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 1942 --- 美国银行业季报 有人欢喜有人忧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国银行业季报 有人欢喜有人忧
到了给华尔街量体温的时候。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和花旗集团(Citigroup)等银行巨头本周将先后公布第一财政季度业绩。这些财报或将显示,金融体系的部分领域正在复苏,而其他领域仍在苦苦挣扎。

投资者已经对令人鼓舞的迹象感到激动不已。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都表示,它们在今年前两个月实现了盈利。富国银行(Wells Fargo)上周公布了季度业绩概要,当季业绩显著超过华尔街预期。银行类股自3月初以来累计上涨了将近30%。

据接受Thomson Financial调查的分析师们预计,高盛集团周二早间预计将公布第一季度每股净收益1.60美元,虽然低于上年同期的每股收益3.23美元,但较去年第四财季每股亏损4.97美元的糟糕业绩将是显著好转。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将分别于周四和周五早间公布业绩。预计两家业绩也会有所改善。

我们可以借用衡量银行体系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来对此进行解释──衡量银行之间短期贷款利率的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这一利率曾在去年10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崩溃之后大幅飙升,但近期已经回落到更为正常的水平。

这给交易员带来了福音,他们的交易头寸常常要借助短期贷款。去年银行间信贷冻结的市场动荡给一些交易带来了巨大损失。市场参与人士说,其中部分交易目前可能已经挽回损失。一些交易员甚至可能已经盈利。

对高盛等以交易为主的银行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华尔街》上周五报导称高盛集团可能会发股融资偿还政府贷款,这是一个好迹象,表明高盛可能会公布强劲的季度业绩。

不过,尽管银行之间再次开始放贷,却没有迹象显示银行大举向消费者或企业提供贷款。这对摩根大通等商业性银行来说不是好事,因为放贷就是它们的生存之本。投资分析机构Oppenheimer & Co.分析师科托夫斯基(Chris Kotowski)在3月份一篇报告中写道,这就是为什么拥有大型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能够早于商业银行复苏的原因。

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一些银行表示,他们仍在放贷。不过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的贷款和租赁增长速度降到了2002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信用卡债务的拖欠事件也在继续上升。2月份包括信用卡在内的循环消费者贷款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7%,为1978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富国银行超过预期的业绩是个惊喜,但该行的很大一部分利润都来自于贷款损失拨备规模小于预期,其他银行可能不会效仿。

未来几个季度各家银行面临的挑战是能否挣到足够多的利润以抵消贷款损失。各家银行或许正在加紧努力,但仍有一段路要走。根据穆迪经济网(Moody's Economy.com)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美国上市公司总计公布了520亿美元的亏损。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的亏损总额将达到340亿美元,

穆迪经济网负责银行业的分析师迪纳塔莱(Marisa DiNatale)说,我不认为情况真的会有显著好转。

Scott Patterson



美国企业利润率堪忧
至今日,美国的学童仍然知道亨利•福特(Henry Ford)如何在1914年对员工承诺每天工资5美元的故事,因为福特希望他的员工能买得起公司的T型车。但如果福特的员工当时能享受到美国人不久之前还拥有的宽松信贷条件的话,或许福特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下面这些状况早在始于2007年底的这场经济衰退爆发前十年就出现了:消费者支出增长75%,但个人可支配收入却只增长了69%。非金融公司的国内利润增长了114%,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代表着利润率)也从6%上升至7.7%。

这一利润热潮至少和美国人支出超过收入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员工成本是大多数公司最主要的支出。由于总的来说美国公司支付给员工的薪酬赶不上员工的支出,因此更多的支出就流向了企业的利润。

当然,美国人支出增长超过收入的原因是他们削减了储蓄,并增加了负债。从1997年至2007年,美国储蓄率从本就很低的3.7%一路下降至0.4%,家庭负债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从14.8%上升至18.6%。

在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一切之后,消费者负债用于支出的能力和意愿都出现了下降。在经济复苏的最初阶段,不管什么时候到来,可能都出现一波支出热潮,因为民众会再次补充他们的食橱。但在这之后,美国人可能就会努力补充他们已经下降的储蓄了。

如果这幕发生的话,美国就会处于一个家庭支出增长慢于收入增长的长期阶段。而这会压缩到企业的利润率。

或者说,这至少会给那些倚重美国消费者的公司利润带来冲击。许多公司会加紧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以期维持利润。因此,全球公司可能都要面临来自美国同行的更多竞争了。

Justin Lahar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