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U母音训练打开喉咙和面罩共鸣的步骤: 1.打个哈欠,吸好气,保持状态,并把喉结保持在最下面; 2.口腔张得很大,而嘴唇须收拢成吹蜡烛的口形,保持住; 3.舌头软卧在口腔之中,舌尖抵触下牙根,保持; 4.用假声发U母音,音高从C开始下行(1 7 6 5 4 ); 5.先闭紧声带后出气; 6.气的冲击点在小舌头,声音从鼻子出来,不允许从嘴里出来; 7.声音出来后音波均匀,接近空弦声,即直音; 8.要感觉口腔很大,象漱口时含着一包水,但鼻腔又很空。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很快会感到气息沉下来了,声音和气挂上,且容易找到泛音。 二、训练a母音的方法: 1.打哈欠,让咽部形成空洞; 2.用鼻音发a母音,音色是暗的,空的,但能使声音进面罩而无阻拦。 三、呼吸的基本动作: 1.深吸气使横隔膜向四周膨胀,不许抬肩,保持不动; 2.小腹向上托住; 3.吐气时,两肋下也继续保持扩张,直到吐尽为止。吐气时练吹气也行,只要恒隔膜在工作。联系慢吸慢呼、快吸慢呼或相反。 4.为了不漏气,要练习“憋气”,即用假声带帮忙,使真声带闭紧出不来气。 5.音准偏高,声音飘,是因为“呼吸支点没找到”,解决办法是:气往下沉。音准偏低,是气的冲击点不对。解决办法是:感觉自己的声带长在鼻梁上,用气去冲击声带,但必须抬起上腭,气才能送到那个地方。这样口腔共鸣就会减少。 四、打开喉咙是歌唱的灵魂怎么叫“打开喉咙”?即当你处于打哈欠或吸气的时候。保持这种状态唱,容易和气息结合起来。位置也容易上去,把声音送到鼻腔,头腔。如何做到打开喉咙呢?莫那克(意大利著名男高音)说:所有都要下来,喉结、呼吸、下巴、舌头。 附: 著名教育家吴其辉简介吴其辉,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和音乐教育家,中央乐团声乐指导、国家一级演员,欧美同学会意大利分会理事。吴其辉1935年12月生于中山市,他的童年时代是在石岐的狮子街度过的。抗战期间,他随家人逃难到了恩平,抗战胜利后到广州读书,17岁(1953年)考取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前身)声乐专修班。1954年因学习成绩优秀,与罗天婵等一起提前参加工作。1955年随中央乐团以中国青年艺术团名义赴波兰华沙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以男声八重唱《嘉陵江船工曲》获歌唱比赛金质奖章。60年代,作为独唱演员,在江苏、四川、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陕西等省演出并获好评,同时还为电影《绿色的原野》(音乐片)、《渡江探险》、《英雄战胜北大荒》、《瀚海风雷》等作独唱配音。曾任乐团合唱队男高音部部长、男声四重唱和小合唱的艺术指导、合唱指挥。以他为首的男声四重唱风靡全国,录制了多张唱片,受到普遍赞赏。吴其辉曾随前苏联功勋演员奥菲诺夫学习俄罗斯歌剧及歌曲。1980年,他考取意大利科教文奖学金,到米兰威乐迪音乐学院学习了3年,主要是进修意大利歌剧及美声唱法教学法。在米兰威乐迪音乐学院,吴其辉的第一位导师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纳卡(Mario delMonaco)。莫纳卡有自己的一套独到的发声方法,能发出一般人发不来的声,他的教诲令吴其辉受益不浅。吴其辉的第二位导师是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GinoBechi),他用不同于莫纳卡的方法教吴其辉呼吸。贝基是70岁的人了,他当着吴其辉的面,深深吸了一口气,往椅子上一靠,半晌不说话,什么动静也没有,令吴其辉误会为他憋不过气了。经学习一段时间后,吴其辉才发现,贝基的憋气法在大型演出场合确实很适用。这期间,吴其辉还在米兰的大街小巷里四处求师,每当听说有谁能发出独特的美声时,他都会欣喜若狂地前往求教。一位著名的美声歌唱家教他:“呼吸,就是要把‘气’往下沉,从腰沉到腿,从腿沉到脚,直到把‘气’插到地上为止。”吴其辉把他的话深深地刻在心里。后来,当吴其辉回忆这段日子时说:“那时候,我就仿似淘金者一样,不管寻到什么样的唱法都当成宝贝珍藏在脑海里。”在意大利的求学生涯,令他的歌唱艺术有了极大的提高。莫纳卡在亲笔签名赠送给他的唱片上写道:“祝贺你有美丽的音色。”斯台凡诺在听吴其辉演唱《珍珠渔人》咏叹调时,对在场的多国音乐家说:“你们注意,这个人很会唱歌。”在吴唱完后,他不等音乐会结束,就到后台祝贺,说“你唱这首咏叹调有很高的水平”,并亲授了他个人在歌唱艺术方面的一些心得。吉诺·贝基后来在到中央乐团讲学时,还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声乐工作者如此评价吴其辉的歌唱艺术:“他的呼吸可能比你们所有的人都好,他的歌唱语言非常好。”1983年,吴其辉回国从事演唱及教学。他音色优美、演唱技术娴熟,气息流畅,声音贯通,对半声(弱声)技巧特别是高音有独到的造诣,在教学上集众家之大成,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的艺术水平总能较快得到提高。曾受吴其辉一对一指点过的学生,至今总数已逾2000人,其中戴玉强、袁晨野、于吉星、孙秀苇、杜吉刚等佼佼者先后在国际大赛中获得金、银奖。吴其辉少小离家,声名在外,但对家乡依然怀着很深的感情。1976年,他曾回过家乡一次。到2000年中山市承办中国合唱节时,应邀返乡的吴其辉发现家乡已经变得漂亮多了,认不出来了。尤为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家乡的群众音乐活动十分活跃。2004年6月,我市举办“文化名人推广月”活动,吴其辉又一次应邀回乡,他兴致勃勃地给音乐爱好者举办讲座,几乎逢人必说“我要教会家乡人三秒钟到达意大利”,意思是说,他要向家乡人传授意大利美声唱法,教会家乡人用民族的通俗唱法唱出意大利咏叹调的味道来。他解释说:“我说的三秒,是指在三秒钟内教会你发出纯正的意大利美声。”他的根据是什么呢?原来,他发现,用中国京剧唱法来训练意大利美声的呼吸就是一条捷径,因为二者相通之处甚多。意大利美声唱法有100多种,他从中总结了8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方法,因此敢于保证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发出“意大利”之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