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颗流星划过天空—— 紀念痖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又一颗流星划过天空—— 紀念痖弦



痖弦(1932年8月29日—2024年10月11日),本名王庆麟,出生于河南南阳,台湾现代诗人。


台湾现代诗巨擘

台湾重量级诗人

台湾现代诗启发者

他是华文现代诗启发者,也是推动文化的编辑者

痖弦为台湾文坛打造黄金盛世 却感叹「没有完成自己」


这些是近几日的新闻头条。痖弦先生的成就自然有许多更能担当此任的人来书写。比较少人知道的是痖弦先生和豫衡联中的关联。

诗人陈义芝先生在讲述痖弦先生诗里的故乡时,说痖弦先生是替那几十万跨海而来的人抒发了他们自己无法言说的感情。作为那一代人的子女,我是那些无法抒发的夜半呜噎声的目击证人。

红玉米 —— 痖弦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

整个北方的忧郁


都挂在那儿

 

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

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

表姊的驴儿就栓在桑树下面


 

犹似唢呐吹起

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

 


犹似叫哥哥的葫芦藏在棉袍里

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

以及铜环滚过岗子

 

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


便哭了

 

就是那种红玉米

挂着,久久地

屋檐底下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你们永不懂得

那样的红玉米

 


它挂在那儿的姿态

和它的颜色

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

凡尔哈仑也不懂得

 


犹似现在

我已老迈

在记忆的屋檐下

红玉米挂着

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


红玉米挂着

痖弦先生离开南阳时16岁,是南都中学学生。跟着学校走到湖南零陵,在那里离开学校去从军。为纪念豫衡联中抵台70周年,所有叔叔、伯伯、阿姨们共同出版了《乳燕南飞——国立豫衡联合中学流亡余记》,痖弦先生也写了一篇序「往日回忆不胜唏嘘」,仅此节录一段:

…政府以河南省为标竿,南阳区的学生要迁到湖南衡阳,人还未到,校名已经想好,称谓「豫(河南)衡(衡阳)联中」。后因战事继续恶化,一直流亡到越南,被囚禁在集中营,但仍弦歌不辍。

……

在流亡过程中,师生不管走到何处?生活是如何艰困,一有空档,就开始上课,老师谆谆教诲,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可以与「西南联大」媲美。


在《乳燕南飞》之前,已经出版了好几辑《豫衡通讯》。痖弦先生也尽所能提供笔墨。仅此节录一段:

海外读通讯,如聆乡音。

刊物虽小,但却像一只火把,对我南阳「逃」(我至今仍用逃字)出来的同学而言,它是一固光谱,一个热源,大伙虽然分散在世界各地,但遥见天际这支炬火,就可以借它采光取暖,聚拢我们的情感。

2024年10月11日,痖弦先生化成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一束光,一支炬火。文学诗人的成就自有薪火传承。

那一段流亡学生的历史,却在眼前迅速消失。


我们这一代该如何抢救历史?

 


(图片来源 网路)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上一代人完成了他们的任务,留下的人任重道远。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跟着菲儿游英伦。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迟来欣赏碼農的深情好文~碼農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动容,痖弦先生诗中反复出现的“红玉米”那是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情怀。随时时光流逝,在台湾的河南流亡学生会逐渐的升入天空,但他们的灵魂依然存在人世间。碼農最后的问话“ 我们这一代该如何抢救历史?”意味深长。

赞碼農好文!愿痖弦先生一路走好!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2024年10月11日,痖弦先生化成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一束光,一支炬火。文学诗人的成就自有薪火传承。

那一段流亡学生的历史,却在眼前迅速消失。

我们这一代该如何抢救历史?

赞码农纪念好文,对痖弦有了更多的了解!祝老人一路走好!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觉晓好。他们那一代人的苦难,成就了好几代人。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我记得2017年2月14日在苏州诚品书店,抬头看见他的“如歌的行板”。那时想,这是少女时代读过的台湾诗人。从你博客知道他是河南流亡中学生。
诗歌给了苦难过来的他什么呢?
一代外省人终将凋零,幸好他们还努力留给历史丰厚遗产。
你们这代是接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