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十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以后 ,我慢慢感觉到 这个学校里的同学们来源基本分成两种情况 .一大部分是来自小城市或县城的学生 ,他们一般学习基础都不是很好 ,可能在那个年代与当地的教育资源和老师水平有关 .估计高考成绩也都不是太好, 所以不容易进到国家的重点大学或是重点专业 .这类学生在这个学校占比很大,有个别的来自农村已经结婚,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也都是些采矿呀, 选矿 ,地质呀等较多.除此之外,冶金系有一部分,机电系不是很多. 这些同学中大多数都是很努力学习的 ,生活上也能吃苦, 在学校里也很受各级领导喜欢. 学校一旦有些好的机会 ,学校也会优先从这些同学中选拔 ,还有些班干部 团干部在这些同学中也占多数.因为不管怎么说,能有机会进到大学里学习,尽管是普通大学,对那个年代的大量的农家子弟来说也是跨出阶层的阶梯.他们懂得这一点,也非常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所以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他们都表现的踏踏实实学习知识.和各级领导的关系也搞得很好,但也不完全都是如此,有个别同学可能受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农耕思想和旧习气的影响,有些方面会显得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气质上的差距.例如个性很强,自私自利,好占小便宜,不注意公共卫生等.所有这些也是造成在集体中不团结的因素.当然人么,不能也不会千篇一律,认知和看法上也只能见仁见智.

另一部分学生 基本上来自大中城市 从言谈举止 穿衣打扮会看的很清楚 他们在学习上都不是太努力, 喜欢玩 ,尽管生活条件很差 ,但在操场上 踢球打蛋 跑步跳绳 的多是这帮人 .因为见识比较多, 也许其中大多数人家庭条件都不错 ,有自负清高的人不少.所以不是很容易管理 .有一些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名落到这个学校 .专业选择上, 冶金系机电系最多,采矿系的较少 ..在我们班的几名同学中,有的家长是商业老板, 有的是高级医生 ,有的是教师 ,甚至是当年北京辅仁大学出身. 乐队成员里几乎都是来自大城市的学生. 家庭条件都很好 ,不然不会有机会学习一两种西洋乐器,或是具有歌舞的天赋.因为这些都离不开家庭的熏陶或有意培养.这些同学来到这个学校,首先应该就是高考成绩达不到一二类学校的录取标准, 所以名落孙山,怪不得别人.另外就是在那个讲究又红又专的年代,他们个人或家庭某些方面可能没有达标.当前还能有个机会进到一般院校学习些专业知识,就很不错了,至于今后的路就靠自己去选择和付出了.所以看的出来,学习很努力的不多 .喜欢玩和交友 并重视身体锻炼.不误自己的青春.期盼四年以后,有了工作,经济独立了.幻想着自己再干出一番事业,但其中不乏有些人也是眼高手低 ,好吃懒做 ,能说不能干, 怕苦怕累 ,小姐身子丫头命, 不仅学习不行, 各方面也都算不上多好,只能 混日子, 集体的观念很差,男生女生都有.认知和追求上的差别存异,也必然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显现出有所不同,所以社会上终究会演绎出不同类型人不同的故事 .

老师方面来自南方和北方的专业教师都有,中青年人较多.他们多数都是来自各地大学,从学校到学校.教授的知识偏重在理论上 ,他们基本不具备有实践经验.但都很朴实和学生经常会打成一片,一起比赛各种球类,也参加学校里的各种娱乐活动.生活上他们有教师食堂,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也是很辛苦的付出自己的劳动.有些老师在上午没有授课任务的时候,就经常不去吃早饭.晚上晚自习以后,也经常看见有老师在校门口买小贩卖的煮地瓜.60年代初,在学校还没听说有哪位是教授一说,也没有讲师等称谓,统称某某老师,也可能是老师内部有各种不同职称,学生不知道.再有一些就是行政管理人员也称之为老师.但很少和大家接触,具体做什么同学们也不关心,有时看到他们会和某个同学谈话或和召集班干部团干部开会..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那个历史阶段生活不仅很艰苦,而且很枯燥.平时以山芋面为主,蒸成窝窝样学生们称其叫黑桃幺.即使在新年人都盼着改善一下伙食,但只不过是黑桃幺里面放了一些白菜,因为厨师加工成了圆圆的样子, 学生们笑称其地雷.有很少数同学可以接受家中的一些资助,因此显得比较宽裕,节日或假日有时会到饭店自己改善一下.但也不过吃些豆腐之类的菜肴,肉类基本没有.我和老伴在新年的晚上步行了约五公里,到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从摊贩的锅里买了一张油饼.直径约30厘米,每人吃了半个,狼吞虎咽以后,又步行回到学校.庆祝新年.

同甘共苦的理念,为我们几十年的感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生中虽经过多少困难,经受过多少挫折.一起想想过去 ,一笑泯千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