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一直在连载的小说宦海沉浮有一点关于“恩“地阐述,很有哲理,摘抄如下:
大恩如大仇这是中国人于人情世故冷酷而又精辟的至理名言,古今同理,放之四海皆准。在我辈看来,小恩小惠如家常便饭,你请我一顿,我请你一顿,施之者如沐春风,受之者吹面不寒,倒显得觥筹之间一团和气,而大恩则不然,施之者居高临下,受之者心有戚戚,均知恩重如山报之不易。长久则成为双方地负担。但凡朋友往来,谁不希望人敬一尺?起码也要平等,谁愿意见一个自己先矮三分地故人?受人大恩地感觉,大抵如此,避大恩人有如避大仇人。
记得之前和同事讨论关于中国人对于父母的关系问题,作为西方人,她觉得人不应该对父母背负太多的亏欠,这样不利于一个人正常的人格独立,当时和她争辩了一些,最终归结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今天看到这个关于“恩“地描述,突然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情,其实没有太多黑白分明的人生界限,更多的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人物作出的不同人生经历。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作为自己,感觉应该更自信的去做事情,而不是寻求什么人生的真谛,相信自己潜意识的东西,自发的东西,哪怕与一些常理有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