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上海女人!图 zt

啊,上海女人!图 zt


谢盛友:啊,上海女人!

--------------------------------------------------------------------------------






















那年在波恩,请龙应台来与大家座谈,由于她在上海文汇报刚刚发表《啊,上海男人》,显然,在座谈会上龙应台被来自上海的男人围攻。

  上海男人自辩:不可能!上海男人在家都做饭?龙应台胡扯,至少是以偏概全。

  我来“以偏概全”一下:我有一个朋友,上海男人,在德国某大公司任工程师,他太太也是上海人,家庭主妇,而每次下班回家后,他亲自下厨炒菜。每当人家问他,是否你们上海人都是男的煮饭时,他否认:“我之所以炒菜,是因为我炒菜比我太太炒的好吃。”

  根据我的观察,这个朋友倒是从来不洗碗、不洗菜,不干这些“低级别”的劳动。

  本来嘛,男人不做家务,至少可以找出一百种理由。

  北京男人在那里乐呵呵:“我们北京男人可不是这样!”

  之后不久,龙应台又送我一本书《我的不安》。有啥好不安的,因为有上海女人,才有上海男人。我告诉龙应台,上海女人有上海母亲,上海母亲有上海外婆。上海外婆教育上海母亲,新娘结婚后最要紧的第一功课是,学会赖床,丈夫会早起床到市场买菜。下班后,回家路上,哪怕没钱买任何东西,也要顺便逛一会儿商店,到家后,丈夫肯定已经把饭烧好了。

  黄浦江水先一代一代养育上海女人,才有龙应台笔下的“上海男人”下班后提着带鱼回家,系着围裙,站在炉灶前。

  上海女人是天下比较精明的女人,而且是你永远猜不透的女人。女人嘛,如果你能猜得透,女人就不神秘,就失去价值了。

  在维也纳开会,一个欧洲文友不解地问:“上海的水质并不好,为什么上海女性,个个皮肤白皙?”

  上海女人的精明,主要是她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然后才是保护自己的皮肤。

  上海女人穿着打扮,懂得用心。上海女人买服装的地点也很讲究,碰上熟人,她们会说:“阿拉去淮海路买么子……”等熟人走远了,一转眼就拐进茂名南路买假名牌去了。

  上海女人天生都是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1897-1945)的崇拜者,“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为真理”(德文:Man muss eine Luege nur oft genug wiederholen, damit sie zur Wahrheit wird. )。她明明穿的是假名牌,但是她逢人就说,这多么名贵。上海女人的气质,也不知道从哪来,假名牌穿在她身上,没有人怀疑是假货,这就是上海女人的本事。

  上海女人另外一种本事,她们不但说“谎”,而且善于说“谎”。陪她到香水专卖店,她根本就没有钱买高级香水,或者不准备现在买,但是,闻到了香奈儿5 号的味道,她说:“阿拉不是太喜欢香奈儿5号这个味道。”售者和听者被折服,她的“谎言”提示一个事实:她是名牌香水的老用户,差不多可以当鉴定专家啦。

  我说上海女人的精明,她们不但“精”,而且“明”。这个明,是她们明白自己份内的权利和义务,她们的确要追求自己的最大权益,但是她们一般不会伤害无辜。

  上海女人的另一本事是,用“更有尊严”的办法找回自己的“尊严”。在豪华酒家用餐,买单时问能不能打折,餐厅服务员当然不肯。座中一位上海女人饭前翻阅过报架上的旅游杂志,她听到服务员不肯打折,灵机一动,立刻拿来杂志,熟稔地翻到其中一页,当着服务员的面撕下一角给服务员,服务员还没反应过来,上海女人已经发问了:“这下可以打折了吧?”餐厅服务员不情愿地点头。上海女人撕下的杂志一角,就是这个酒家的打折券,害得餐厅服务员立刻从报架上撤下所有杂志。

  上海女人这种“有尊严”的生活之道,其实她们传承了她们的母亲甚至她们的外婆的精髓。

  困难时期,上海女人发明“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假衣服,她们的发明令外地人错觉,上海女人的衣服没有一件是重样的。

  上海女人一般都会自己动手,还会套裁,于是就可以省下三四寸布料。在布店,连营业员都觉得不可能的时候,上海女人有那么点得意扬扬,对营业员说:“师傅,我晓得格,侬剪好了。”上海女人还会跟营业切磋如何套裁,营业员也算得有经验算得精怪了,但是被上海女人套裁的方案一说,还真服了她。营业员哗哗哗地抖开布匹,尺一量,裁缝剪刀顺势滑过去。上海女人看得很清爽,自己到底是面熟的老客人,营业员量好尺寸,还放了一码,大约是拇指的宽。当然更让上海女人沾沾自喜的是,打折的零头布。上海女人眼明手快脑子灵,眼珠一转就算到了自己的利益。几天之后穿在身上,逢人便炫耀自己的巧夺天工。

  三十年前,上海市场上生的切面是2角1分1斤,精明的上海女人只买4两,按照四舍五入的计算法4两就是8分,然后再跑一家粮店买4两,再跑一家买2 两,那么1斤切面就省下1分钱。

  上海女人走向国际,有一次在饭局中,湖南女人对着上海女人说:“看你,真的不像上海人。”湘气湖南人认为,这话是对个别上海人的一种褒义,可是湖南人已经偏见在先:上海人个个斤斤计较、个个吝啬。在场的上海女人当仁不让:“这是什么话?!你别以为上海人个个都是吝啬鬼?”她的发怒回答,已经给出一个回答,那就是多数上海人早已经接受了多数人的偏见。

  精打细算的上海女人,历代如此,其实并不是吝啬。

  维也纳文友一时不解,上海女人的皮肤为何白皙。

  我永远的不解,为什么上海能让每一个在上海生活的女人都不知不觉地变成“上海女人”。

  写于2010年5月5日,德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