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去过中南海

刚看过一条消息:美国芝加哥佩顿中学师生参观 中南海内部曝光,还有网友抱怨说花大价钱请外国学生参观,可惜自己国家的学生没机会。其实不尽然,我就在三十多年前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作为代表参观过中南海。

 

记得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具体是哪一年还真记不得了,反正就是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那时候年纪小啥也不懂,只知道上学,下学,回家。老师们可能是思想解放了,学校处处涌动着新气象。有一天,区里下达了指示,说是由各个学校选派优秀同学代表参观一些平时不能去的地方,目的是进行爱国教育。这些地方我记得的有: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内部,中南海,好像还有钓鱼台,总之是党中央的心脏地带。我有幸被选中了,就被分在参观中南海那一拨里。可是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个人被选中参观中南海,这样只能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在一起了,心情还挺郁闷。

 

那时候的孩子可不像现在,家长带着孩子满世界的转,能出去坐趟公交车就很美了,所以尽管没有和要好的同学分到一起,也很高兴,至少可以出去玩了,感觉有点像春游。那天一大早,妈妈为我准备了糖火烧和水,到了学校由老师带队出发了,那时候的交通情况,从我们学校到天安门大概也要一个多小时,路上和另外学校的队伍汇合后,从丰台火车站上火车,直接到达了北京站,下了火车是怎么到的天安门也不记得了。反正走路也不远,总之是来到了中南海的侧门,遇到了其他区的队伍,总共有二三十学生,两三个老师,和一个中南海内部的女讲解员。

 

踏入中南海后,真没觉得有多么神秘,就是感觉挺大。景观好似颐和园,里面有树,亭子,还有湖,从某个角度可以看见北海的白塔。走了一会儿,老师说要去周总理工作生活的地方,西花厅,同学们开始有些兴奋了。到了哪儿,只让从窗户外看,不让进。印象最深的是挂在衣架上的一件睡衣,上面打满了补丁,针脚还挺细。老师不失时机的教育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艰苦朴素的楷模。而我已经开始惦记着我的糖火烧了。参观完周总理的地儿,老师宣布,下一站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生活的地方了。人群中有点骚动了,毕竟主席比总理多了些吸引力。我也暂时忘却了糖火烧,随着队伍来到了不知是怀仁堂还是丰泽园(年纪太小记不住),仍旧只能在窗户外参观。房间分里外两间,一间大概是客厅,有两个单人沙发中间夹了一个茶几,另外一间大概就是卧室了,四周全是书,一张床,奇怪的是屋子中间地上有一个小便池,那种白瓷蹲式的。心想,毛主席吃喝拉撒全在一个屋里,真方便。参观完毛主席的住处,终于可以吃午饭了。老师领我们来到一僻静处,大家拿出自己带的好吃的,就着白水津津有味的吃起来。吃过饭,再溜达了一会儿,天色也不早了,就原路返回,又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从别处参观的分队也陆续的来到广场集合。然后同一个学校的师生又汇集到一起,分别赶回自己的学校。回到学校老师还说明天语文课要写作文,观后感。可是由于参观的人不多,没形成气候,写作文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参观过中南海对于一个78岁大的小孩子来说,和去趟游乐园没什么区别,都是出去玩了一天,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即使有,可能也不让拍。我的记忆中也只是留下了上述这些片段。以至于后来在一次很不经意间和别人说起我去过哪儿,人家以为我是吹牛呢。想想也不奇怪;首先,这事发生在七十年代末,时代久远,有编造之嫌;再者,我从小生长在北京,姥姥家就在天安门附近,打小儿就在护城河边玩耍,我对那个地方熟视无睹。去一趟中南海没觉得多荣耀。只是后来成年后,接触了很多来自各地的人,才知道天安门在有些人心中的分量,也加深了一份身为北京人的自豪感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