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定位的失误

“经济的一体化,并不会伤害“一国两制”,相反,人为鸿沟造成的经济损害,才会极大地伤害“一国两制””        
     
                                            2003年 8月1日
  
         七月一日,香港数十万人上街,抗议23条立法。一时间,风平浪静的维多利亚港湾,登时成为风波险恶的旋涡。有许多人士指出,众多香港民众的怨气,其实是缘于对香港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失望,对港府施政的不满,而借大游行的机会发泄出来。本来,香港所谓的民主势力久已不成气候,此次却能挟民气以自用,说明香港经济的沉沦,已到了一个天怨人怒的地步。
           今日香港的经济困境,固然有经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但也与港府没有在变动的世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有关。同时,中央政府也过于谨守政治樊篱,没有尽早大力推动两地的经济合作,也难辞其咎。
         香港昔日的起飞,从内部来看,是借自由港之利,通过发展劳动密集的外向制造业,奠定发展的基石。从外部条件看,是拜大陆对外封闭落后之赐,成为中国沟通外部的唯一桥梁,收取“过桥费”,从而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利益。但时过境迁,从97回归至今,世界已非昨日之世界,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中国从一自我封闭经济体,嬗变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资金、物质以至人才的汇聚之处,尤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最。内地与香港的关系,超出了“前店后厂”的格局,呈现出你中有我的新气象。即使往日内地最薄弱的人才环节,也已经今非昔比。中国大学生人数已居世界之首,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才输出国,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就从中国人才中得益非浅。香港完全可以通过与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地进行有机结合,推动自己的第二次经济起飞。遗憾的是,回归6年来,我们看到的并非如此。
         香港制造业在90年代就向内地转移饴尽。亚洲金融风暴使得香港房地产的泡沫破灭,整体经济滑坡。在此大背景下,近年港府提出要“经济转型”,产业取向定为建立资讯科技为核心的“科技港”。但以香港一地的人才和科技力量,高科技的发展有心无力,在美国网络泡沫破灭后就难以为继。在市场取向上,香港号称“背靠内地,面向全球”,但实际情况却是“背对内地,面向欧美”。回归6年来,港府对与内地高层的经济合作机制并不热心,粤港高层联席会议流于形式,沟通内地的大型基建项目久议不决,对内地的人才、科技的流动诸多限制,造成内地人才到香港比到美国要更难的不正常现象。因此,回归后内地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基本停留在回归前的民间合作层次上,进展十分缓慢。其背后其实是莫名的优越感作崇。
         环顾周边世界,经济的整合已经成为主流。以欧盟为例,在各国主权独立不受侵犯的前提下,致力于人员、物质和资金的自由流动,近来更是实现了统一货币。而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在一国的框架内,仍囚于两制而举步为艰。
          这种“一国两体”的经济,使得近年来香港在内地经济繁荣的大潮中成了沉沦的孤岛。香港本应成为弄潮儿,却成为落伍者。
          一国两制”是一种政治安排,而不是一种经济约束。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两制不应成为限制两地经济合作的隔离墙,而应成为更高水平合作的出发点。欧盟不同国家间能够做到的,内地与香港一国之间没有理由做不到。经济的一体化,并不会伤害“一国两制”,相反,人为鸿沟造成的经济损害,才会极大地伤害“一国两制”。
         近日,大陆和香港签订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应该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安排》的实质就是更紧密内地香港在经济领域, 首先是在制造业方面的合作,由民间主导、非官方的形式,转变为官方带领、政府调控的新模式。香港应把握此良机,更大规模引进内地人才和应用科技成果,利用金融服务业与西方接轨的优势,为大陆企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如法律、会计、咨询、设计等等,积极为内地商家融资,更多地容纳大陆企业在港上市,让    香港股市不仅成为香港企业的股市,也成为中国企业的股市。
          有人说,香港不应成为纽约型的大都会型经济,因为香港是一个独立关税区,还需要有自己的制造业的支撑,这是一种狭隘的以香港为中心的视野。香港应该从珠江三角州,乃至全中国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纽约维持了百年繁荣,其原因恰恰在于她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资金以及服务的汇聚之城。香港完全可以成为东亚的曼哈顿以及中国的曼哈顿,这是包括上海在内任何内地城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所无法取代的。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一个以中国为中心,包括港澳台,以至东南亚的自由贸易区已经隐然成形。香港应该从这一大格局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