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博爱之城(3)



 慈善万人行,爱的传承

      在中山,有一个延续了三十多年的传统,那就是元宵节的慈善万人行。这项始于1988年的公益活动,这早已不仅仅是一场巡游或一次捐助,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山人心中共同的善念与信仰。

      最初的万人行被称为敬老万人行,是一群心怀仁爱之心的市民,自发走上街头,为年迈体弱的老人募集善款与关怀。那一年,没有宏大的宣传,没有盛大的阵容,却因真诚而动人。到了1989年,它有了一个更宽广的名字——“慈善万人行,意义从关爱长者扩展到社会各个弱势群体,慈善的光芒洒向更远的角落。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无论春寒料峭,或是阳光明媚,中山的大街小巷总会被一股温情所笼罩。市民们或全家出动,或三五成群,手牵手、肩并肩,穿着统一的慈善服饰,举着爱心标语,走上街头,组成浩浩荡荡的爱心长龙。他们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青年,有企业代表、外来务工者、海外华侨,甚至外国友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背景,却因一个共同的信念而团聚:愿爱心传递,愿温暖接力。

      我的许多中学同学和老师,每年都参与这场盛事。他们有的坐着轮椅,由儿子推着;有的牵着孙子的手走在队伍中,而孙子则将春节得到的利士红包放入了捐款箱;有人将义卖的全部收入捐出,只为支持那些素未谋面却身陷困境的人们。我的高中好友朱同学,作为中山一中香港同学会的会长,曾多次带领同学会成员跨越地域参与万人行。他们举着中山一中香港校友会横幅,胸前佩戴着博爱字样的爱心牌,笑容灿烂,脚步坚定,用行动跨越了城市的边界,也拉近了彼此的心。

      慈善万人行,不仅成了中山这座城市的年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不只是一年一度的仪式感,而是一整年的善意汇聚。从年头到年尾,中山城里总有义卖、义诊、义演、义修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在进行。这些星星点点的爱心之火,在元宵节那一天汇成江河,汇成一道最动人的风景线。它让人们相信,温情不会过期,善良不会孤单。它让我们明白,不必是富豪巨贾才可以行善,每一个普通人,只要愿意伸出双手,愿意迈出一步,就可以为这个世界添一份温度,为他人带来一缕光亮。

      这就是中山的魅力。慈善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内化于心的生活方式;博爱不是抽象的理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与坚持。从一个个普通市民的脚步中,从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里,从一个个孩子眼中闪烁的光芒里,我们看见了爱代代相传的模样。

      三十多年来,慈善万人行从未中断,风雨无阻。这份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这种从民间生发出的慈善精神,早已融入中山的血脉,成为这座博爱之城最靓丽、最清澈的底色。在万人同行的洪流中,我们每一个人也许微小,但汇聚起来,就是一座城市最美的模样。中山,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博爱

20254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