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的三大特征 zt ---- 比比日本吧

从美国社会的三大特征说开去 --- 也谈海归问题

by 洛山愚士

美国从人文社会环境角度来看有以下三大特征。


1)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道德

体现在如下诸方面:

(a) 法制健全并得到实施,安定的社会秩序,较低的犯罪率

(b) 腐败少,贪官奸商少,弄虚作假少

(c) 国民总体素质较高(指教育、道德、修养、诚信、公德心、爱心等方面)

(d) 人与人互信度较高,人与人的关系简单且融洽(很少见到街头公车上有人吵架)

(e) 多数公司遵守商业信用,多数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简言之:购物消费放心)

(f) 优良的大学、医院,可靠的公路通讯系统,完备的公共设施

(g) 走后门搞关系搞特权的较少(基本做到凭本事吃饭,依所得消费)

(h) 分配相对合理,贫富悬殊指数相对合理(社会以中产阶级为主体)



2)全民的社会(而非精英或贵族的社会[注]),因而是充满希望的社会

体现在如下诸方面:

(a) 保护老弱病残,保护弱势群体(有法可依,行之有年)

(b) 大众产品,大众消费(包括住房、汽车、服装、食品、电器、休闲娱乐等等)

(c) 社会舆论真正起到监督作用(而非橡皮图章)

(d) 各级官员都为民选,直接接受民众监督(不好就落选罢免)

(e) 地方政府开支需市民批准,鲜有乱用公款大兴楼堂馆所的现象(真正的“小政府,大社会”)

(f) 官本位、大腕大款意识、炫耀家世地位者受社会鄙视(民众崇尚平等自由独立简约)

(g) 不论贵贱族裔性别长幼,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新移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h) 穷人可以当总裁,弱势群体可以参政,少数族裔可以当总统(所谓“社会大熔炉”)



3)良好的生活环境,优良的生活品质

体现在如下诸方面:

(a) 教育、医疗、退休对工薪阶层均有保证

(b) 房屋平均价格约为年收入的三至六倍,一般民众都买得起

(c) 住宅区内建房受法律与邻居约束,以保持良好的社区环境

(d) 大量公园绿地、图书馆、老人中心、体育设施,免费对公众开放

(e) 老弱病残衣食住行看病受教育有保障(无收入者免费看病吃药,低收入者可免费上大学)

(f) 地方官员的政绩主要以如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品质为衡量标准(而非GDP)

(g) 居家生活健康而多元化:有时间和财物力读书、娱乐、健身、社交,旅游,以及进行各类业余爱好活动(除了工作外便是吃喝应酬被视为不懂生活的行为)

(h) 在尊重个人隐私的环境中生活,在无污染的环境中消费(因而从容淡定心旷神怡)



基于这三大特征,美国确实是一个适宜安居乐业的地方,用时髦的话说是一个“和谐社会”。当然,每个社会都有很多问题呈待解决。美国也不例外,如金融体系崩溃、医药系统改革,K-12教育,枪支管理,毒品犯罪,种族歧视,社安基金赤字等问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其中有些问题可经研讨通过立法解决,有些则需长时期摸索方能找到答案。不过这里有一个“木”和“林”的区别。



美国法律健全,经济工商科教各业规范,人才济济,想在任何领域中有所建树都需经过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靠“一蹴而就”或“一招鲜”很难长久。旅美多年站稳脚后工作生活节奏趋缓,往往有“瓶颈”之感,更有昔日同窗邻里升发消息不断,遂使不少人羡慕国内机会良多蠢蠢欲动却又踌躇不前,此乃人之常情。



回国创业或是侨居海外,因人而异,见仁见智。好比中医博大精深,当归石榴(“实留”)皆可入药,各具功效。然追求于官场商海股市及诸多名利圈终非人生长久之计,而滋润在健康快乐温饱惜福读书养性才是安身立命之本。正所谓房不在大有窗则明,车不在华有轮则灵,钱不在多够化就行。只要气定神闲品生活、持之以恒拓事业,无论在何处都能修成正果,并不一定要出人头地才志得意满。



学成归国大展宏图,固可喜可贺,也要作因“水土不服”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人际关系处事准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时至今日,并不是远来的和尚就好念经。据说东土的住持们现在大多只欢迎大师级的和尚,而且是能吸引到很多香资的那种。挂单的小和尚,除非与住持有特殊关系,有可能佛念不成,连吃斋也只得和火头工坐在一起了。如是那样也不要丧气,再次去西天取经就是了。红军曾经四渡赤水才夺取战役胜利,海龟为何不能二下西洋以重新规划人生?



定居海外的,一部分人已落地生根,心安理得地过起了和谐的看似平庸的生活;而另一部分人仍在搜寻着他们的归属感,并不时无奈地分析着归留的利和弊。华人在海外照样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与此同时,新一批的留学大军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成师成旅地开向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而这一趋势并不因国内的经济起飞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人们在留学和海归的两股人生道上坚忍不拔地上下求索。



其实只要过得安逸,在哪里并不重要,大家都是地球公民。济公佛爷当年游走人间时曾吟唱一首打油诗,曰:



南京丰收南京去,

北京丰收北京去,

倘若两地都丰收,

黄河两岸度春秋。



笔者将后两句改为“但愿中美皆富强,西海两岸任徜徉”,谨以此与各位共勉。



[注] 有关美国是一个全民的社会,笔者是这样理解的。美国确实有很多精英,不过他们大多都过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平民生活。卸任副总统高尔出外演讲时经常一个人拽着个拉杆轮箱穿梭于机场间。笔者曾不小心与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吃过一顿饭,如果不是朋友介绍,这个和气的老头跟你的邻居没什么两样,看不出有什么“大师、巨匠的风采”。与其他精英的交往也给笔者留下了类似的印象:谦卑,和蔼,低调。再看他们的名片,除了姓名职位称呼(如教授,副总裁,医师等)就是联络方式,绝无“钦点翰林,两榜进士,太子少保,加尚书衔”之类花里胡哨的东西。其实精英就在你身边,而你可能就是其中一份子。只不过精英大多来自百姓喜好平民生活,因此显得比较平庸罢了。



美国当然是由精英来治理的。但这不意味着精英们可以随意更改各项政策,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社会所得,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精英在社会中的职责与作用是代表全体人民并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每一项重大施政方案都需经过人民审议和公投,一旦通过,精英也必须和人民一道遵守所制定的法律。联邦官员因逃税漏税被罢免并课以罚金是一常见的例子。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精英和别人一样回到了平淡的私生活中去。总之,受法律和舆论的制约,精英在美国想要成为呼风唤雨的“人上人”很难。

林肯总统说过:“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笔者认为,这句写入美国宪法的名言也一样适用于美国的精英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的确是一个全民的社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