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于保护历史建筑的香港堪舆大师蔡伯励(2) (图)

温柔的海是美丽的,汹涌的海充满了挑战。生命的历程如同沧海,个体的生命是汇聚成大海的水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龙江仁院中庭



       仁院座落于广东顺德的龙江,是一组传统民居的组合.据蔡老介绍,早几年,他计划修整父辈留下的祖屋,1998,他在顺德建筑设计院院长梁锟浩的鼓励和帮助下,展开了扩建工程,当陈旧的历史建筑从岁月的尘垢下脱胎而出,露出了独具特色的本来面目,蔡老被这些建筑所散发出的历史感和文化色彩深深吸引.他的兴趣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 随后又收购了周边的几家.旧屋越收越多,累积至今,已收购了十几间旧式民居,将它们改造重整,在外部格局上继续保持原有的岭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典型的标志是青砖綠瓦,和在屋脊两边高高隆起的半圆形的大锅耳.蔡老说,这种建筑风格已有几百年历史.而在内部的改建中,蔡老又依据他对传统中国建筑的研究,融会贯通了南北不同的建筑特色,为我所用.在仁院中一路走来,我看见了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格局和入口处的照壁,苏州的曲径通幽,杭州的亭台楼阁, 小桥流水.园林中鸟语花香,池塘里碧水红鱼,色彩丰富.历史的砖墙上贴上了青砖瓷片,厨房和厕所内则引进了现代化设备,舒适而方便.

            在仁院的进门处,拾阶而上,一块大照壁把庭院隔开,隔着雕花的窗棂,可以隐约看见里面的亭台楼阁.照壁上两行长联,是蔡老自题:今夕是何年试问几许春秋皓首犹歡陋室记  此中有真趣且看扶疏花木旁人错认清晖园.

            我问:何处是清晖园?蔡老笑答:该处顺德的名园之一,以此自比,是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把仁院建成顺德的又一名园.从蔡老的话语中,我揣摩到了他的一颗不老之心.他是要把这里建成一座向后人传递文化信息的文化园林.他坦陈,是要通过保留传统民居建筑,而给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留下历史文明的珍贵痕迹.他计划在有生之年,把仁院当作游资源,对外开放.为广东省保护一片历史建筑.时至今日,蔡先生已投资了过千万元港币,仁院的占地面积已达4000平方,并正在继续扩大.

            在仁院住了一个晚上,在细雨中隔着七彩玻璃,听着回廊上嘀嗒的雨声,我有时光倒流的幻觉,曾几何时,这里是蔡老祖父开设的真步堂”.晨起,蔡老兴致勃勃地为笔者介绍,穿堂入室,上楼下楼,蔡老脚步极为敏捷,几乎走遍了数十个房间.站在真步堂的家史前,蔡老逐字逐句的讲解.据蔡老介绍:祖父年轻时有志求学进仕,可是天违人愿,屡试不第;可是帮别人考试,却都考上了.祖父自此感悟到天意难违,便放弃了求学进仕的想法,专心专研堪舆和风水,并在早年就发明了浑天仪.从祖父传下来的浑天仪,经过蔡老的改进,现在仍然放在他的办公桌上,时时用来观天象,看人事.

            说起祖父,蔡老笑谈:他后来给自己立的为人宗旨是:一不做官,为恐判错案成冤枉,;二不做律师,防误听歪言助纣为虐;三不开酒楼,免杀戮太多.不仅蔡老遵循了祖父所立之言,连同他的后代,子女十多人也无一违背.是巧合,还是命运的选择?那么什么是蔡老的人生信条呢?他指着壁上自己的书法笑言:多做好事,不怕吃亏,文明饶人.这一句未免过于通俗,他又加了一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平日里只要有时间,蔡老都会不辞路途遥远,舟车颠簸几个小时,从香港赶回龙江过周末.问到:是否在改造中融入他的风水理念.他说:只要大的方位解决了,细节处就不必拘泥.举例说:仁院并立三道后门,开那一道门要看那一年的风水”,可以因时选择.

            1986年始,蔡老开始收购旧屋至今十多个年头过去了,原本残破的百年古墙前,已经绽放了嫩綠的新枝.我随蔡老登上仁院的高处,眺望龙江,周边成片的都是近二三十年建的火柴盒子式的工房,豪无特色可言.具备岭南特色的建筑几无所见.仁院的保留和发展更显得凤毛鳞角,弥足珍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