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伦的中国城这两天摆街会,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几条主要的唐人街上布满数不清的摊位和汹涌的人潮,仿佛全世界的海外华人都跑来凑热闹了。
走了一段就被挤了出来。生怕带的一群孩子被我弄丢一两个,赶紧跑到附近的屋伦公共图书馆清点人数。竟然意外发现图书馆门前在摆书摊,中文图书大贱卖,虽说数量不多,倒也还淘到一些书。
列个单子,是我今天的意外之财: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文教出版社 1982 年 5 月版
老舍(冰心序):《老舍散文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4 年 5 月版
梁实秋:《雅舍小品》 正中书局 中华民国 61 年 8 月版
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 新地文学出版社 中华民国 86 年 9 月版
汪曾祺:《寂寞和温暖》 新地文学出版社 中华民国 76 年 9 月版
巴金:《随想录 第一集·一九七九年》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7 年 5 月香港第一版第七次印刷
林语堂:《唐人街》 德华出版社 中华民国 69 年 6 月
叶紫:《叶紫选集》 香港文学研究出版社 版本不详
杏林子:《另一种情爱》 九歌出版社 中华民国 73 年 8 月 15 日版第十一版
帕蒂森:《弥尔顿传略》 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 1992 年 5 月版
傅雷:《傅雷家书》繁体字增补本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6 年 8 月香港第一版第三次印刷
安妮宝贝:《八月未央》 作家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版
这些书大多才卖一块钱,个别是两块。
其中值得一提的有这么几本:
卖书的人看我一本本地毯式搜索过去,很是欣慰的样子,非要把两本我紧抓不放的书白送给我。一是《写在人生边上》,一是《老舍散文集》。
我险些乐晕过去!
当年几度想把字母那本同一版的《写在人生边上》据为己有,但伊看得甚牢,总是不停催问:“咋还没还泥?恁薄一本儿小书。。。”事实上,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根本敌不过字母同学,而且曾经对里面的多篇文章颇有微词。如果让我选择,我一定会把字母那本破得不成样子的《小王子》要过来。但是因为那件事她万万不会答应,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奢望她把《写在人生边上》给我。为了感动她,我还把我走哪儿都随身带着的《沉默的大多数》送给了伊。不成想伊楞是那么收下了,没有一点儿回报我的意思。现在我终于得了这本儿《写在人生边上》,不知道是不是能瞅机会把我那本儿《沉默的大多数》给弄回来。
而《老舍散文集》,我喜欢扉页上那两行手写的小字:
May 11 ’85 于 北京 王府井 新华书店
再后面一页有两枚藏书章,不知道是不是夫妇两人一起买的,总之令我想起我家大侠的所作所为。自从我们二人成家,俩人的书并在一处,我的藏书章就不见了。然后,每一本新书,盖的都是他一个人的藏书章。小人啊,跟这本书的第一任主人相比。
一本书,带着我不认识的人十多年前的一些痕迹,让我觉得很踏实很温馨。
《棋王 树王 孩子王》同时看到两个版本,另外我没买的那个版本有部分阿城书信,但是这一本跟《寂寞和温暖》都是收在“当代中国大陆作家丛书”里的,而入选这套丛书的书目我都相当喜欢。所以就生了一丝野心,争取能搜全。其实主要是为了一点儿一点儿淘的乐趣,放弃了那另外一个版本,取了新地文学出版社的。
除了书,还想顺便说说,我们今天是搭地铁出去的。买了这些书,又从图书馆借了十多本书,背着天热孩子们脱下来的外套和他们喝剩下的水,让他们紧紧抓着我的衣角拖拽着走过多个街区,狼狈的样子实在不堪。好不容易进了地铁,等到车子,坐了下来,喘上一口气。旁边坐着一个小婴儿,本来哭得震天动地,看见我绑在背包上孩子们的汽球,破啼为笑,一下又一下地拍打着汽球,每当拍到我的脸上发出“砰”的一声,他就开心大笑,我的孩子也跟着笑;球被拍得飞开了,体贴的阿小 T 就抓着再给送回到婴儿面前,让他拍打。
虽然我还没喘顺了气,已经跟着乐颠颠的了。平时开车,从 A 地冲到 B 地,办完该办的事又杀到下一个地点去。这个过程中,几乎从来不往四周围看看。就是那么闷着头忙碌,直到今天坐在地铁上,看着小婴儿一下下拍着一只红色的汽球,抱着他的那个男人不厌其烦地把他推开的奶瓶塞到他嘴里去。这是有人群的生活,就像出国之前熙熙攘攘的街道,街道两边密集的商店,或快或慢走动的男女老少。。。日子不知不觉添了生机。
对了,我问过了,书摊明天还出一天,街会也有。所以如果住附近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有感兴趣的,可以搭 Bart 去瞧瞧。在 Oakland/12th Street 那站下车,走大约三个街区就到了。图书馆在复兴商业中心,是 Oakland Public Library 的亚洲分馆。
具体可以参考下面连接:
Oakland Public Library Asian Branch
下面的钢琴演奏,哪吒说好,向我推荐。也搁这儿吧。
Bach - Art of fugue - Contrapunctus01 - Glenn Gou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