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诗与唐代“高考”

什么是应试诗,是古代考生在科举考试的考场里写的诗;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唐代科举制度,各个州县会选拔士子到京师长安应试,由礼部主持,试于尚书省,所以叫做“省试”,也叫“会试”。考试规定所写的诗,叫作“试帖诗”。唐朝很长时间都是诗赋取士,使诗歌纳入国家考试体系,成为考核人才和选拔官吏的手段之一。应试诗规定是五言六韵,有着十分严格的格律规定,而内容当然是歌功颂德,说点皇帝老儿爱听的话。本来,“国家不幸诗家幸”,“愤怒出诗人”,不针砭时弊,不揭露黑暗,怎么会有好诗?所以,“应试诗”亦如“状元文”,往往难有佳作。尽管唐代数量非常庞大应试诗全都湮没无闻但是,却也有寥寥几首一直流传到今天。

我们不妨看二首唐代的应试诗

有人说,史上最优秀的应试诗,当属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也是唯一一首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应试诗。这首诗仅有四句,二十个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诗纪事》载,祖咏当年在长安应考,要求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祖咏只写了两韵四句就搁笔交卷,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考官看后善意地提醒他,这首诗格式上不符合要求,建议他重写。不料祖咏答道:意尽。的确,诗写终南望雪,只此四句,便把终南之秀积雪之态雪后初晴之霁色日暮长安之寒,已完全写尽。王士禛在《渔洋诗话》中把这首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

“大历十才子”之冠的钱起,最著名的两句诗当属“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但这两句意蕴悠长的诗句,是钱起科考时所写应试《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湘灵鼓瑟”这个题目,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出来的。这个神话讲的是,舜帝死后葬苍梧山,其妃子投湘江自尽,变成湘水女神,日夜鼓瑟以表哀思。

首韵点题,赞湘灵鼓瑟,乐声优美动听。中间四韵,诗人凭借惊人的想象力,极力描绘湘灵瑟曲的神奇力量,瑰丽多姿、生动形象。而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诗高潮,随着曲终声寂,那鼓瑟的湘水女神,不知何处;江上烟霞消散,空余几座苍翠山峰,伴着那袅袅余音远韵悠然,三日

诗无疑亦为佳作,但也逾规,因为按规定,应试诗中绝对不可重复用字,而这首诗中出现了两个“不”字;本来,60字的一首诗,是不宜有重字但是,钱起违反规定也没有影响他的录取。

当然,唐代还有优秀的应试诗,比如王维的《清如玉壶冰》,也是广泛流传的一首佳作。这里特别举出祖咏与钱起这二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省试”是“国考”,真正的一试定终身;凡是在内容或形式上略有差池,“名落孙山”是必然的归宿。可是在唐代,祖咏与钱起严重违反考试规定,却分别被录取开元十二天宝十年进士。祖咏只写了四句20字,仅仅三分之一的规定篇幅,等于今天只有270字的作文;而且在考场上,监考老师还善意提醒“格式上不符合要求”,可祖咏以“意尽”而坚拒。这种不惜以个人前途而坚守艺术品格的精神,实在令人景仰。钱起于诗中用复字,也是逾越了试制的红线,同样也没有影响他的录取。这种“不拘一格人才”气度,似乎只有唐代才能有的现象,在其他时代很难见到钱起之后百年的大中十二年进士考试,唐宣宗问考官李藩:“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李藩答道:“昔年钱起《湘灵鼓瑟》就有重复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看来,唐代这种“破格”录取的事件常有发生。单就这一点来说,充分体现了有唐一代的思想开放和政治清明

就说我们今天的高考,尽管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解放、政治清明,不知远胜唐代多少,可在高考“不拘一格人才”上,有些地方却反不如唐代昔日辅导高考作文,有专门凑足800字和不用重复语的之独门秘籍,因为今天300字以内的作文,写得再好也无法及格。见过很多高考零分作文,真还不是文字不行,而是内容不合要求。我总认为,语文作文不是政治考试,政治考试必须观点正确,观点不正确,文字再好也不能给分。可作文除了考察内容正确之外,还应考察其形式优美,不应该以内容全盘否定形式;高中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认识有偏差,这很正常。进入大学之后,可以再培养教育,大学都有思政课,我们应该有教育上的“文化自信”,不要把思想认识模糊而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甩给社会。诚然,任何社会,必须要有规矩,“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无规矩不以成方圆。但“巧不离乎规矩,实不泥乎规矩”;法外有情,规矩也还需要一定灵活度。唐代应试诗的考量种种,真还值得我们借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