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边者的亲身经历:见证新疆由治到乱的过程
到了乌鲁木齐,一下火车就有了一种到了异国他乡的感觉,大街上喇叭广播的是听不懂维语,满眼都是穿着五颜六色戴着头巾少数民族妇女,还有处处的瓜果飘香。我们一起去同学十分亢奋,在乌鲁木齐呆了三天时间,天天在街上,把乌鲁木齐大街小巷逛了遍,少数民族同胞都十分友好,没有碰到令人不快的事情。
分配到新疆的大学生要到部队农场劳动锻炼二年。新疆地广人少,驻疆部队的副食品大部分依靠自己生产,所以基本上每个团都有农场。等到人数够了,我们就坐上部队的汽车出发了。一大早上车,行程三百五十多公里,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才到了当时我军陆八师步兵二十二团在乌苏县一个叫古尔图农场。
到了新疆才知道祖国疆土辽阔;到了新疆才知道什么是荒凉。
我们来锻炼的学生编成一个连,排行第十就叫二十二团十连。以我们学校的学生为主,因为我们学校位处西北,我们这两届毕业生和以往的分配不一样,多数分配在西北,分配到新疆的学生不少。另外还有新疆艺术学校的部分学生。班长付班长由学生担任,排长副排长,连长副连长以及指导员副指导员,还有卫生员通讯员均是团部派来的。农场比较大,有专门的机构。除了在乌苏境内有很多土地外,在博乐州精河县内还有一千多亩地。我们班十多个人在连副指导员和副排长的带领下就去那里负责播种管理那些土地。土地位于叫大河沿的一个镇上,过去在那里驻有一个营的部队,后来撤走了,营房就一直空着,我们就住在那里。
新疆种地的方法和内地完全不一样,粗放型的。小麦由播种机播种下去,主要管理就是浇水。它那里地不像内地,平平整整,而是高低不平,所以浇水很困难,水总是往低的地方流,放了半天水,浇不了什么地。而且,当地使用的一种叫砍土馒的工具,我们根本不会用。副排长就带我们去参观学习当地维吾尔农民怎么浇水的。只看见水在他们的砍土镘下非常听话,指到那里水就流到那里。当然,这农活不是马上能熟练掌握的。后来,当地的生产队长提出,说他们想试种水稻,他们插秧技术不行,问我们有没有会插秧的同志。我们很多人都是来自南方农村,插秧一点问题没有。于是副排长和那位维吾尔族队长商定,他们派二位维吾尔族农民来做我们的浇水顾问,我们去二位会插秧的同志去当他们的顾问。我和来自镇江的一位同学被派往生产队做顾问。
我们和生产队的社员同吃同劳动,不过晚上还是回营房住。那个生产队全部都是维吾尔族。早上一早出去劳动,中午就在田头吃饭,一般都是羊肉面条,加一些洋葱,因为在野外做面条比较方便。他们不吃少吃蔬菜,说那是草嘛,牲口吃的。当然水果像西瓜哈密瓜苹果还是吃的,胡萝卜也吃。吃完中午饭稍微休息就开始政治学习。他们都是用维吾尔语说的,我们一句也听不懂。队里有一位初中毕业生,会讲汉话,他很愿意和我们交流,于是他就当起了我们的翻译。他说这是在批判一个 “东突”分子,他从博乐州的一家印刷厂下放下来的。社员们都在发言,批判他分裂祖国的言行。这时我们明白,为什么在乌鲁木齐街头,没有警察武警巡逻,却显得那么宁静和谐的原因。只有发动人民群众才是反对民族分裂和民族分裂分子最有效的途径。武力不可能保证长治久安。你看,这么偏僻地方,最基层的群众都发动起来了,新疆能不平安吗?
我们在大河沿一直待到秋收结束,有七八个月吧。蔬菜自己种,荤菜就得买。星期天就下乡买鸡蛋和鸡,改善伙食。维吾尔农民养鸡但是不怎么吃鸡和鸡蛋。我们就学了一句维吾尔语:“土红巴妈约克?(有鸡蛋卖吗?)。我们甚至到过很远很远汉族人从没有到过的偏僻居民点,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事。副指导员和副排长也不觉得会出什么事。如果是现在,我想我们根本不敢到那么偏僻的地方。
1972年我被分配到新疆地震部门工作,和我们一起分配来的还有新疆大学和新疆工学院毕业的不少维吾尔族学生.虽然素不相识,因为没有了语言障碍(他们都会说汉语),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
地震工作需要常常跑野外,兴建新的地震观测站、地震震后考察,地震前兆异常落实等等都需要到野外去。那时我既年轻有没有什么家庭负担,所以一有什么野外任务,首当其冲。由于新疆地域辽阔交通又不方便,所以出去都是单位派车,一般都是南京产的嘎斯车。新疆真是大啊,有时跑几百公里都看不到人,因此吃和喝就成了大问题。所以,好不容易看到牧民的帐篷或农舍,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停下车钻进去了。老同志有一套办法;先给里面的人递上香烟(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当时一般很少舍得抽香烟,一般都是抽自己产的莫合烟,。好像是烟的杆子分碎的小颗粒,用纸卷起来,然后用舌头在纸边添一添,包成一根烟,味道很呛人),然后用半不拉子的维吾尔族语问候,你们好嘛!这时少数民族的家庭主妇就会端上奶茶和馕,招待我们。我们也就把客气当福气,大吃大喝起来。多少年我们跑野外都这样,当然到了县或镇有招待所或饭店的居民点,不会这么去蹭饭。一般在路途上没有办法的时候才这么做。本人几乎跑遍了新疆南北,从来没有遇到过少数民族同胞伤害。在乌鲁木齐上街,虽然和陌生的少数民族同胞少打交道,但是也从来没有遇到过麻烦,即便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二道桥以及南梁一带。和单位的少数民族同事相处也恨融洽,二个民族过年都放假,互相拜年。从我到新疆到毛主席去世,整个新疆是平安无事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充分相信依靠发动群众,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依靠人民群众是毛主席的一贯思想,在战争年代是这样,在建设时期也是这样。仅仅依靠专政机关不可有效地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你用这种办法可以暂时解决一点问题,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依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群众,才能长治久安。。
第二,关心边疆群众的生活,要使边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关于这个问题,毛主席有过明确指示。他说,不但要使新疆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解放前有较大提高,而且要高于新疆边境那一边人民的生活水平。为落实毛主席指示,中央在不断发展新疆工农业生产的同时,每年给新疆相当数目的财政补贴,并且逐年增加。在毛泽东时代,新疆职工的平均工资大概比内地高一半左右,早年参加工作的职工还要高一些。
第三,充分发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建设新疆保卫稳定新疆中的作用。从新疆最北部的阿尔泰到最南面的和田,总共布下了兵团的十个师,一面生产一面保卫边疆稳定。以前,他们都有武装值班连。
第四,从少数民族娃娃抓起,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广泛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和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
第五,采取各种措施使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不断地接近,比如维吾尔民族文字的改革。在我的印象里,新的维吾尔文字和汉语拼音有某些相似之处,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新文字似乎马上要取代老的文字了。改革开放以后,维吾尔文字改革连同已经取得的成果都被抛弃了。
第六,培养一批懂得马列主义彻底反对民族分裂的少数民族干部。其中,铁木尔.达瓦买地是他们的代表。
1976 年毛主席走了,像胡耀邦等对毛主席心怀不满又政治眼光短浅的一批人上台了,他们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高明,比毛泽东那当然更高明。处处事事和毛主席生前的指示和部署唱反调。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胡耀邦和邓颖超到新疆,胡作了一次讲话,其核心意思是说,在新疆汉族压迫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几百年了,现在好像应该改变了,还规定了一系列做法,比如以前,各地各级机关书记一般都由汉族干部担任,从今以后不能这样做了,等等。并且撤销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成纯农场,由各州管辖(试行了几年,情况不妙,又改了回来)。经过这么一折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战斗力和内在素质已经大大不如以前了。
还有,就是限制中央财政对新疆的补贴。记得好像是从1981年开始吧,中央给新疆的财政补贴不再逐年增加,固定在上一年的数字。明显,这肯定会影响到新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然后就是以落实宗教政策为名大规模修建清真寺,其新建翻建的广泛程度,连我们单位有些有良知的少数民族同事都看不下去了,他们说用这些钱多建一些学校不是更好吗?
从此以后,民族之间的对立就产生了。首先是震惊全国新疆和田大案。后来是维吾尔“群众”不断上街示威游行,什么反对在新疆进行核试验,反对计划生育。后来发展到,在新疆人代会上,中央建议提名的少数民族藉自治区副主席遭到了维吾尔族人大代表的公开反对,在人代会上选不上。我们老百姓上街也遇到各种挑衅,后来甚至发展到公开叫嚣,让汉族猪滚回去。“新疆是我们的嘛,你们滚回内地去”。再后来就有爆炸等恶性案件发生了。把老新疆王恩茂调回来也没有什么显着效果。过去新疆稳定,不是王恩茂有什么天大本事,只不过他认真贯彻落实了毛主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灵活巧妙的技巧。在新疆这么多年,深深地懂得,要很好解决民族问题,保持民族团结,方针政策固然重要,技巧尤为重要。
毛主席走了没有几年,好端端的新疆就变成了充满仇恨的是非之地。
我和妻子商量,新疆是坚决不能再待下去了,无论怎么困难都得想办法调回去。1988年,我们终于离开了本来是美丽和谐后来变成充满仇恨的是非之地。和我们一样逃回来的很多很多,我们一起分配到新疆在一个农场锻炼的同学,多数回来了。单位里走了一批。我们回来后,新疆的民族分裂活动就愈演愈烈了。
附:邓力群回忆录:为什么胡耀邦被称为胡乱邦?
(1)胡耀邦闯了一个乱子
1980 年12月,胡耀邦、万里到西藏,闯了一个乱子。当时他们了解到中央补贴给西藏的钱每年 5、 6亿元,80%用于在西藏的汉族干部,包括在西藏进行工业交通等各种事业建设的汉族职工。这本来是很自然的,要搞工厂、修路只能用这个钱啊,从事工厂生产和修路建设的汉族工人工资也只能用这个钱啊,但胡却错误地作出结论:中央一年给的5、6亿元钱,80%用在西藏的汉族干部。为了使中央的补助真正用于藏族人,要把80%的汉人从西藏撤出来。另外,本来阴法唐在那里工作得很好、很深入,工作中或许会有点“左”的东西。胡就抓住这点进行批判,同时,阴法唐在搞土改时从农奴中培养起来、提拔起来的藏族积极分子和干部也一起挨批,使得这些积极分子抬不起头来。
后来赵紫阳派伍精华去西藏,伍是彝族人,出身很好,但接受了胡、赵的影响,去了西藏后,专走上层路线,和广大的藏族干部都不沾边,影响很不好。直至胡锦涛去了之后,原藏族积极分子受压的状况才得到纠正。
(2)“纪要”与“电报”
当时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是80%的汉族干部要从西藏撤出。这个消息一传到新疆、内蒙......跟着就发生了类似问题。特别是新疆,那时的书记是汪锋。 1980年时,搞防苏备战,汪对战争形势估计得很严重,惊慌失措。在伊犁边界,要很多汉族干部往东撤,县级以上干部都要回内地。有些汉族干部乐得回去,而少数民族干部中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则乘机鼓噪要挤走汉族干部,成为一种风潮,而江锋同志又只是依靠少数几个人,既得罪了汉族干部,又得罪了少数民族干部,在新疆闹得不可开交。到了1980年,新疆的区党委扩大会议都开不下去了。
没办法了,胡耀邦就把他们找到北京开会,搞了个纪要。其倾向是压汉族干部、抬民族干部。这个纪要一传达,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会也开不下去了,他们来电报向中央请示怎么办。不知赵和胡是否商量过,赵找到我说:新疆问题,搞得这么僵,他们来了个报告,要中央给他们回电。于是,赵叫我起草了一个复电。这里比较公道地讲了一下汉族干部、解放军所起的作用,还讲到新疆党组织成立以后汉族干部所起的作用,强调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要互相尊重、互相团结。这个电报到了那里,反应各异,民族干部比较冷淡。这样就形成所谓民族干部要 “纪要”,汉族干部要“电报”。问题解决不了,后来要我负责起草一个新疆问题的决定。当时用了比较多的时间来搞这个东西,但后来因文件太长,实际上没用上。
到了这个时候,胡耀邦感觉到在民族问题上出了毛病,要收拾这个局面,于是提出“两个离不开”。在酝酿过程中,我听说(没看到文字),原来的纪要上他讲过在新疆问题上,党中央只要三个权:国防权、外交权、内政否决权。即除了国防、外交归中央管外,新疆自治区范围里的内政都由你们决定。决定了以后,中央只有这一点权,即看到有哪些不妥当,可行使否决权,其他事情都由你们决定。我就问胡,在民族地区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呢?除了三个权,其他都由民族自治区自己管,这怎么行呢?他和我说,这不是他说的,这话是万里说的。
这件事情后遗症太大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安定。后来新疆又出了一件事:我们要提铁木耳,新疆要提司马义;中央采取了一个措施,即把司马义调到民委当主任,当时乌鲁木齐有一、两千人 (民族人员)上街拥护司马义。在这种情况下,王震出了个主意:汪锋不能再呆下去了,要调出,把王恩茂调回去,又调谷景生去当区党委第二书记。从此之后,新疆的局势才逐步稳定下来。
(3)胡耀邦的两个问题
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看胡耀邦有两个问题,一是对帝国主义要分裂中国这样的大问题,他没有警惕:对百多年的历史,即英国、印度总是想把西藏搞过去,英国、美国、过去的沙俄及苏联要把新疆搞走,他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即便有,在他的思想上并不重视,或者说完全忽视这种大问题。在民族地区,反对民族分裂是头等、特等的大事。一切内政都与此有关。你对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事情不提高警惕,人家却天天在打我们的主意,多危险啊!另一个问题是,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危险没有认识。
1.60年代初新疆几十万人离乡背井,投奔苏修,难道不已是大乱?要知道,在新疆这样一地广人稀,交通困难的地方,几十万人集体逃离,可不能用几个阶级敌人蛊惑煽动,苏修引诱能解释的。
2.70年代新疆也发生过大规模少数民族骚乱,被镇压。只不过那时媒体是严禁报道此类事件,故不为大部分人所知。
当然,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大量国家补贴,新疆人的生活水平高于内地,这确是事实。但通过大量国家补贴维持新疆人的高生活水平对其它地区不公。随着补贴减少及东部经济发展,西部特别是新疆与其它地区的经济差别越来越大。
确实, 这两者在时间上是"关联"的, 但是这并足以作为因果关系的推断, 否则可能得出荒谬的结论. 比如, 鸡叫了, 太阳升起来了, 每天都这样; 那么, 我们能够由此说, 鸡叫是日出的原因吗?
如果把整个社会的变迁也放入考虑的范围, 也许我们更有可能找到xinjiang治乱变化的真正原因. 应该注意到, 毛时代的经济是高度国有和集体所有的, 行政体系上是从上到下, 层层控制, 虽然后来的工业水平发展起来了, 但是控制力反而大幅度削弱, 在一些小乡镇甚至大城市, 黑社会的复兴就是其表现之一. 而且, 毛时代的经济水平较低, 财富流动较少, 大额财富的贪污机会也就少. 由于这种行政和经济的变化, 似乎可以说, 毛时代是"有专制, 无腐败", 胡时代是"试图民主化", 而邓江时代是"专制不少, 腐败很多". 这是全国大抵普遍的状况.
那么, 回到xinjiang, 会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呢? 我觉得, 腐败和贫富差距是民族矛盾激化的根源. 在非民主的体制下发展市场, 一定会导致巨大的腐败, 这在西方历史上和中东现代的实践上, 不断地重复着. 虽然据说汉人有撤出, 中央有放权, 但是多数掌权者必定还是汉人. 这样, 由于腐败和走关系, 当地汉人的致富机会要远多于维族人----注意, 文章中提到70年代的时候多数维族人不会说汉语, 那么, 如果你是一个入驻当地的官员, 你会将好处给谁? 这样, 贫富差距虽然其他地方也在拉大, 但是在xinjiang, 这种差距是有民族倾向的. 这种倾向, 错非有民主化的改革, 只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 却不会自行缓解. 今天的种种事情, 都不过是前因后果罢了.
最近几年, 中央开始提出xinjiang的跨越式发展口号. 希望能够让当地人得到更多的教育和致富机会, 因为, 无论什么民族,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不分彼此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人".
确实, 这两者在时间上是"关联"的, 但是这并足以作为因果关系的推断, 否则可能得出荒谬的结论. 比如, 鸡叫了, 太阳升起来了, 每天都这样; 那么, 我们能够由此说, 鸡叫是日出的原因吗?
如果把整个社会的变迁也放入考虑的范围, 也许我们更有可能找到xinjiang治乱变化的真正原因. 应该注意到, 毛时代的经济是高度国有和集体所有的, 行政体系上是从上到下, 层层控制, 虽然后来的工业水平发展起来了, 但是控制力反而大幅度削弱, 在一些小乡镇甚至大城市, 黑社会的复兴就是其表现之一. 而且, 毛时代的经济水平较低, 财富流动较少, 大额财富的贪污机会也就少. 由于这种行政和经济的变化, 似乎可以说, 毛时代是"有专制, 无腐败", 胡时代是"试图民主化", 而邓江时代是"专制不少, 腐败很多". 这是全国大抵普遍的状况.
那么, 回到xinjiang, 会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呢? 我觉得, 腐败和贫富差距是民族矛盾激化的根源. 在非民主的体制下发展市场, 一定会导致巨大的腐败, 这在西方历史上和中东现代的实践上, 不断地重复着. 虽然据说汉人有撤出, 中央有放权, 但是多数掌权者必定还是汉人. 这样, 由于腐败和走关系, 当地汉人的致富机会要远多于维族人----注意, 文章中提到70年代的时候多数维族人不会说汉语, 那么, 如果你是一个入驻当地的官员, 你会将好处给谁? 这样, 贫富差距虽然其他地方也在拉大, 但是在xinjiang, 这种差距是有民族倾向的. 这种倾向, 错非有民主化的改革, 只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 却不会自行缓解. 今天的种种事情, 都不过是前因后果罢了.
最近几年, 中央开始提出xinjiang的跨越式发展口号. 希望能够让当地人得到更多的教育和致富机会, 因为, 无论什么民族,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不分彼此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人".
确实, 这两者在时间上是"关联"的, 但是这并足以作为因果关系的推断, 否则可能得出荒谬的结论. 比如, 鸡叫了, 太阳升起来了, 每天都这样; 那么, 我们能够由此说, 鸡叫是日出的原因吗?
如果把整个社会的变迁也放入考虑的范围, 也许我们更有可能找到xinjiang治乱变化的真正原因. 应该注意到, 毛时代的经济是高度国有和集体所有的, 行政体系上是从上到下, 层层控制, 虽然后来的工业水平发展起来了, 但是控制力反而大幅度削弱, 在一些小乡镇甚至大城市, 黑社会的复兴就是其表现之一. 而且, 毛时代的经济水平较低, 财富流动较少, 大额财富的贪污机会也就少. 由于这种行政和经济的变化, 似乎可以说, 毛时代是"有专制, 无腐败", 胡时代是"试图民主化", 而邓江时代是"专制不少, 腐败很多". 这是全国大抵普遍的状况.
那么, 回到xinjiang, 会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呢? 我觉得, 腐败和贫富差距是民族矛盾激化的根源. 在非民主的体制下发展市场, 一定会导致巨大的腐败, 这在西方历史上和中东现代的实践上, 不断地重复着. 虽然据说汉人有撤出, 中央有放权, 但是多数掌权者必定还是汉人. 这样, 由于腐败和走关系, 当地汉人的致富机会要远多于维族人----注意, 文章中提到70年代的时候多数维族人不会说汉语, 那么, 如果你是一个入驻当地的官员, 你会将好处给谁? 这样, 贫富差距虽然其他地方也在拉大, 但是在xinjiang, 这种差距是有民族倾向的. 这种倾向, 错非有民主化的改革, 只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 却不会自行缓解. 今天的种种事情, 都不过是前因后果罢了.
最近几年, 中央开始提出xinjiang的跨越式发展口号. 希望能够让当地人得到更多的教育和致富机会, 因为, 无论什么民族,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不分彼此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人".
确实, 这两者在时间上是"关联"的, 但是这并足以作为因果关系的推断, 否则可能得出荒谬的结论. 比如, 鸡叫了, 太阳升起来了, 每天都这样; 那么, 我们能够由此说, 鸡叫是日出的原因吗?
如果把整个社会的变迁也放入考虑的范围, 也许我们更有可能找到xinjiang治乱变化的真正原因. 应该注意到, 毛时代的经济是高度国有和集体所有的, 行政体系上是从上到下, 层层控制, 虽然后来的工业水平发展起来了, 但是控制力反而大幅度削弱, 在一些小乡镇甚至大城市, 黑社会的复兴就是其表现之一. 而且, 毛时代的经济水平较低, 财富流动较少, 大额财富的贪污机会也就少. 由于这种行政和经济的变化, 似乎可以说, 毛时代是"有专制, 无腐败", 胡时代是"试图民主化", 而邓江时代是"专制不少, 腐败很多". 这是全国大抵普遍的状况.
那么, 回到xinjiang, 会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呢? 我觉得, 腐败和贫富差距是民族矛盾激化的根源. 在非民主的体制下发展市场, 一定会导致巨大的腐败, 这在西方历史上和中东现代的实践上, 不断地重复着. 虽然据说汉人有撤出, 中央有放权, 但是多数掌权者必定还是汉人. 这样, 由于腐败和走关系, 当地汉人的致富机会要远多于维族人----注意, 文章中提到70年代的时候多数维族人不会说汉语, 那么, 如果你是一个入驻当地的官员, 你会将好处给谁? 这样, 贫富差距虽然其他地方也在拉大, 但是在xinjiang, 这种差距是有民族倾向的. 这种倾向, 错非有民主化的改革, 只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 却不会自行缓解. 今天的种种事情, 都不过是前因后果罢了.
最近几年, 中央开始提出xinjiang的跨越式发展口号. 希望能够让当地人得到更多的教育和致富机会, 因为, 无论什么民族,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不分彼此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人".
我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