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曲》 演奏:吕思清 演奏时间:2002年1月6日现场录音
每次听小提琴家吕思清演奏《思乡曲》,心里总是酸溜溜的,眼睛总是湿润润的。吕思清把这首小提琴曲演奏得不但完美而且达到了极致。他的手指娴熟地在琴弦上行走,不知踩痛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心灵。
《思乡曲》衷情于一场作曲家所熟悉的内蒙沃土。原是“马思聪1937年所作《绥远组曲》(现称《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慢板,以如歌似诉的旋律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所怀的思念之情。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由四个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呈波浪型线条而递次下降,加之商调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怀念和忧伤的情调。乐曲在使用传统的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民间创作中最常用的变奏手法,体现出具有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原则。乐曲中的三次变奏,一方面不断赋于主题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情感递次高涨的作用。第一、二变奏,分别从调式、节奏和音域等方面揭示了主题所含的因素。第三变奏是乐曲的高潮,除了将原商调式的主题改变为宫调式以外,在内部结构、旋律密度、调性、速度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变化,使音乐具有活泼明朗的气息。主题的再使用了音区的调动,明亮的高音区,既表现出小提琴的丰富音色,又使情的表达更加细腻。最后,乐曲以简短的结尾结束。使人回味无穷的是,乐曲最后落在羽调式的属和弦上造成期待感,使思念之情久久回荡着······
(此段摘自《音乐欣赏手册续集》)
《思乡曲》原曲是管弦乐组曲,用音乐表达了内蒙古的人文风情、艰难和粗犷的生活。没有具体的“故事”。这样就正好可以调动音乐最擅长的“非表义”的特点,赋予它很大的可联想,可思索性。其中尤其以这首《思乡曲》为最。一开始,它用了一个短短的民歌音调,然后用高明的创作手法写了它的副部、它的发展主题、它的对比主题等。这些主题虽然是创作的,可是和原主题是那么地水乳交融,有着有机联系。它们调动听者的乐思,推动你的情绪,那些激动的双音,把你的情绪带到了高潮,然后在小提琴的高音区,开始的主题再度出现,仿佛是你思想的升华。真是写得好。 作为一首管弦乐曲,它是我国音乐跨向世界的第一部作品。它又非常小提琴化,可以用小提琴来独奏,这也是马思聪作品的一个特点。现在反过来演出时都是小提琴独奏了。还有一点非常好,没有人为了解说它而编出一个穿凿附会的“故事”。好的音乐不需要硬性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