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说外国话──译经略史与轶事(二)

欢迎您来心灵休憩栈歇歇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摩西说希腊话

 尽管圣经经卷被译为波斯官方语言亚兰文,但只是零星的经卷。希腊文的圣经译本才是头一部完整的希伯来圣经(旧约)译本。对犹太人来说,把圣经译为希腊文是情势所逼。

 波斯皇帝塞鲁士时代至亚历山大大帝时代之间这段时期,犹太人的社群逐渐移居散布到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许多主要的城市。这样的迁移挪走了人对居住地的留恋感,於是人学会了随遇而安。犹太人无论迁徙到何处,就建立会堂。

 到了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波斯,几乎在一夕之间,人人必须学希腊文,至少得学会说希腊语。诚如亚兰文是塞鲁士统治下波斯帝国的官方语言,希腊文是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下希腊帝国的官方语言。为了在这个多元语言文化的背景下,顺利推展政府的行政工作和进行商业贸易,政府订立共同的语言势在必行。

 亚历山大大帝有个嗜好(这种嗜好很少人玩得起!),就是征服各地时,喜爱建立新城市,并且按自己的名字命名。西元前332年,他征服埃及时,建立新城市命名为亚历山大。其实,当时还有其他地方也称为亚历山大,但是以埃及的亚历山大最著名。亚历山大大帝十分鼓励犹太人迁移到这个城市居住,居住在埃及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口远超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口。

 亚历山大港居民分住於三大区:埃及人区、希腊人区、犹太人区。在犹太人区里,随著说希腊语的人口渐渐增加,做真正的犹太人的挣扎也日益增加,这种心境对移居国外的人并不陌生,头一代移民往往在外国土地竭心尽力教导孩子本国的文化与文字。然而,犹太人还有另一个需求,就是向那些说希腊语的外邦人解释与辩护信仰。

 就这样内部的需求,也就是能满足新一代犹太人认识信仰;再加上外部的需求,也就是必须向那些有眼不视泰山的家伙们系统性阐述犹太信仰,为犹太教辩护──促成了把希伯来圣经翻译为希腊文的动力。

 阿里斯提亚斯书信(Letter of Aristeas)讲述了一个故事,把译经的历史事实发挥成传奇故事。传奇故事往往虚构成份很大。相传在西元前第三世纪,亚历山大港著名图书馆馆长底马特亚斯向托勒密二世上书,指出犹太人拥有珍贵的书籍,应当收藏在皇家图书馆中,但这些书籍的文字怪异,需要翻译,所以提议把摩西五经,译为希腊文。

 托勒密二世以自己的图书馆为傲;於是,他派人去耶路撒冷找大祭司以利兹尔,要求从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每支派挑选六位学者来担任翻译摩西五经的工作。於是,大祭司遵照皇帝命令,挑了七十二位长老上亚历山大城做翻译。这七十二位长老一到亚历山大城,皇帝马上为他们大摆豪华筵席,并且用难题考问他们,都难不倒他们。三日後,图书馆馆长底马特亚斯把他们带去法老岛上(以其灯塔闻名於世)埋首工作。七十二位长老在里面辛勤地工作了七十二日,完成了翻译大工。七十二这数字被四舍五入为七十,所以,这译本被称为七十士译本。

 就像所有的传说一样,七十士译本的传说随著时日久远,自行肆意发展。後来还有人描述这七十二个人分别待在个别的小房间里翻译,彼此不准交谈。但七十二天之後,发现每个人译出来的内容字字相同。

 这个传说只有涉及摩西五经,也就是由摩西写的前五部书卷。其馀的旧约经卷是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左右,逐卷译成的。到基督教萌芽期,整本希伯来文圣经已经有完整的希腊文版译文。

 就一般而言,犹太人和基督徒视希伯来原文圣经和希腊文圣经译本有同等的地位,都是受认可的圣经,因为信徒深信默示撰写圣经的圣灵同样也会在译经时做工。因此,这本希腊文圣经译本成了初期基督徒教会所使用的「公认」圣经。当保罗写信引用圣经时,几乎总是从希腊文圣经译本引用经文。

 值得一提的是,希腊译本为了向非犹太人听众传递信息,稍有改写某些经文,诸如:希伯来文「上帝的手」被译为希腊文时,成了「上帝的大能」,为的是避免读者误认上帝等同於人类一样的血肉之躯。除此之外,希腊文译本还引起了一些疑问。获颁约翰·克鲁吉的终身人类科学奖耶鲁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在《这是谁的圣经?──历代圣经史》一书中曾举些例子;略举其中一则:希伯来圣经记载「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年轻妇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原文中并没有指明年轻妇女是童贞女,而七十士译本用的是parthenos这个字,也就是福音书中所引用「童女」(用希腊文表达)这个字的意思,用来表达耶稣是马利亚童贞女怀孕所生的观念。我查了《完整犹太人圣经》,发现果真如此,但圣经里的标注说明原文上下文有「清白名誉的年轻女子」的意思,七十士译本可能因此引申为「童女」。然而,译经的出入并无损於耶稣的确是童女所生的事实,至於我们要怎样解释这样「美丽」的错误呢?只有神晓得, 是将错就错,还是圣灵的确感动译者这样翻译。

(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