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精读76一80

 

 

【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岐伯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点评】

此段主要说明的是人体的各种活动,情志和四季的变化,都会导致人体对淫气病邪的抵御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岐伯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1】居处动静勇怯:居处,指居住环境。静动,指劳动安逸。勇怯,指身体强弱。

【2】恚:恚[hui],恨,怒。

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变化吗?

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1】淫气病肺:淫气:中医谓妄行之

气,或指有余而足以为害之气。《素问·痹论》:“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王冰注:“淫气谓气之妄行者。"

 ▲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喘出于肾和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1】当是之时:当这个时候(特指人体受到淫气侵犯之时)。

 【2】勇者气行则已:已,是止的意思。

指正气强大之人面对淫气侵扰不惧,可使得病气侵扰停止。

 【3】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指正气不足之人,则会导致淫气滞留而发病。

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强盛的人,气血畅行,不会出现什么病变;怯弱的人,气血留滞,就会发生病变。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所以说:诊察疾病,观察病人的勇怯及骨骼、肌肉、皮肤的变化,便能了解病情,并以此作为诊病的方法。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1】惊而夺精:指惊恐以后,精神受到创伤。

   【2】摇体劳苦:指辛勤劳作,过度劳累。

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 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1】生病起于过用:人生病是因为对身体的过度使用。

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所发生疾病,就是因为对身体的劳用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

【译文】

◆     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变化吗?

       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喘出于肾和骨。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强盛的人,气血畅行,不会出现什么病变;怯弱的人,气血留滞,就会发生病变。所以说:诊察疾病,观察病人的勇怯及骨骼、肌肉、皮肤的变化,便能了解病情,并以此作为诊病的方法。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 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所发生疾病,就是因为对身体的劳用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二)

 

图片

 

【原文】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点评】

此段重点说明食物在人体里的消化吸收的过程,强调“饮入于胃”的食物。要经常的调节,以达到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的目的。

【原文通解】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1】淫气于筋:淫,在这里的用法与前文不同,淫:浸淫溢满滋养的意思。这里指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和肝脏的分解,将精微物质渐浸到筋上。

 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输散到肝脏,再由肝将此精微之气滋养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1】浊气归心:浊气:指浓厚的食物精华。

关于此句,史上有争议,有人觉得心主神明,浊气不可能归心,因而,应是浊气归脾,而脾将精微物质分散于脉上。考《灵枢-阴阳清浊篇》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又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又曰:"阴清而阳浊。"又曰:“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夫腑为阳,脏为阴,既曰“诸阴冒清”,则心之受清可知;既曰“足太阴独受其浊”,则浊气归脾之外,更无一脏再受其浊。可知是浊气归脾。

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精微之气,注入于心,再由心将此精气滋养于血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1】肺朝百脉:朝:朝会、会合。肺在十二官中属相傅之官,主气、主治节。肺的丞相职位决定了它有全方位的管理职能,它是心君主之官意志的贯彻者、执行者和体现者,因此,它不光可以管理自己的事情--肺气,它还可以在心的授权下代替心管理心所主的血脉。

       肺朝百脉的本义有二个方面,其一,肺的功能,通过人体的各条经脉、各个穴位而发生作用,肺的功能好坏,通过各条经脉、各个穴位而表现:其二,人体的各条经脉、各个穴位。其功能作用的好坏,最终表现在肺。丞相、总理对国家管理得好与不好,看看这个国家的各级官吏干得如何就知道,相反的,要想知道这个国家的各级官吏做得如何,看看总理、丞相的水平就行。肺朝百脉,不光是中医的一个理论论述,在临床实践中,它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到达于肺,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

【1】毛脉合精:张介宾:“肺主毛,心主脉;肺藏气,心生血。一气一血,称为父母。二脏独居胸中,故曰毛脉合精。”指气血相合。

  【2】府:即脉。

  【3】府精:指经脉中的精气。

  【4】神明:运动正常。

  【5】留:作流。

  【6】权衡:即平衡。指精气化为气血入于脉,其输布保持平衡协调。

皮毛和经脉的精气汇合,又还流归入于脉,脉中精微之气,通过不断变化,周流于四脏。这些正常的生理活动,都要取决于气血阴阳的平衡。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1】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气口:气口,即寸口。指手腕桡动脉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因其长1.9寸,故曰“气口成寸”

气血阴阳平衡,则表现在气口的脉搏变化上,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1】游溢精气:游,浮游。溢,满溢。游溢精气,指精气满溢。

水液入胃以后, 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张志聪:“水精四布者,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脏之经脉也。”

      水精:指食物经人体各脏器分解以后形成的津液。如汗为心之液,涕为肺之液,泪为肝之液,涎为脾之液,唾为肾之液。

      五经:指心肝脾肺肾之经。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3】揆度:(kui duó)古书名。或揣度,估量。此句之意,要根据环境和人体的变化,来经常调节“饮入于胃”的食物。

肺主清肃而司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 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

【译文】

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输散到肝脏,再由肝将此精微之气滋养于筋。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精微之气,注入于心,再由心将此精气滋养于血脉。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到达于肺,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汇合,又还流归入于脉,脉中精微之气,通过不断变化,周流于四脏。这些正常的生理活动,都要取决于气血阴阳的平衡。气血阴阳平衡,则表现在气口的脉搏变化上,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水液入胃以后, 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主清肃而司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 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三)

 

图片

 

【原文】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原文通解】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

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

【1】独至:偏盛的意思。

   【2】厥:上逆

   【3】喘:喘息。

  【4】表里:指经脉的表里,此处指少阴和太阳。

  【5】取之下俞:此段文字中,多次有“取之下俞”,那什么是"下俞”呢?我们知道,人体有12俞穴,基本都是在四肢部位,而下俞则多是在腿和脚。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

         肺--太渊 ;大肠一三间 ;心包--大陵三焦-中渚;  心--神门;小肠--后溪 : 脾--太白; 胃-陷谷;  肝-太冲;胆-足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

      此六个就是下俞穴。

      这里足经的腧穴是指足太阳膀胱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

太阳经脉偏盛,则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

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

【1】阳气重并:指阳明经感受阳邪而阳热偏胜。

  【2】下俞:指足阳明胃经陷谷穴和足太阴脾经太白穴。

阳明经脉偏盛,是太阳、少阳之气重并于阳明,当用泻阳补阴的治疗方法,当泻足阳明经的陷谷穴,补太阴经的太白穴。

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1】蹻前卒大:指足少阳脉突然变大。

蹻是指阳跷脉。卒大,卒cù,同“猝”,突然之意。

   【2】下俞:指胆经临泣穴。

阳经脉偏盛,是厥气上逆,所以阳蹻脉前

的少阳脉猝然盛大, 当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太过。

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

【1】省真:省,省察。省真,省察是否为真脏脉。

    【2】下俞:

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太过。太阴经脉鼓搏有力,应当细心地审查是否真脏脉至,若五脏之脉均气少,胃气又不平和,这是足太阴脾太过的缘过,应当用补阳泻阴的治疗方法,补足阳明之陷谷穴,泻足太阴之太白穴。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

【1】一阳独啸: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所以阳盛耳呜,故曰一阳独啸也,肾主于耳,肾脉,少阴也,阳盛耳鸣,即知少阴厥逆,阳盛于上,阴气归下,宜泻阳补阴经之脉也。啸:炽。

 【2】阳:指相火。

 【3】四脉:指心、肝、脾、肺。

 【4】泻阳补阴:泻足太阳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

二阴经脉独盛,是少阴厥气上逆,而阳气并越于上,心、肝、脾、肺四脏受其影响,四脏之脉争张于外,病的根源在于肾,应治其表里的经络,泻足太阳经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1】真虚:真气虚弱。

【2】?(yuān):酸痛的意思。

【3】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厥气:上逆之气,逆乱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灵枢·百病始生》:“厥气生足愧,愧生胫宾,胫宾则血脉凝涩。”

厥气留薄:指厥逆之气留而不散,侵害经脉。

《索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合药,治在下俞”。"薄”为“抟tuan”之讹,"留抟”言厥气留止聚结。

白汗:证名。邪受于里,表虚汗出,即不因劳作或暑热而出的汗,即自汗。

《黄帝内经太素吴注》卷七:“白汗者,邪实于里则表虚汗出,故曰白汗。白汗者,气为阳,其色白也。”白通魄,白汗即魄汗。

【4】下俞:指太冲穴。

一阴经脉偏盛,是厥阴所主,出现真气虚弱,心中酸痛不适的症状,厥气留于经脉与正气相搏而发为白汗,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的治疗,如用针刺,当取决阴经下部的太冲穴,以泄其邪。

【译文】

太阳经脉偏盛,则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阳明经脉偏盛,是太阳、少阳之气重并于阳明,当用泻阳补阴的治疗方法,当泻足阳明经的陷谷穴,补太阴经的太白穴。少阳经脉偏盛,是厥气上逆,所以阳蹻脉前的少阳脉猝然盛大,当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太过。太阴经脉鼓搏有力,应当细心地审查是否真脏脉至,若五脏之脉均气少,胃气又不平和,这是足太阴脾太过的缘过,应当用补阳泻阴的治疗方法,补足阳明之陷谷穴,泻足太阴之太白穴。二阴经脉独盛,是少阴厥气上逆,而阳气并越于上,心、肝、脾、肺四脏受其影响,四脏之脉争张于外,病的根源在于肾,应治其表里的经络,泻足太阳经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一阴经脉偏盛,是厥阴所主,出现真气虚弱,心中酸痛不适的症状,厥气留于经脉与正气相搏而发为白汗,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的治疗,如用针刺,当取决阴经下部的太冲穴,以泄其邪。

 

图片

 

【原文】

       帝曰:太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阴脏何象?

     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阳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原文通解】

●帝曰:太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1】象三阳而浮:象,脉象。象三阳而浮,意为太阳之脉象为阳盛而浮也。

黄帝说:太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三阳之气浮盛于外,所以脉浮。

帝曰:少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黄帝说:少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一阳之初生,滑而不实。

帝曰:阳阴脏何象?

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阳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1】伏鼓:指脉象虽伏,而仍鼓击于指下。

黄帝说:阳明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大而浮。太阴经的脉象搏动,虽沉伏而指下仍搏击有力;少阴经的脉象搏动,是沉而不浮。

【译文】

黄帝说:太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三阳之气浮盛于外,所以脉浮。

黄帝说:少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一阳之初生,滑而不实。

黄帝说:阳明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大而浮。太阴经的脉象搏动,虽沉伏而指下仍搏击有力;少阴经的脉象搏动,是沉而不浮。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一)

 

图片

 

【本篇摘要】

藏气法时:藏气,指人体五脏之气;法时,效法四时;法,取法,效法。时,指春、夏、秋、冬四时。

本篇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出发,以五行生克理论为依据,分别从生理、病理、治法、药食等方面阐述了五脏之气和四时五行、五味的关系,说明五脏的虚实病症、补泻治法、药食宜忌以及传变预后等都与四时有着密切的联系。“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是本篇的中心论点,意即人身五脏之气皆象法于四时五行,医生临床应充分考虑这一联系而施以合适的治法,故名。

 

图片

 

【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士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1】法四时五行而治:意为按照自然界四时五行的规律来制定救治疾病的法则。

▲黄帝问道: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以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治疗疾病,怎样是从,怎样是逆呢?我想知道治疗方法中的从逆和得失的情况。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士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1】更贵更贱:指五行于旺时则贵,于衰时则贱。高士宗注云:“四时之气,不外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贵者,木旺于春,火旺于夏;贱者,木败于秋,火灭于冬,更贵更贱者,生化选乘,寒暑往来也。”指四时五行之气互相更替,互为衰旺。

【2】间甚:病情减轻为间,病情加重为甚。

间,病轻而兼证较多;甚,病重而兼证较少。《素问.标本病传论》:“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王冰注:“间,谓多也;甚,谓少也。多,谓多形证而轻易;少,谓少形证而重难也。"

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们能配合四时气候,彼此之间又有盛衰胜克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就能预测疾病的轻重,分析治疗效果的好坏,从而断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的险夷以及死生的时间。

【译文】

     ■黄帝问道: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以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治疗疾病,怎样是从,怎样是逆呢?我想知道治疗方法中的从逆和得失的情况。

       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们能配合四时气候,彼此之间又有盛衰胜克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就能预测疾病的轻重,分析治疗效果的好坏,从而断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的险夷以及死生的时间。

 

图片

 

 

【原文】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合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王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原文通解】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合甘以缓之。

【1】愿卒闻之:卒[zú],终于,完全之意。

【2】其日甲乙: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指肝胆旺盛于甲乙日。

【3】肝苦急:苦,是苦于、为之所苦和因之困苦的意思。下同。急,是一种病态,可以理解成紧张。紧张一词,后来主要用来表现情绪,当初是用来表现具体的物体的,比如弓弦。筋属肝,肝有了“急”的病变,在筋上的表现就是紧张。急,抽筋之意。

岐伯说:肝主春木之气,肝与胆互为表里,春天以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甲乙属木,足少阳胆经为甲木,足厥阴肝经为乙木,所以肝和胆在甲乙日是旺盛。肝对应五志中的怒,大怒则气急,而甘味能缓解气急,因此应进食甘味来缓解它。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主夏火之气,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夏天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丙丁属火,手少阴心经为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为丙火,所以心和小肠在丙丁日最旺盛。心对应五志中的喜,过喜会导致心气缓散,因此应进食酸味来收敛它。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主长夏土之气,脾和胃互为表里,长夏以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戊己属土,足阳明胃经为戊土,足太阴脾经为己土,所以脾和胃在戊己日最旺盛,脾容易发生恶湿,湿盛会损伤脾,而苦味可以燥湿,因此应进食苦味来燥湿健脾。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主秋金之气,肺和大肠互为表里,秋天以手太阴市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庚辛属金,手太阴肺经为辛金,手阳明大肠经为庚金,所以肺和大肠在庚辛日最旺盛。肺主管气,有清肃的特性,如果气上逆就会引发肺病,而苦味能泄降上逆之气,因此应进食苦味来宣泄它。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王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肾主冬水之气,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冬天以足足少阴背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工癸属水,足少阴肾经为癸水,足太阳膀胱经为壬水,所以肾和膀胱在壬奚日最旺盛。肾是水脏,喜湿润而恶燥,因此应进食辛味来润泽它。这样才能开发膝理,输布津液疏通五脏之气。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您详细地说一说。

岐伯说:肝主春木之气,肝与胆互为表里,春天以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甲乙属木,足少阳胆经为甲木,足厥阴肝经为乙木,所以肝和胆在甲乙日是旺盛。肝对应五志中的怒,大怒则气急,而甘味能缓解气急,因此应进食甘味来缓解它。

       心主夏火之气,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夏天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丙丁属火,手少阴心经为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为丙火,所以心和小肠在丙丁日最旺盛。心对应五志中的喜,过喜会导致心气缓散,因此应进食酸味来收敛它。

       脾主长夏土之气,脾和胃互为表里,长夏以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戊己属土,足阳明胃经为戊土,足太阴脾经为己土,所以脾和胃在戊己日最旺盛,脾容易发生恶湿,湿盛会损伤脾,而苦味可以燥湿,因此应进食苦味来燥湿健脾。

       肺主秋金之气,肺和大肠互为表里,秋天以手太阴市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庚辛属金,手太阴肺经为辛金,手阳明大肠经为庚金,所以肺和大肠在庚辛日最旺盛。肺主管气,有清肃的特性,如果气上逆就会引发肺病,而苦味能泄降上逆之气,因此应进食苦味来宣泄它。

       肾主冬水之气,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冬天以足足少阴背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两条经脉为主治。天干中的工癸属水,足少阴肾经为癸水,足太阳膀胱经为壬水,所以肾和膀胱在壬奚日最旺盛。肾是水脏,喜湿润而恶燥,因此应进食辛味来润泽它。这样才能开发膝理,输布津液疏通五脏之气。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二)

 

图片

 

【原文】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王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原文通解】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1】愈于夏:夏属火,木所生也。肝木畏金,火能平之。子制其鬼也。余愈同。

【2】甚于秋:子休,鬼复王也。余甚同

【3】持于冬:持:即相持,是病情没有增减,而持续一个时期的意思。鬼休而母养,故气执持于父母之乡也。余持同。

【4】起于春:自得其位,故复起。余起同。

【5】禁当风: 以风气通于肝,故禁而勿犯。

病在肝脏,在夏天容易治愈;如果夏天未能座愈,到了秋天病情就会加重;如果秋天没有死亡,到了冬天病情就会处于平稳的状态;如果能坚持到第二年的春天,肝病逢春木本气,就会有所好转。但因为风邪容易侵犯肝脏,所以肝脏有病的人要在春天避免受到风邪的侵袭。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王癸,起于甲乙。

【1】丙丁:丙丁应夏。

【2】庚辛:庚辛应秋。

【3】王癸:壬癸应冬。

【4】甲乙:应春木也。

肝脏有病的人,在丙丁日容易治愈;如果在丙丁日未能痊愈,到了庚辛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庚辛日没有死亡,到了壬癸日病情就会处于平稳的状态,到了甲乙日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1】平旦:指清晨。

【2】慧:精神清爽。

【3】下晡(bū):指申时,即下午三至五时。古人一日两餐,早餐称朝食、早(蛋)食,在辰时(早上七至九时),晚餐称晡食,在申时。

【4】夜半静:木王之时,故爽慧也。金王之时,故加甚也。水王之时,故静退也。余慧甚同,其静小异。

肝脏有病的人,清晨(属寅9)时会感觉神清气爽,傍晚(属申西)时病情会加重,到了半夜(属亥子)就会平稳下来。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1】急食辛以散之:以脏气常散,故以辛发散也。《阴阳应象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也。《平人气象论》曰:脏真散于肝。言其常发散也。

【2】用辛补之,酸泻之:辛味散故补,酸味收故泻。(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用酸补之,辛泻之自为一义。)

【3】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肝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首先须界定此处补泻的内涵。李中梓提到”违其性则苦,球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这提醒我们考虑此处"补“与”泻”应立足于本脏的生理特性的基点上。肝如此,它脏也应准此。以肝为例,肝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散之,则条达,辛能散,故食辛以散之,遂其性则补,反其性则泻,肝木喜辛散而恶酸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若误以为其中补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意思,则与《内经》的原意相违背了。

肝病需疏泄调达,因此治疗时应用辛味药来疏散它;需要补的,当用辛味药来补;需要泻的,当用酸味药来泻。▲

【译文】

     ■病在肝脏,在夏天容易治愈;如果夏天未能座愈,到了秋天病情就会加重;如果秋天没有死亡,到了冬天病情就会处于平稳的状态;如果能坚持到第二年的春天,肝病逢春木本气,就会有所好转。但因为风邪容易侵犯肝脏,所以肝脏有病的人要在春天避免受到风邪的侵袭。

       肝脏有病的人,在丙丁日容易治愈;如果在丙丁日未能痊愈,到了庚辛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庚辛日没有死亡,到了壬癸日病情就会处于平稳的状态,到了甲乙日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肝脏有病的人,清晨(属寅9)时会感觉神清气爽,傍晚(属申西)时病情会加重,到了半夜(属亥子)就会平稳下来。

      肝病需疏泄调达,因此治疗时应用辛味药来疏散它;需要补的,当用辛味药来补;需要泻的,当用酸味药来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