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日子,网上疯传某位考生高考用文言文完成命题作文并且得到了高分,文惊阅卷老师,才压天下学子,专家同网民纷纷追捧,东南大学已破格录取,佩服之余也对这篇得高分的作文充满了期待,心想此文即便不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大概总会是观点明确,推理周详,结论严谨, 文笔贯通,看起来清新悦目,读起来朗朗上口,甚至一气 呵成,气势如虹也未可知。
终于,网上贴出了这篇先声夺人的大作,于是赶快拜读,先睹为快。
遗憾的是, 即便是网上一边倒地好评如潮(专家的评价附于文后),我看第一眼,就已经 感到失望,因为满篇生字,似乎很难懂。
仔细阅读之后,我更是觉得,不仅一般的中文阅卷老师无法看懂这篇作文,连我这个爱好古典文学,曾经报考过古汉语研究生,对古汉语还略知一二的人,都只能在看了好几遍, 查了一通词典之后,才算明白作者想说什么。撇开文章的立意,行文,推理,结论是否属于佳作不谈,单单一个晦涩艰深,就够资格打入另册了。
论者也许会说,你看不懂,是因为你古文字的水平太低。我承认,我的古文字水平的确不能算高。不过,即便不高,我也曾经通读过司马迁的史纪>>,那可是西汉时期的作品,我也读过左丘明的左传>>,那可是春秋末期的作品。 虽然不敢说百分之百地 懂,至少还能读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这些作品里,不敢说生字不多,但是生字的比例不高, 所以遇到生字又懒得查字典,根据上下文来理解,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而这篇文章比左传>>还要艰涩,比屈原的离骚>>还难懂,到了不查字典就无法进行阅读的地步。试问,这样的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此外,这样的文章风格,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为古人所不齿,何以到了2010年的中国,就受到欢呼致敬, 得到高分的待遇呢?
文章是用来交流思想的,所以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别人能够读得懂。 文章写到绝大多 数语文教师都读不懂的地步,就已经失败了,能写到读得懂史纪,汉书的人都读不懂的地步,就失败得一塌糊涂了,写到比左转>>都更加难懂的地步,那就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如果作者的古文字水平确实很高,那么,用一些简单晓畅易懂的辞汇,也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作者 又为何非要用那么生僻的辞汇呢?看了文章,我觉得,作者似乎是有意用生 僻的字来故意让阅卷老师看不懂,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颇有利用别人不懂来为自己赚取高分之嫌。
比如说,明明可以说“但饮牛乳”, 为何就非要说“但饮牛湩”? 明明可以说“极目所望”或者 类似的句子,为什么要说“睇眄之下”?明明可以说“至于成立”, 为什么非要说“洎其 成立”?
网上有人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别人也是不懂,这种不懂,正说明了爱因斯坦的高明,怎么能以大多数人都看不懂来判断这篇文章的优劣呢?他老人家不是也说过,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
这其实说不通。一种理论,可能超前,为同时代人所不了解,但语言同自然科学理论不一样,语言的存在就是为人们的交流服务的,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而且,语言发展的大趋势自古以来一直是趋向于简单,明了,平易,实用,朴实无华。用简单晓畅的语言来表达涵义深远的道理,一直是文学大师,哲学大师追求的目标。除了当代经济学家之外(一笑),什么时候人们追求过用诲涩艰深的文字来表达浅显易懂的道理呢?魏晋南北朝时代,文风华而不实,言之无物,深为后人所诟病,所以才有唐朝的古文运动,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出现。那场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扫除言辞空洞而华丽的文风,特别是扫除六朝华丽的骈体文的恶劣影响,而恢复司马迁时代的朴实无华,言之有物的文风。
从古到今,从左丘明,司马迁,班固,到以韩愈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到明朝的小品文作家,再到明清之际的蒲松龄,再到清朝的桐城派代表人物,可以说,这些赫赫有名的古文大师,没有一个写文章是像我们这位作者行文这么艰涩,用字这么生僻的。不要说中国的文章,就连外国的名文,又有哪一篇是别人看不懂的呢?
实际上,中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中文辞汇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而其基本涵义稳定如昔。比如生活在距今2500年之前的孔夫子, 在论语>>中留下的许多经典格言,至今都是 晓畅易懂,明白如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请看哪一句不容易懂?白居易写诗,有请老太太先听之后再改定的说法,为的就是怕百姓听不懂。
古人云,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说,文章是用来传播思想的。没有思想,文字再好,也没有价值。而再有思想的文字,如果别人看不懂,也就失去了文章的意义。倘若内容浅薄,文字艰深,甚至故弄玄虚,那就更是入于末流。这篇文章就有点这方面的嫌疑(具体的批评见另文)。
早在五四时期,现代文学革命的先驱们就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胡适的 白话文雏议>>,是中国文学革命的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文章文字浅显,立意深远,有些议论振聋发聩,石破天惊,有开辟鸿蒙之效果,可谓开一代文风,使我们受益至今 (读读这篇文章,就可以明白胡适何以是一代宗师) 。而我们现在倒好,对这样艰涩的 文章褒扬有加,须知,这可是高考的指挥棒呀,如果这样的文章得到高分,岂不是鼓励艰涩,反对平易,开历史倒车?
就算有充分的理由根据他的古文能力而破格录取,至少也应该复核并确认他的古文能力, 因为国内的高考年级的师生,历来有猜题的传统,即老师猜测可能会出哪方面的题目,由学生在考前模拟各种题材的要求来写一些文章,以备高考时使用。想知道该名考生是否的确是“古文奇才”,只要再给他一小时时间写一个小题目,并且要求用浅显一些的文言,立刻就见分晓。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某个考生,标新立异,用文言写出一篇文笔不太通的文章并不稀罕。 年轻人年轻气盛,做点出格的事情并不奇怪,无可厚非,况且文章尽管 有不少缺 点,也的确体现了一定的古文字水平,倘若的确是当堂写出,而不是事先背诵的范文之一,那也至少看出作者熟读了许多艰涩的文章。随着年龄的增长,浮躁之心性谅会逐渐减弱,人也会成熟沉稳,大概会对从前的荒唐有所反思,甚至“悔其少作”也未可知。稀罕的是我们的古文字专家,我们的大学者,我们的评卷老师和专家,对这样一篇在文风上开历史倒车,文笔本身又似通不通的文章,大加褒扬,一味称赏,似乎文章完美无缺,却又说不出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这事似乎有点荒唐。唯一的解释就是现在人人都想当伯乐,唯恐错过当一次伯乐,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的机会。不是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吗?可见当伯乐的机会实在是太少。没有关系,“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千里马就把 马驹子捧成千里马,反正普通人也看不懂, 正好借机显示自己高明,大伙儿于是自欺 欺人,心照不宣,集体过了一把伯乐瘾,好不风光! 好不快活!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因为考生用半通不通的文言写文章,就给以高分,甚至破格录取,那对别的考生未免不太公平。
大家知道,任何比赛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比方说,拳击和散打,太极拳和少林拳,无法同场比赛,因为规则不同。比赛射箭就是比赛射箭,不能说我用枪打得准,就可以得射箭冠军。高考就像体育竞赛,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考试的公平建立在大家都考同样内容的基础上。比如说考数学,不能说因为我会高等数学,初等数学的题目我就免试。同样道理, 高考作文是为了测验学生写文章是否达意,流畅,是否可以说明问题,表达 思想,是否可以紧扣主题,不能说因为我会文言文写作,白话文写作我就可以隔过去。作者如果想展示自己的古文字能力,也应该在完成白话作文之后,在有富余时间的情况下展示。甚至可以在考试后再写一篇,寄给自己所申请的学校,作为辅助材料。
根据我对作者这篇作文的理解,倘若他在考场上写的不是文言文,而是白话文,他恐怕很难拿到高分,因为他这篇文章有好几处堆砌文字到了不通的程度,逻辑上也不连贯,前后也缺乏呼应,排比句子有好几处是为了凑数,瞎罗列一通,层次也不清楚,总之, 毛病不少。不过,这些毛病隐藏在艰深的文字背后,人们无法看懂文字,又怎么能发现毛病? 如果翻译成白话文,毛病就彻底暴露,能得60分都不容易,惶论高分?
因此,不能根据这篇文章就断定他写白话文也一定优秀。
此外,如果作者被中文,新闻或者中医等专业破格录取,倒还说得过去,因为古文基础同这些专业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被土木工程系录取,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就好比某专业招收生物学专家,却招收了一个天文学家来工作。
总之,阅卷的老师和专家, 不顾历史的大势,无视文章的毛病,对之刻意吹捧,从而 造成了不 良的社会影响, 无非是为了过一把伯乐瘾。同时,东南大学揣着明白装糊 涂,破格 录取,而且是录取到同古汉语毫不相干的土木工程专业,也无非是借机炒作,增加本校的知名度而已。
看明白了, 也就到此为止吧。还说什么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