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26日 彼得前书第二章

彼得前书第二章

2:1 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注:或作“阴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
2:2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2:3 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2:4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 神所拣选、所宝贵的。
2:5 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藉着耶稣基督奉献 神所悦纳的灵祭。
2:6 因为经上说:“看哪,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2:7 所以,他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在那不信的人有话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2:8 又说:“作了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注:或作“他们绊跌都因不顺从道理”)。他们这样绊跌,也是预定的。
2:9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2:10 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 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2:11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2:12 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注:“鉴察”或作“眷顾”)归荣耀给 神。
2:13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2:14 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
2:15 因为 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
2:16 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藉着自由遮盖恶毒(注:或作“阴毒”),总要作 神的仆人。
2:17 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 神,尊敬君王。
2:18 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2:19 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 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
2:20 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什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 神看是可喜爱的。
2:21 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
2:22 “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
2:23 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
2:24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
2:25 你们从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却归到你们灵魂的牧人监督了。


  二1 基督徒既分享了神的生命,便应一次过除去以下种种无爱心的行为:

  恶毒──对另一个人存恶念。恶毒孕育出对抗的心态,累积仇怨,并暗地里希望别人遭报、受害,或遇上不幸。美国植物学家喀威尔曾遭某所大学拒收入学,原因是他是黑人。多年之后,有人问拒收他的是哪一所大学,他回答说:“算了吧,这已是无关重要的了。”由此可见,他并没有积存恶毒。

  诡诈──任何形式的不诚实及欺骗(所包括的形式可真多了!)。诡诈包括申报虚假的入息课税资料,在考试时作弊,虚报年龄,贿赂官员,用不正直的手段做生意等。

  假善──虚情假意,矫饰做作,假冒为善。假善的人活象个演员,常扮演着另一个角色。他的家虽然象个战场,毫不安宁,他却虚饰着有美满的婚姻。在礼拜天他总摆出一副属灵的面孔,但平日却跟下流人一样耽于肉欲。他似乎很关心别人,动机却是自私的。

  嫉妒──不加掩饰的妒忌。温尼所下的定义是:看见或听见他人得益或昌盛时那种不快的感觉。大祭司就是因为嫉妒,而将耶稣交给彼拉多处死(太二七18)。嫉妒今天仍具极大的伤害力。如人可以因别人有更美好的居所庭园,更漂亮吸引的衣饰,或出众的烹饪技巧,而满脸不悦。男人可以囗中称赞友人的新车子或游艇,心中却想着:“等着瞧吧,我总会拥有更好的。”

  毁谤的话──在人后说的闲话,用意歹毒的流言蜚语,反唇相讥的恶言。进行毁谤就是中伤污篾他人,从而使自己看来较别人清高。毁谤人的方法可以是很隐晦的:“是啊,她确是个可人儿,但就是有这样一个缺点……”,利刀就这样灵巧地插在她背上了。有人甚至摆出一副属灵的姿态,说:“我让你知道的原因,只是希望你能代祷;你可知道他……”那人就这样给中伤了。

  这一切的罪,都是违背了最基本的诫命,就是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因此,彼得叫我们要断然除去这些罪。

  二2 新生命的第二个应有表现,就是对纯净的灵奶有无穷的爱慕。上一节所提到的各种罪,会妨碍灵命的成长;神美善的真道却能培育灵命。

  象才生的婴孩这说法,并不一定意味着收信人都是初信的;他们可能多年前已经得救。然而,不管他们信主多久,都应渴慕真道,就象婴孩喊着要吃奶一样。我们从一个健康的婴孩急不及待地吮吸的模样,就可以略为体会彼得所说渴慕的意思了。

  有纯净的灵奶,信徒就能在灵命上成长起来。今生追求灵命长进的最终目标,就是生命中有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形象。

  二3 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这是何等大的推动力,吸引我们爱慕那纯净的灵奶!这若字完全没有半点不肯定的含意;我们确曾尝过也见过主的美善(诗三四8)。他为我们舍了性命,表现出无比的恩慈和慈爱(多三4)。我们既体会过他的恩慈,便应被激发要从他那里得到更多喂养。与他亲近的甘甜,应足以叫我们领会,离开他是愚不可及的。

四.信徒在新的家里和作祭司的特权(二4~10)

  二4 彼得从劝勉转到讨论信徒在新的家(教会)里,和新的祭司职分上的特权。

  在新的秩序下,基督是中心,因此我们是来到主面前(5节)。由于彼得正想象着一所建筑物及建筑材料,所以他用石来象征主是不足为怪的。首先,他是活石。他不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或顽石,而是以无穷生命的大能活着的那一位(来七16)

  可是,他却是被人所弃的,这看来难以置信。微不足道而眼光短浅的人类,活在笨拙、自私、肤浅的生命初阶中,竟容不下他们的创造者和救赎主。正如旅店没有房间留给主,他们在为自己作打算时,同样没有留下空间给主!

  然而,人的观感算不得什么。在神的眼中,主耶稣是他所拣选、所宝贵的。他不但蒙拣选成为一块合适的石头,更是必不可少的那一块。对神而言,他是贵重无价的,他的宝贵程度是无法计算的。

  我们若希望蒙主使用,参与他的建造工程,就必须先归向基督。我们合适作建筑用的材料,只因为我们给看为与基督相同。我们唯一的重要性,就是能使他得荣耀。

  二5 这灵宫是用所有在基督里信徒来建成的,因此教会也一样。教会与旧圣殿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神在地上的居所(王上六11~13;弗二22)。然而,教会又与圣殿不同。圣殿是物质的,有实体的建筑物,所用的材料虽然美丽,但是没有生命的,会毁坏的。教会的材料却是活石。

  这里所用的象征比喻,从灵宫一转而改为圣洁的祭司,将重点放在这灵宫的作用上。信徒不单是这灵宫的活的材料,也是圣洁的祭司。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只有利未支派亚伦一族的人可以做祭司。而且,纵使身为祭司,也不得接近至圣所。只有大祭司可以每年一次(Yom Kippur,即赎罪日)进入至圣所,而且要依照耶和华详细说明的程序来行事。

  在新的恩典时代,所有信徒都是祭司,不管日夜,随时都可以觐见这宇宙的君王。他们的职责就是奉献……灵祭(相对于摩西律法所规定以牲畜、雀鸟和五谷献上的各种祭)。新约祭司的灵祭包括:

  1.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这是在属灵上的事奉敬拜(罗一二1)。

  2.以颂赞为祭:“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来一三15)。

  3.以善行为祭:“不可忘记行善……”,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来一三16)。

  4.以财物金钱为祭:“不可忘记……捐输的事”,这样的祭,也是神所喜悦的(来一三16)。

  5.以事奉为祭:保罗将他对外邦人的工作形容为祭司所献的祭(罗一五16)。

  这些祭是藉着耶稣基督而为神所悦纳的。首先,我们藉着耶稣基督这位中保才可以来到神面前,也只有他能够使我们所献的祭蒙神悦纳。我们所作的一切,包括敬拜与事奉,都是不完全、受罪玷污的。但这一切在到达天父面前之前,都先经过主耶稣。他将一切的罪除掉,以致来到父神面前的时候,一切都是完全可悦纳的。

  旧约大祭司的冠冕上系着一块金牌,上面刻有归耶和华为圣的字样(出二八36)。戴上这金牌的作用。是因为百姓在献祭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干犯圣物而犯罪(出二八38)。所以,我们的大祭司为我们戴上大祭司冠,担当我们任何干犯圣物的罪。

  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明白、相信及乐意实践的。然而,这真理却不可以被滥用。虽然所有信徒都是祭司,但并不是每一位祭司都有权向会众宣讲和教导。有一些约束是必须遵守的。

  1.女人不可教导男人,也不可以辖管男人,只要安静(提前二12)。

  2.男人讲道,要按着神的圣言讲(彼前四11)。换句话说,他们要十分肯定所说的话,正是神要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说的。

  3.所有信徒都有恩赐,正如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本身的功用(罗一二6;林前一二7)。然而,并非所有恩赐都与向公众宣讲有关,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传道者、牧师和教师所特有的服侍恩赐(弗四11)。

  4.青年人应将那在他里面的、神所赐的恩赐如火挑旺起来(提后一6)。若那恩赐是讲道、教导,或任何形式的公开宣讲,牧者就应给他机会在会众面前运用这恩赐。

  5.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6节说明了信徒的祭司职分应如何运作:“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造就人。”

  那一章圣经也提到在会众中公开运用恩赐时有很多应遵守的规矩,以保持教会中的秩序,及确保信徒得造就。虽然基督徒都有祭司的身分,但我们却不可在地方教会中滥用这祭司身分。

  二6 彼得仍然想象着一座建筑物,他回到以基督为石头的比喻,并以基督为房角石。他引用以赛亚书二十八章16节,证明基督为房角石的角色,在圣经中早已预言了。他指出,神早已命定基督拥有这独特的地位,就是要成为所拣选和所宝贵的石头,是绝对可以倚靠的。相信他的人,总不会失望。

  在这里译成房角石的字,最少可以有三种解释,而每一种解释运用在主耶稣身上,都是正确而适宜的。

  1.在现代建筑中,房角石是放置在基层上一个角落的石块,将两边的墙连系起来,象征着整座建筑物的根基。基督是房角石,是唯一真正的根基(林前三10、11);他就是将犹太和外邦信徒(就象一座建筑物的两堵墙)连合起来成为一个新人的那一位(弗二13、14)。

  2.有学者认为这是指一堵拱门的主石。要放置好这块石,拱门才成形,而建筑物的其它部分也由这石块连系在一起。我们的主当然符合这样的描述。他是拱门上的顶石,若不是他,整座建筑物就毫不稳固,也无法连系。

  3.第三种解释认为这是指金字塔的压顶石,占整座建筑物的最高位置。在整座建筑物中,只有这块石有这样的形状。这块石的形状,决定整座金字塔的形状。这是最后一块要摆放的石头。同样,基督是教会的压顶石,那块真正独一无二的石。教会的特质从他承袭而来。他再来的时候,建筑工程便告完成。

  他是所拣选所宝贵的石头。他是蒙拣选的,因为神拣选他去得着最尊荣的位置;他是宝贵的,因为再没有其它人可以跟他相比。

  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这里引用的是以赛亚书,原来的经文是这样的:“信靠的人必不着急。”若将两者合而为一,你会看见一个宝贵的应许,就是凡以基督为房角石的,必不会失望羞愧,也必不会纷乱急躁。

  二7 在上面几节经文中,主耶稣被形容为活石、被弃的石、宝贵的石,以及房角石。虽然彼得没有明说,但他似乎把耶稣比喻作试金石。只要在试金石上擦磨,就可以试出金属的真伪。举例说,试金石可以试验出一块矿石含的是真金还是黄铜。

  任何人接触到救主,便会表露出真正的面目来。他们对他的态度,反映出他们的真相。他在真正信徒的眼中就为宝贵;不信的人却拒绝他。信徒只要想象一下,如果生命中没有救主会是怎样的,就可以略略体会他是何等宝贵的。世上所有的享乐,“都不足以跟满有基督的一刻相比”。他是“超乎万人之上”的,并且“全然可爱”(歌五10、16)

  但在那些不顺从或“那不信的人”来说又如何呢?诗篇一百十八篇的作者预言,匠人会摒弃这块宝贵的石头,但这块石头将来却要成为房角的头块石头。

  有一个关于建造所罗门圣殿的传说,正好阐明这预言。建造圣殿的石头是预先在附近的石矿场准备好的,到需用时,工人便运往建筑工地。有一天,石矿场工人将一块形状尺寸十分独特的石头送往工地。匠人看来看去,仍认为不能用来作圣殿的任何一部分,因此便随意把它推到山边去;日子久了,这块石头便长满了青苔,又给杂草盖着了。圣殿的建筑工程接近完成时,匠人要求准备一块若干尺寸的石头。石矿场的人回答说:“这石在很久之前已送去给你们了。”经过一番搜寻后,匠人终于找到这块被弃置的石头,并把它放在圣殿的适当位置。

  这传说的喻意是明显的。主耶稣第一次降临时便向以色列民显现。然而,以色列民,特别是他们的领袖,却容不下他。他们摒弃他,并把他送到十字架上钉死了。

  然而,神使他从死里复活,并叫他坐在天上自己的右边。当这位被摒弃的主再来时,却要以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身分而来。到时,大家就得公认他是房角的头块石头了。

  二8 基督比作试金石和房角头块石头的比喻,现在变为基督比作绊脚的石头。以赛亚预言,对那些不信的人来说,基督是一块绊脚的石头,一块使人跌倒的磐石(赛八14、15)。

  这预言在以色列国的历史中具体地应验了。弥赛亚来到时,犹太人因他的出身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而厌弃他。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政治领袖和军事强人。纵使有最确实的证据,他们仍拒绝承认他就是那位应许要来的弥赛亚。

  但这预言不单应验在以色列人的身上。对任何不信耶稣的人来说,他都是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他们都要被他绊跌。人要末凭着悔改与信心,在他面前俯伏下拜,以致得拯救;要末被他绊倒,下到地狱去。“本来要赐给他们的救恩,却成了他们受更重审判的原因。”两者之间并没有折衷;他不是救主,就是审判者。

  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他们为什么会绊跌呢?并不是因为他们在理性上遇上不解的难题。并不是因为主耶稣有什么方面令他们觉得不可能相信他。他们……绊跌,是因为他们故意不顺从道理。问题在于人的意愿。人不得拯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得拯救(约五40)。

  本节的最后一句:也是预定的,似是说他们不顺从道理是预定的(编按:在圣经原文和英文译本里,“是预定的”紧随在“不顺从”之后)。这里的意思确是如此吗?不,这句话说明,那些故意不顺从道理的人,就注定会被绊跌。也是预定的这个从句,是从属于以上的整个从句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神已经判定,拒绝敬拜主耶稣的,都要被绊跌。任何坚决要拒绝相信的,就预定要被绊跌。“既不愿意顺从,绊跌便成了无可避免的结局。”(译自费廉思译本;JBP)。

  二9 彼得回头再论信徒的权利。他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神曾应许要将这一切权利赐给以色列民,只要他们肯听从他: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一九5、6上)。

  由于不信的缘故,神的应许不能够在以色列人的身上实现,这民族也就失去了作为神子民的身分。在这时代,以色列民因不顺从而失落的地位,给教会取代了。

  在今天,信徒是被拣选的族类,是神在创立世界之前已拣选归基督的(弗一4)。然而,基督徒并不是世上某个种族,源于同一个祖先,或有独特的容貌及身体特征;基督徒是同以神为天父,同有相类似的属灵特质,是属天的子民。

  信徒也是有君尊的祭司。这是本章第二次提到祭司的经节。第5节形容信徒为圣洁的祭司,负责献上灵祭。这里形容他们为有君尊的祭司,负责宣扬神的美德。作为圣洁的祭司,他们凭信心进到天上的圣所中敬拜。作为有君尊的祭司,他们在世人中作见证。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遭监禁的事迹,说明了这两种祭司身分的不同性质。作为圣洁的祭司,他们在半夜时分向神歌颂;作为有君尊的祭司,他们向看守他们的禁卒传福音(徒一六25、31)。

  信徒是圣洁的国度。神的本意,是要以色列民成为一个以圣洁见称的民族。可是以色列人却堕落了,随从外邦邻国一起犯罪。因此,以色列被暂时搁在一旁;现在,教会就是神圣洁的国度。

  最后,基督徒是属神的子民。他们单属于神,在神眼中有特别的价值。

  本节的最后部分,将属神的新族类、祭司、国度和子民的责任缕述出来。我们应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过去我们在罪恶与羞耻的黑暗中摸索。但神施行奇妙的拯救,引我们进入他爱子的国度里去。这黑暗令人难以忍受,但光明却是清净而辉煌的。面对为我们成就这一切神,我们应献上何等的赞美!

  二10 彼得在结束这段时,引用了何西阿书。神以这位先知不幸的家庭生活为教材,向以色列民宣判。由于以色列人对神不忠,神说他不再怜悯他们,他们亦不再作他的子民(何一6、9)。然而,神并不是从此便把以色列丢弃,耶和华却应许以色列将来会被挽回:

  ……素不蒙怜悯的,我必怜悯,本非我民的,我必对他说:“你是我的民。”他必说:“你是我的神。”(何二23)

  彼得前书的收信人中,有一部分也曾经属于以色列,他们如今是教会的一分子。他们因信靠基督而成为神的子民,不信的犹太人则仍然被丢弃。

  因此,彼得看当日犹太人信主的情况,已应验了何西阿书二章23节的应许一部分。他们在基督里成了属神的新子民;他们在基督里蒙了怜恤。在以色列全国得享神透过何西阿所应许的祝福之先,这一小撮得救的犹太人早就先尝这些福分了。

  我们不应从彼得这段话来下结论,认为如今教会既是神的子民,他与以色列国已经断绝了关系。我们也不应假定如今的教会就是属神的以色列,不应以为神对以色列的应许现已适用于今日的教会。以色列和教会是两个分别而独特的个体;在解释预言之时,这观念是至为关键的。

  由亚伯拉罕被呼召起至弥赛亚降临,以色列是神在地上拣选的子民。然而,这民竟将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其悖逆与不信达至空前的高峰。由于以色列犯了这弥天大罪,神暂时不再看以色列为他的选民。今天,以色列民是古时在地上属神的子民,但却并非他现今所拣选的子民。

  在现今的世代里,神有新的子民,就是教会。在神治理以色列的过程中,这段教会时代是一段插曲。当这段插曲终结时,即是当教会被提到空中后,神会再次处理他与以色列的关系。那时候,以色列民中那些信主的人,会再一次成为神的子民。

  何西阿的预言要在将来才会完全应验,要直到基督第二次降临时才成就。那时候,这拒绝接受弥赛亚的国将“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亚一二10)。这样,悔改信主的以色列人便会蒙怜悯,并再次成为神的子民。

  彼得在本节要说明的重点,是今天信主的犹太人,提前实现了何西阿的预言,而不信的犹太人,仍然与神分隔。当“救主从锡安出来”并“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时(罗一一26),这预言就会全然地成就。

贰.信徒的各种人际关系(二11~四6)

一.以客旅的身分面对世人(二11、12)

  二11 彼得前书余下的部分,大多是谈论基督徒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上应有的行为表现。彼得提醒信徒,他们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这事实应对他们的一切行为产生影响。他们是客旅,意指他们在异域居住,在那里他们并不享有公民权。他们是寄居的,指他们在某地只是居住片时,该地方并非他们永远的归宿。

  不少旧日的诗歌提醒我们,信徒只是世上寄居的。例如:

  既蒙天召,从神得生;
  过去我等,属地子民;
  在世寄居,心系天家,
  韶光过后,欣得产业。

  既为客旅,我心不慕,
  地上一切,终归黄土;
  主的十架,尽除捆绑,
  宝贵救主,彼岸辉煌。

  ~戴雅各


  然而,这些情怀在今天的诗歌中已不多见。当教会适应了这个世界,安顿下来时,高唱一些我们经验以外的情怀就显得有点虚伪了。读到彼得劝我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我们马上会联想到性欲的罪。然而,这劝告节应用更广泛;这是指与神的旨意相违背的强烈意欲。包括好酒贪食,娇养己身以致睡眠过多,耽于聚敛货财,或贪图世上的享乐。这一切都不断向我们的灵命宣战,打扰我们与神相交,妨碍我们在灵命上的成长。

  二12 我们不单要在肉体的软弱上约束自己,还要保守自己在外邦人中(即不信的世人),品行端正。我们不应效法这世界的方式来度日。我们必须另有楷模,不与世同。

  这样做难免会受到批评。欧德曼这样描述彼得所身处的时代:

  ……基督徒由于不信奉异教的诸神,因而被诋毁为反宗教者;由于不与世人一样贪行各种败德的行为,因此被讥为傻瓜或禁欲主义者;由于只效忠于天上的大君王,就被诬陷为对国家不忠。

  这类批评是无可避免的。然而,信徒却无论如何都不能给世人一个确凿的理由来加以指责。信徒应该用纯全良好的操守来驳斥一切诽谤。这样,那些诽谤我们的人,就不得不在鉴察(眷顾)的日子,归荣耀给神。

  鉴察(眷顾)的日子是指主来临的任何日子,可以是来施恩,也可以是来审判。路加福音十九章41至44节运用了这句式。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因为这城不知道自己正处在眷顾的日子;即是说,耶路撒冷城并不知道弥赛亚已在慈爱与怜悯中降临了。这里的意思可以指:(1)神的恩典临到批评他的人,使他们得救的日子,或(2)没有重生的人都要站在神的审判台前的审判之日。

  大数的扫罗可作第一个解释的例证,他有分诬陷司提反,但司提反的德行胜过一切的反对。大马色的路上,神在恩典中向扫罗显现后,这悔改的法利赛人便将荣耀归与神,并和司提反一样,藉那满有基督样式的生命散发出光辉,影响了其它人。朱伟慈说:

  美好的生命,是要提升他人的思想,以致他们敬重那荣耀的神。他们看见从人的生命反映出来的神是何等美好的时候,也就会被吸引而与神相交。他们会被说服,但不是由于我们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因为我们为人所发出的光芒。我们高尚生命所表现的美好素质,可以使“无知的愚顽人闭囗”,而这种闭囗不言,是人受感献上生命的第一步。

  至于第二个解释,意思是指没有重生的人,不得不在审判的日子,归荣耀给神。到时他们不再有藉囗,因为他们不但听过福音,更从信主的亲戚、朋友和邻居身上看见福音的见证。由于神的儿女有无可指摘的行为,神的名字便被高举。

二.以公民的身分面对政府(二13~17)

  二13 接下去的五节经文谈论基督徒与政府的关系,这里的钥字是顺服。事实上,在整卷书信中,彼得共有四次嘱咐信徒要顺服。

  公民要顺服政府(二13)。

  仆人要顺服主人(二18)。

  妻子要顺服丈夫(三1)。

  年幼的信徒要顺服年长的(五5)。

  赖恩融这样说:

  在面对逼迫、诋毁及批评时,基督徒最好的回应,就是无可指摘的生命、不能贬损的行为修养,以及良好的公民操守。其中尤以……顺服最能反映基督的美德。

  世上的政府是神所立的(罗一三1)。统治者是神的仆人(罗一三4)。即使统治者不是信徒,从他们官方身分的角度来说,他们始终是神的人。纵使他们是独裁者或暴君,有他们治理总比没有人治理好。一个国家完全没有统治者,就会是无政府状态,没有任何群体可以在无政府状态下生存。所以,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政府,有政府总比完全没有政府好。有秩序总胜于混乱。信徒要为主的缘故,顺服人的一切制度。他们这样做便成就了神的旨意,并做了讨他喜悦的事。不管统治者是皇帝,或是拥有最高权力的人,这些吩咐仍是合用的。甚至是在尼禄的统治之下,大原则是要顺服他。

  二14 顺服的嘱咐,适用于统治者之下的官员,例如臣宰。他们蒙神授权,惩罚违反法律的人,奖赏遵守法纪的人。事实上,政府官员鲜有时间或打算去奖励守法者;可是,这并不减低基督徒要顺服的责任!历史学家汤恩比曾说:“只要人性中仍存有原罪,凯撒就仍要忙得透不过气来。”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有时信徒并不需要顺服。若政府给信徒的命令是要他们违反神所启示的旨意,信徒就必须不顺服政府了。在这种情况下,信徒便有更高层次的责任;他应当顺从神,不顺从人(徒五29)。信徒若为此不顺从人而要面对惩罚,他就应当勇敢地接受。他不可造反,不可推翻政府。

  技术上来说,偷运圣经进入封闭国家的人,是触犯法律的。然而,他们乃是遵行那比人的律法更高的律──将福音带到万民去的命令。因此,从圣经的立场来说,人不能以此指控他们。

  又例如政府命令一个基督徒参军。他是否有责任顺从接受武装?如果他认为这是直接违反神的教训,他就应该先尽力寻求各种可能的途径,保留不参战的身分,或作一个因宗教理由而拒绝服兵役者。如果这一切都行不通,他就得拒绝征召,并准备承担一切后果。

  很多基督徒对参军服役,并没有良心上的不安或顾虑。有关这方面,各人应自行在心中确立定见,并容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

  至于基督徒应否投票或参与政治,则是另一类的问题。政府并没有要求所有人参政,所以问题不在于顺服与否。每一个人必须寻求圣经的亮光,按个人行为操守及公民责任的原则而行。在这一方面,我们同样要容许他人有不同的见解,而不应坚持他人也要与自己的意见一致。

  二15 神的旨意,是要他的子民过一个光明磊落和无可指摘的生活,好使未信主的人没有合理的根据指控他们。基督徒具典范的行为操守,能够也应该足以反映出那些糊涂人对基督信仰的反对是何等无知。

  基督徒与基督信仰,不断受到糊涂无知人的攻击。可能是在大学的课室里,可能是在科学实验室中,甚至可能是在教会的讲坛上。彼得指出,回应这些攻击的一个最佳方法,就是过圣洁的生活。

  二16 我们过着自由人的生活,不是受到政府的束缚或奴役。我们毋须奴颜婢膝,或是在恐惧中度日。毕竟,我们在主里是自由的人。然而,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自由地去犯罪。自由不等于放纵。自由并不包括无法无天的行为。所以,我们绝不可以用自由为作恶的藉囗。悖逆犯罪,永不能用虚假的属灵藉囗来开释。披上宗教外衣的恶行,永不能叫基督的工作得益。

  如果我们以神的仆人的身分生活,我们就会和政府保持妥当的关系。我们要在神的光中行事,凡事顺服他,一切为荣耀他而作。最优良的公民,莫过于信徒以神仆人的身分而生活。可惜,多半政府都不知道,相信并遵从圣经吩咐而活的基督徒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请细味神的仆人(奴隶)的意思。迈耳说:“神往往用上我们最厌恶害怕的名称,使之闪耀悦目,直至原本看来使人生畏回避的称谓,成为我们最向往欣羡的目标。”

  二17 面对人生每一种人际关系是基督徒必然的责任。故此,彼得就在这里用了四个简明扼要的吩咐,将整个范围概括起来。

  务要尊敬众人。没有人的言行举止,能令我们对他常存尊敬之心;但我们可以谨记,每一个人的生命比整个世界都宝贵。我们应该认识,每一个人都是按神的形象样式造的。我们不可忘记,就是世上最不配的人,主耶稣也为他流血舍命了。

  亲爱教中的弟兄。我们要爱众人,但我们尤其有责任去爱属灵家庭里每一位成员。这种爱,就象神对我们的爱,是完全不计较对方是否应得的,是爱那完全不可爱的,不求报答,且比死更顽强。

  敬畏神。当我们尊神为至高的主宰时,就是敬畏他。这样,荣耀神就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畏惧做任何令他不悦的事,也畏惧在人面前丢他的脸。

  尊敬君王。彼得再次谈到世上的统治者,作最后的提醒。我们应敬重统治者,因为他们是神所指派,以维持社会秩序的人。即是说,我们必须这样做:“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罗一三7)一般来说,基督徒可以在任何形式的政权下生活。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他不应该顺从,就是当统治者命令他作出妥协,要他违背对主耶稣基督的忠诚或顺从。

三.以奴仆的身分服侍主人(二18~25)

  二18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新约圣经对仆人的指示,比对王者的指示更多。很多初期教会的信徒都是仆人。圣经的记载中,多半基督徒都来自社会的中下阶层(太一一5;可一二37;林前一26~29)。

  这段经文是写给在主人家中作仆人的,不过,所说的原则各行各业的雇员也可应用。基本的提醒是仆人要存完全尊敬的心顺服主人。在任何社会或团体中,都必然有掌握权力的一方和服从权力的另一方。仆人顺服主人,是对自己有利的,若不然,他就会失业。然而,顺服对基督徒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其中所牵涉的不单是薪金收入的问题;他的见证也关系重要。

  仆人不应因雇主的脾性,来决定对他顺服多少。当然,任何人都能够顺服那善良温和的雇主。但圣经呼叹信徒不要这样,他们应该连那些乖僻的、专横的老板也要顺服。这样做便显出基督徒特有的态度。

  二19 我们因不公平的对待而受苦时,会得到神的欣赏。神若看见我们因着与他的关系,虽然忍受不应有的痛苦,也没有为自己申诉或反抗,他便因此而感到喜悦。我们若谦和地承受不公平的对待,就是将基督表现出来;这种超自然的生命,会赢得神的赞赏。

  二20 如果我们因自己的错失而受苦,纵使能忍耐,也没有什么可称赞的。神肯定不能从中得荣耀。这种受苦不能显出我们作为基督徒有何独特之处,也不足以令别人受吸引而归信主成为基督徒。然而,因行善受苦而能忍耐,却是有价值的。这是超乎常情的,是世上鲜有的,足以使世人感到惊讶,因而体会自己的罪,甚至愿意领受救恩。

  二21 信徒因行善而受苦的观念,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一段关乎我们伟大的榜样──主耶稣──的庄严而超卓的经文。世上没有人象他一样,受到那么不公平的对待,也没有人象他能这样忍耐。

  神呼召我们,吩咐我们要仿效他,忍受别人所加的苦害。这里榜样一词的含意就是如字帖一样有完美的笔法。学书法的人要尽可能完全依照字帖来摹写。若他能小心翼翼地临摹,他的字体会写得不错。但他把字帖放得愈远,他的临摹就会愈糟。只有紧紧倚靠着这“榜样”,我们才可以确保有好的成绩。

  二22 我们的主并不是因自己的罪过而受苦,因为他根本没有罪。他是“那无罪的”(林后五21),他并没有犯罪(本节);“在他并没有罪”(约壹三5)。

  他说的话没有丝毫诡诈。他从不说谎,也不隐瞒事实。这是超凡出众的!他竟是一个曾活在世上,却绝对诚实、绝无虚饰、绝无诡诈的人。

  二23 他在挑衅之下仍保持忍耐。他被骂,却不还囗。他受谴责,也没有还囗。他被诬告,并没有自辩。他竟完全没有自我辩护的冲动。

  有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曾这样写道:

  当自己无故地受诋毁,而仍能处之泰然,就显出最深刻、最真实的谦卑。受人侮辱与不公平地对待而能保持安静,就是学会我们的主那尊贵的态度。回想他虽是无辜的,却承受各种苦害。我们却往往有冲动要自辩及开释,这不是愚不可及吗?

  他受害不说威吓的话。“他安静的舌头,从没有吐出一句粗暴或威吓的话。”或许那些攻击他的人,会误将他的沉默看为软弱。倘若他们也曾这样沉默,就会发觉这样并非软弱,而是超然的刚强!

  他能够忍受这些无故的凌辱和伤害,力量到底是从何而来呢?这是因为他相信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圣经也劝勉我们要如此行。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一二19~21)。

  二24 救主的受苦不单是我们的榜样,并且是为了救赎我们的罪。在这一方面,我们并不能模仿他,而彼得也没有叫我们这样做。本节所说明的论点,是救主受折磨,并不是因为他自己的罪,因为他根本没有罪。他是因为我们的罪而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既已为我们的罪一次过代受痛苦,我们便不应再让自己落在因犯罪而受苦的光景下。他为我们的罪死了,叫我们可以向自己的罪死。不但如此,我们不单只消极地避免犯罪、向罪死,更应当在义上活。

  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鞭伤一词在原文是单数的,含意可指他全身已被摧残至体无完肤。救主既付了这样高昂的代价来使我们得医治,我们对罪应抱怎样的态度呢?狄奥多勒说:“这是一种崭新而奇特的医治方法。那医者忍受医治的痛苦,病者却得到医治。”

  二25 我们在信主之前,都好象迷路的羊──迷失、破碎、受伤、淌血。彼得在这里提到迷路的羊,是在这段经文中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引用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

  21节:“基督……为你们受过苦。”(参看赛五三3、4)

  22节:“他并没有犯罪,囗里也没有诡诈。”(参看赛五三9)

  23节:“他被骂不还囗。”(参看赛五三7)

  24节:“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参看赛五三4、11)

  25节:“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参看赛五三5)

  26节:“你们从前好象迷路的羊。”(参看赛五三6)

  我们得救后,便回到我们的牧人那里去──就是那位为羊舍命的好牧人(约一零11);那位“亲切而不懈地看管羊群,并为羊群流血舍命”的大牧人;那位不久要再来,引领羊群到天上的青草地去的牧长──我们从此便不会再走失。

  归信主,就是归到我们灵魂的监护人那里去。在创世之时,我们本是属他的,后因犯罪而迷失了。现在,我们归在他的看顾下,并且永远安全稳妥。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