我们的愿望上面去,才会降低我们无谓的消耗。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东西,那要看谁来用。要看谁来做。


庄子给赵文王论剑。赵文王问他“所御杖如何?”你手里的这把剑是不是用起来很顺手?庄子说:我用什么剑都是一样的!能量高的人不假于器。因为决定的因素,不在于所使用的东西上面。而在于他的精神的强大。很多人的能量,都是消耗在无谓的人际关系上,消耗在繁琐的事务上去了。这等同于一种内耗。这种内耗会让人感觉到无聊。苦闷。在无聊苦闷中又会无事生非。


他们获取能量的方式,是从物质利益中,是从攀比中得来的,就像得车百乘的宋国的曹商,他要在庄子面前炫耀,还有那个见宋王的人,得了十辆马车,也要去骄稚于庄子。这是他们获取能量的一种方式。这时候高能量的人,绝不可以去满足他的虚荣心、去溜须拍马、去奉承他,哪怕给他竖一个大拇指,都等于从你的身上获取了能量,你的能量就已经流失了。


所以庄子对这两个人都是不屑一顾的。根本不会去奉承他,不给他满足那种虚荣心的机会。《徐无鬼》篇也介绍了两个人。一个是孙叔敖,一个是熊宜僚。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讲的就是楚王任命孙叔敖为令尹。这时候皇亲国戚不愿意了。那些皇兄们国舅们认为,肥水哪能流到外人田?绝不能让孙叔敖占据了这个重要的位置。本来是一群乌合之众、相互内讧的人,这时候突然就团结起来了,共同来对付孙叔敖。而且形成了逼宫之势。


孙叔敖见此情景,并没有与他们正面交锋,只是摇着扇子躺在一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虽然他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态度已经表露了。楚王这时候就对这皇兄国舅们说,那么你们认为在你们中间,谁能够堪当此任务呢?这时候,这些皇亲国戚们突然就分成了两派。无论推荐是哪一个人,都会引起另一派的极力反对。他们之间的相互嫉妒之心,远远大于对孙叔敖的那种迁怒。


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一致认为,宁愿让孙叔敖坐着令尹这个位置,也不能让对方占了上风,反而又去共同推举孙叔敖。你看这就是孙叔敖的高明之处。他绝不把自己的能量消耗在这些无谓的人际关系中,消耗在这些无谓的争斗中。我们试想一下。孙叔敖如果和这些人站在对立面,然后和这些皇兄国舅们据理力争的话。那些这帮皇兄国舅们一定是越争越起劲,越争越团结。


而孙叔敖抓住了一点“和大怨必有余怨”。这些乌合之众,巴不得找到一些外在的矛盾,巴不得能够聚集于某一点,因为他们相互的内耗,是任何人都无法长期承受的。所以只有弱者才会去复仇,强者都会选择宽容,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是选择无视。


人的能量越是不足越微小的时候,越是去琢磨着那些复仇的计划。而真正强大的人,就像父母对待小孩子一样,而有智慧的人,像庄子、像孙叔敖,像熊宜僚,他们都是直接选择不屑一顾,直接选择无视。因为你的针锋相对,就相当于他借用了你的能量去苟存,也相当于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喘息机会,这不就是姑息养奸吗?因此对待伤害我们的人,暂且放下,专注于我们心中的愿望,你有图南之志,一定会有风起云扬之时。


抄录郭伟胜先生视频全文2023年1月26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