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愿为闲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查词典,翻到“物流”一词,这样解释——物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中所必要的包装、装卸、运送、保管以及信息流通等各种活动的总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这个解释我不太认同。想起过去我们西服的定牌监制(定牌是真,监制是假),很多定牌点都在温州地区。那时温州地区已走在全国前列,搞长途贩运的、外出经商的、办工场开店的,只要能挣钱,温州人什么都干。服装加工初期,很不成规模,他们想方设法拿到了定牌生产任务,裁剪落刀后,衣片就开始流转起来,先到张三那儿的粘衬机上压衬,然后转到李四的翻领机上装领,或许还会再转到王五的整烫机上定型,这生产过程中在一个个小老板之间的流通,也有装卸、运送、信息(如加工期限和要求等)的流通,应该也划入物流这一概念。当然,优胜劣汰,今日温州地区的成衣加工,多见的是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工厂了。

生产领域中,越是高端的、大型的、精密的产品越是需要各行业的通力合作。看过一本书,介绍瑞典的SCANIA汽车制造公司,他们生产的重型卡车和大巴士,适应性能高、耐用性强、舒适性好,闻名于世。书中强调了这家企业的管理人员,认识到强化和完善供应链是何等的重要。一辆汽车,里面五花八门的部件,无论采购或定牌生产,它的范围可能会广达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如何优质地、精确地、适时地、有条不紊地保证供应链的畅通和完善,就成为了一门学问。

从起初单纯的搬运公司转向专业的货运公司,再进一步发展成为物流公司,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和商品流通过程中一个本质上的飞跃。物流公司方兴未艾,遍地开花,女儿当初找工作时觉得搞物流还是有发展前途的,再说她的专业也涉及到了物流这门课题,便想往这方向靠,最后进了IT行业,却是意料之外。

商品从生产者手里完成后的流转过程,有些现象也极有趣,耐人寻味。

早些年,我们大家都喜欢买出口转内销商品,出口转内销商品的优点是质量好、样式新、价格廉,商品被运往国外又因为种种原因被退返回来,经过的是一次无效的流转。

亚洲许多国家,劳动力低廉,在那儿生产,物品的成本就低,发达国家的货架上就越来越多了“外国货”。近日,钢琴班某同学从美国探亲回来,送给班上同学每人一支圆珠笔,拿起一看,印度货。

女儿的某同事,在美国的网站上看到一款台球杆,很中意,在国内无法买到,于是念念不忘。女儿见他这么喜欢,便托我们在美国的亲戚代劳。亲戚欣然应允,订货时被告知“货暂缺,在等候集装箱从中国发货”。那根球杆,从中国某地出发,跨洋到达美国某地,再转送到美国某城市我们亲戚处,又被亲戚从美国带回到了上海,绕着地球转了一大圈。

中国改革开放前,搞计划经济,物资流通呆滞,人们到外地探亲访友,无不把当地的土特产工业品带过去,又把异地的土特产工业品带回来,随身总是大包小包的,把车上的行李架挤得满满当当。人们有机会出差、旅游时,也少不了顺便采购许多物品回家。现在物资流通顺畅了,天南地北的物品,只要销得动的,都会流进来,何劳人们长途地劳累地亲自携东带西的?

科技的进步、信息的畅通、运输工具的发达、物流行业的兴旺,必会让世界大同,地球一家。

2007.10.29.

Click Here for More Photos and Article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