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人

剛剛結束投票的美國眾議院,投票罷免了議長麥卡瑟,結束了他短短八個月的議長生涯。這一投票的結果,創造了美國政壇紀錄,歷史上首次罷免議長。

麥卡瑟的上任伊始就不順利,去年大選共和黨贏得眾議院簡單多數,本來從自己的黨派中選出議長是非容易的,可是共和黨內的一小股自稱保守派的極端右翼,在議長選舉上發難帶領共和黨贏得大選的麥卡瑟,提出諸多自己的政治訴求換取支持麥卡瑟擔任議長。

被國會罷免的議長凱文麥卡瑟

今年一月,長達十五輪國會投票,共和黨內,利益交換,權力爭奪,出名爭風的惡鬥,讓國民們無償看了一場毫無遮羞的政治家醜態表演。民主黨眾議員們則坐觀共和黨內傾扎,火上澆油,一致反對共和黨任何動議,十五輪投票,無一跳票,顯示了民主黨空前的團結。

這次罷免投票,也是麥卡瑟與共和黨右翼保守派勢力利益交換的自食惡果。據說從前提罷免議長議案,需要多數黨多數議員同意,而右翼保守聯盟支持麥卡瑟當議長的交換條件之一,就是降低罷免提案門檻,只需一位議員提議即可。這次,麥卡瑟就栽在上面。

佛羅里達年輕眾議員,蓋茲,當選伊始就在不斷給麥卡瑟製造麻煩,為了搏出名,一月份投票時就成了對抗麥卡瑟的主力,一直投反對票,堅持不讓麥卡瑟成功當選,直到十四輪過後,搏得足夠眼球,撈到足多好處,才免強讓麥卡瑟過關。

這次的罷免案就是蓋茲所為,導火索是國會剛剛通過的政府財政授權案,為了避免政府停擺,麥卡瑟放棄了一些共和黨原則,讓民主黨挷駕聯邦大開資的議案通過,徹底激怒蓋茲一伙強烈要求控制政府預算的共和黨右派。與蓋茲一伙的所謂共和黨极端保守派,為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不惜政府停擺的代價,也不顧其後果,堅決反對國會的新財政授權。議案在全體民主黨眾議員和部分麥卡瑟努力下的共和黨議員贊成下,獲得通過,從而政府獲得45天的不中斷運行。

佛羅里達共和黨眾議員馬特蓋茲

蓋茲提案罷免議長,有8名共和黨眾議員叛變,一如既往,全體民主黨眾議員無一漏票,結果是歷史性的,國會議長目前空缺。而且,可能擔任新議長的人選,目前幾乎沒有任何跡象。原來麥卡瑟以為,因為他支持了民主黨政府財政授權案,在罷免議長的投票上會有民主黨議員投票幫助他,結果 ...... 結果都看到了,政壇無情,剛剛幫助完民主黨,翻手就讓他們將你推下懸崖。

罷免投票之後,麥卡瑟回答記者提問時,講了一段過往。今年一月,當他從前議長南希裴洛茜手中接過議長棒錘時,知道自己在本黨內的支持度不足,希望日後的工作能夠得到些民主黨的合作。本來政治就應該是相互制衡,相互妥協的場所。猜測當時凱文請教南希,如果有人提罷免,能不能得到些民主黨的支持。南希怎麼說,Gove it to them ! 如何,八個前的一段對話,已經釋懷的凱文告訴了記者們,他也不打算再競選議長,盡管毫無限制,just give it to them,看看誰會出來收拾殘局,求仁得仁,蓋茲一伙製造的亂局,如何收場,至少凱文麥卡瑟不用操心了。

蓋茲一伙出於私利,沒有達到讓政府停擺的目的,卻製造了美國政府運作更大的危機。因為,美國會眾議院議長,是總統法定第二繼位人,地位舉足輕重,如果危機發生,國家不能沒有總統,法律系統保證的大位,出現空缺,不是好兆頭,但願國家平安無事。

其次,美國國會的運作,議長起決定性作用,日常會期與重要題案安排與表決,不可能沒有議長的決定。就拿政府財政預算案為例,45天之後,政府資金耗盡,又會面臨停擺的局面。這一次,極有可能國會選不出新議長,國會無法正常運轉,政府顧員停薪,聯邦機構停擺,很多問題都會發生。然而,蓋茲一伙人,大概不會在意,民主黨人也樂見,雖然多數黨控制的眾議院,他們照樣玩不轉。

共和黨黨內的問題由來已久,自從川普代表共和黨角逐總統大位以來,就已經顯現了共和黨建制派的嘴臉。從大、小布什,到約翰麥肯,從趙氏女婿米其麥康奈爾到羅德羅姆尼,一群政客充斥華盛頓和美國政壇。因為他們私下拆台本黨總統當選人,且民眾人氣極高的川普,在很多民眾心目中,喪失支持度。反觀民主黨支持的理念,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傳統觀念。憂心忡忡的民眾,眼見美國步入深淵,卻毫無反抗之力,美國共和黨,已經不是那個可以籍以希望的政黨了。

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

華西車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老鄉好。政壇只講交易,不按倫理。
華西車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麥姐好。他自己可能都沒有想到。不過壞事變好事,有人說 He sleeps like a baby since then.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一直没弄明白美国政坛最近的变化,谢谢老乡介绍。
麦姐 发表评论于
我说怎么说下台就下台,原来开局就不利,埋下了职位不稳的因。谢谢车城的详细介绍。
華西車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我喜歡未雨綢繆,試想如果今天小學生決定打台灣,美國如果介入,連個宣戰簽字人都找不到。
canhe 发表评论于
沙发!谢谢车城兄介绍美国政坛大事。我不关心政治,无从说起。学习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