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占我国人口总数近80%的农村地区,普及、巩固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能够有效破解农村人口基数庞大、素质偏低、人才资源紧缺等发展障碍,改变农村地区发展水平与速度长期滞后的现状。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仍然堪忧,广大农村地区教师普遍短缺,尤其是在一些条件艰苦、老少边穷的地区,中小学教师更是严重不足。
农村师资现状堪忧
2006年3月,教育部师范司委托江汉大学对全国22个省区的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专项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5个令人担心的问题:普遍缺编、流失严重、补充不足、素质偏低、待遇不高。
2005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江西、河南、海南、广西、四川、青海六省(区)15个县、109所中小学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发现西南某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达2.6万人,全省农村小学师生比仅为1:28.3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20.3;初中师生比为1:23.35,而全国为1:19.4。特别是在一些省贫县、国贫县,教师缺编数量更为严重。
而即使不缺编,乡村的师资也难以为继。东华理工学院基层公共事务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江西省宜黄县统计局官员李昌金,曾经长期在宜黄县一些乡镇做关于农村教育状况的调研。他发现,多年来,由国家大力扶持、社会各界慷慨捐助,通过“校园配套”、“双基达标”、“希望工程”、“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等措施,大力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大部分村级小学都新建了校舍。然而,才过去几年的时间,人们突然发现这些通过巨大努力建成的学校竟然成了燕雀们栖息的“天堂”,不少孩子远走他乡去“借读”。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教师。
一个教师包教几个年级,这就意味着教师一天到晚都得上课,连备课和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抽时间更新知识。调研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下课铃一响,教师一个个满脸疲惫、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办公室,然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闭目养神,他们显然要利用这宝贵的十分钟来恢复一下精力,因为铃声一响又要上课了。
事实上,在我国乡村中,这种状况绝不止发生在宜黄县。近十年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农村教师队伍状况问题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指出,农村教师严重的紧缺,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师资短缺的深层原因
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致人才流向城市
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始于1976年的教育结构改革:教育系统内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城市为中心,为学生上大学作准备。这使城市教育可以继续接受政府的各项资助保障,而农村教育资金筹集及其管理全面下放到基层,本来基础就很薄弱的农村教育开始背负上沉重的资金压力,以至于捉襟见肘,不堪重负。资金和人才自然因为"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向而流向城市。
据悉, 1985年以前,国家财政每年还有对农村每个中学生31.5元、小学生22.5元的教育拨款。1985年这笔款取消了,改由农民自己办教育。乡、村两级教育经费由农民上交教育附加费承担,农村学校改扩建也由农民自己集资,仅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就达到300-500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等人2004年在一个县作了调查,发现十年间这个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自中央和省财政的资金只占0.1%,县财政的投入占到了6.3%,有34.5%是乡财政投入,其余主要是农民自己掏的腰包。乡里的34.5%,大部分来自农村的特产费、教育费。
不合理学校撤并加剧农村师资萎缩
庞丽娟教授长期在甘肃、宁夏、贵州等贫困地区进行调研,从2000年开始专门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做了提案。2006年全国“两会”上,庞教授递交了《农村中小学布局应因地制宜》的议案,引起了国务委员陈至立的重视。她在这份议案中提到:在一些地方,由于对政策的理解上有问题,盲目地撤并学校,求多求快,所以把大量的村小学和教学点都撤并了,原本孩子可以就近上学的,但是现在孩子可能要走五里地、十几里地,甚至有的时候要走二十里地去上学。还有寄宿问题,十多岁的孩子生活自理、自控能力差,非常需要有人照顾,而乡中心小学面对一下涌入的大量低龄学生,显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或没有这个能力。
另外,如果孩子就近入学,他回家还可以做一些割猪草、喂猪、带弟妹、烧火做饭等事情。但如果他住校了,这些原本可以由孩子承担的家务劳动,也都由家长来承担。这无形当中就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和生活负担,就会造成更多农村孩子失学。
以宜黄县南源乡为例。这是一个偏远的小乡,距县城40公里,共有8个行政村56个村小组,全乡0.84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到0.8万人。这里山峦起伏、千沟万壑,人口密度很低,据说每平方公里只有107人。2000年前,全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完小和教学点46个,代课教师56人。2000年以来贯彻网点调整精神,调整为现在的村完小6所、教学点5个,教师42人。各类教学点竟然从47个减少至11个,幅度非常大,教师人数也减少了14人之多。大规模撤并各类教学点对这个地广人稀的山区乡镇来说,使分布在各个自然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少则跑五、六里路,多则超过十里之遥。
正因为如此,农村中小学生开始大量流失。学生的流失又进一步加剧农村师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使城镇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编制问题加剧农村师资紧缺
不恰当地压缩教师编制是农村教师紧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编制是由国家人事部门核定的,由教育部门执行。编制多,钱也就多。
现行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受制于教师编制,编制标准主要根据中央和省级政府颁布的文件,按2001年事业发展的基数确定。其特点是仅仅考虑了师生比一个维度,缺乏城乡均衡发展导向,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普遍少于城市。按照2001年的办法,初中阶段,农村是1∶18,县镇是1∶16,城市是1∶13.5。农村的学校班级人数少,但是年级多,门类多。农村教师一个人往往身兼几职,课时重,钱还少。
农村教育问题专家、东北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说,有的地方缺岗,学校有编制,但是没有人。如果是一个大专毕业生来授课,600元的月薪。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愿意来。所以学校更愿意雇三个代课教师,每人200元,把编制补齐了。与此同时,教师的工资收入也就被拉了下来。
城乡教师收入差距拉大加剧农村师资流失
新中国成立之初,无论是农村的公办教师,还是城市的公办教师,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国家干部。在计划经济年代,只要国家干部的级别相同,工资水平差别不大。这种平衡一直维系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城市教师的工资有大幅度提高,而农村教师由于投入问题、编制问题等因素,工资提高幅度很小,甚至根本无法提高,城乡教师的工资差别慢慢出现了。到现在,这种差距越来越大。
收入差距增大必然导致农村优秀教师想方设法 “往高处走”。全国政协委员虞音表示,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教师流动几乎处于一种单向、无序的状态:由边远、贫困的农村向乡镇,乡镇向县城,县城向大中城市,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地区教师人心思走、大量流失的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严峻事实。
据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统计表明,我国中小学流动教师中将近90%为骨干教师,有的骨干教师在城市培训时就被直接挖走。东北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在江西省调研时了解到,近四年中,某农村中学有36名业务骨干教师,包括副校长、教导主任等,被广东、浙江、福建以及本省内的城市学校招聘过去,大大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类似现象在全国很普遍。
师资补充机制不建全恶化农村师资短缺
目前,很少有师范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有的即使来了,不久很快跳槽。农村地区靠大量的代课教师支撑着基础教育。特别在一些条件艰苦、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很多甚至全部是代课教师。据新华社2005年报道,甘肃省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到小学教师总数的28.2%;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代课教师比例更大,如定西市小学代课教师占农村小学教师的46.1%,庆阳市占32.7%,陇南市康县占38.5%。可以说,代课教师的存在,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短缺的困难,他们为我国基本实现“普九”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但目前我国代课教师一方面待遇偏低、生存状况极为艰难,另一方面普遍缺乏专业的教育训练,构成复杂,素质也更为参差不齐。
缩短城乡师资差距迫在眉睫
根据今年两会上作出的部署,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此外,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早先实行过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重返大学校园。
那么,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有了保障后,政府还要为农村教师做些什么?
确立教师公务员身份
庞丽娟教授认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农村教师身份不明确,地位、工资、待遇都偏低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
要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就应该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身份和法律地位。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建设、稳定和素质提高。
在今年两会上,她提出了确立教师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她说,义务教育是由国家免费提供,具有鲜明的强制性和公共性。教师承担着国家的公务职责,为了改善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保障他们能够全面有效地履行公务职责,建议修改《教师法》,明确义务教育教师作为教育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建立义务教育教师的教育公务员制度。
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
目前,国家重新开始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是解决我国农村教师匮乏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根本目的上看,师范生免费培养的核心在于“师范生毕业后须去基层教育岗位工作一定年限”这一条件。不过,有专家分析,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免费师范生政策在具体实施中会遇到一些现实阻力,比如可能会降低考生的报考热情等。部属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还需有制度保障。必须改变农村学校现有的薪酬与回报、管理制度与体系、社会环境等保障制度。
首先要修改教师编制制度。农村教育专家袁桂林教授认为,缩小城乡师资差距首先要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首先要改变现行编制计算办法。应从学校教育实践的操作出发,不以行政单位来计算,而是以学校为单位来计算。编制的计算方法也不应该仅仅注重师生比一个维度,还应该考虑任课门数与教职工比,周课时与教职工比等因素。规模小的农村学校还要考虑年级数与教职工比。袁教授介绍,南方沿海地区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合作,除了保证工资之外,不论城乡学校,都保证解决人寿、伤残、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四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城乡教师收入的差距。
袁教授还提出要放宽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在国家公职人员中,教师职务确实具有某些特殊性,诸如,既要教书,还要育人,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等。但袁桂林教授认为,这种特殊性不应该成为教师职务评聘过程与别的职务不同的依据。别的职务评聘可以实现评聘分开,为什么唯独教师职务不能评聘分开?袁教授说:“我们在江西省宜春市调研了解到,该市教师资格和职务分开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福建省泉州市也在实行教师资格和职务评聘分开的制度。实际上,评聘分开还是评聘合一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在这个层次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宜粗不宜细,只要符合国家宏观人事管理制度,就应该允许各地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
而将代课教师纳入师资管理范围,也是农村教师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从岗位管理入手,淡化公办或代课这种身份上的区分,对同在教师岗位的人员不应该有身份歧视。确因岗位需要短期聘任的教师,必须从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招聘,并与之签订有期限的聘任合同,实施合同管理。
另外,应该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袁桂林教授认为,这包括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和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近年来,各地建立的教师交流制度,大多属于前一种制度。这类制度一般是运用政策导向,引导超编学校教师调整充实到缺编学校任教,城市超编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但是,在这种制度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将教师交流与评职晋级挂钩,导致乡村学校教师感到,"乡村学校是城市学校教师练手的地方";二是,交流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年左右,且不知道下批交流人员是否还接续进行。显然,这种制度有一定缺陷。因此,要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很有必要。
出台农村教师流失补偿规则
袁桂林教授在吉林省抚松县调研时,一位农村学校校长对他说:“农村教师一旦有了工作业绩就容易被城市或者发达地区学校吸引走,我们一方面希望教师成为业务骨干,另一方面又怕教师出名了流失,有时外出开会我都不敢让教师去,怕被挖走……”
为了消除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担心,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管理。例如,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使流入地对流出地有所补偿,流出地用补偿金再聘用其他合适教师,或者为在岗教师提供进修提高机会,等等,这样才能有利于保护农村教育。
原载《中国改革》 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