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接吻照引起的轩然大波

想要忘记的是爱,不能忘记的也是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与“灰姑娘”相拥接吻的剧照


如今,接吻在日常生活中是件很平常的事,在电影小说等艺术领域更是司空见惯。不过,在三十年前的中国大陆,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它的出现,无疑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在当时的国人当中了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反应。

1979年5月,刚刚复刊不久的《大众电影》在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中一张“王子”与“灰姑娘”相拥接吻的剧照,这张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照片,在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年《大众电影》第8、9、10、11期,连续发文对这一张照片进行了讨论。

“问英杰”来信:

《水晶鞋与玫瑰花》由英国导演勃里安·福尔布斯执导,1976年上映,用歌舞形式与真实场景相配合的艺术样式,讲述了“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故事。《大众电影》第5期介绍了这部“清新明快,别具一格”的影片,并附有彩色插页、彩色封底。封底正是王子与灰姑娘相拥接吻的彩色剧照。

“新疆奎屯农垦局一二九团政治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问英杰看见此剧照后,“非常愤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愤恨”之余,致信编辑部,质问“你们在干什么”,并要求编辑部将他的来信全文刊登,“让全国九亿人民鉴别一下”。《大众电影》在第8期上刊登了他的来信,留下了那个转折时代的一份“精神标本”。

论理,电影中“王子”与“灰姑娘”超越门第等级的阻隔,追求个性自由、向往真诚爱情的故事,体现出来的“反封建”、“反压制”、“争自由”、“寻真爱”精神,即便在革命年代,无疑也是“政治正确”的。是什么激怒了“问英杰”呢?

要害在于“接吻”!

在给编辑部的信中,“问英杰”连连发问:

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显赫地刊登这幅影照,是什么动机?是在宣传什么呢?难道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你们这样宣传吗?难道九亿人民大众在新长征途中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鼓舞吗?……难道他们是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精神刺激吗?……你们准备把我国的青少年们引向何方呢?你们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还有点中华民族的气味吗?

在那个年代,“拥抱、亲吻,留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洋头,穿上什么这样那样的喇叭裤、连衣裙,跳什么‘磨肚皮’舞等等”并不只是风化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政治对身体、衣着、情感有着严密的监控和规戒。如果身体、衣着、情感一旦复归于个人支配,过去那套无孔不入、无所不能的强力政治也将冰消雪融,于是,尚且不肯逃脱出这块政治冰山的人们就显得惶恐而焦躁。

“问英杰”便是其中的一位,他虽未必意识到“接吻”与“毛主席老人家的教导”的隐约关系,但他却表现出了这种症状。他说:

毛主席刚刚逝世两年多,我们有的人就把毛主席的教导忘得一干二净,就不讲阶级和阶级斗争了,就想篡改社会主义方向,就不坚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了,就不要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无产阶级文艺了。

他以刚逝世近三年的毛主席的大势来压人、撑腰,实在是势所必至,理有固然。

读者的反映:

《大众电影》第11期上介绍了全国读者来信的情况,自8月28日到9月15日,半个月时间里,杂志社收到全国各地读者来信、来稿、电报共7122件。在已阅读的5213件中,不同意问英杰意见的有5101件,赞同的有112件。截至10月15日,读者来信多达一万一千二百余件,最多时编辑部一天收信700封。“赞同他的观点的还不到百分之三”,“绝大数人的呼声,是要求本编辑部继续批判极左路线,扫荡封建余毒,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

问英杰的来信是一张“试纸”,检测出了人们对“极左”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反感。看来,他请九亿人们鉴别的结果是事与愿违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与问英杰大作同时配发的是一篇问答体文章。作者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接吻”问题,他说:

我们长期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加上还有些条条框框,思想容易僵化。如果思想解放一点,这个问题是容易想通的。不妨展望一下,到21世纪回头再来看现在这个封底问题,是否就有点像我们现在去看五六十年前不许女人露胳膊露腿一样地可笑呢?(叶嘉:《一张封底剧照引起的对话》)

的确,与今天书刊报亭里铺天盖地的性感、肉感、骨感的封面女郎相比,那张接吻照实在是有点“小儿科”。

更有读者以“革命导师”为例来反对以往对爱情的禁忌,“毛主席的作品就有爱情词《贺新郎》”,“马克思在写给燕妮的一封信中,向她表达自己的真挚的爱情,不也出现‘拥抱’、‘亲吻’的字眼?”《上甘岭》里战士不也在唱“姑娘好像花一样”?《列宁在十月》瓦西里不也是和妻子抱吻告别吗?

然而,是不是禁锢者就像他们表面上义正言辞的那样,不欣赏“接吻”呢?他们可以观看“内部电影”,可以翻“禁毁小说”,可以“组织跳舞”,甚至搞得乌烟瘴气。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因此,呼唤接吻,支持接吻的意义便不可小觑。有人这样说到“接吻照”的必要性和意义:

我认为《大众电影》发一下冲破封建束缚、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的照片,虽非“最需要”,也是有点必要。其必要性就在于冲击一下现在还有市场的封建等级观念,冲击一下根深蒂固的封建道德观念,冲击一下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张维安:《首先要思想现代化》)

还有人说,粉碎“四人帮”后,文艺上允许描述恋爱故事、允许画家画裸体石膏像,交际舞在各地举行等,起到了解放思想,促进民众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作用,给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加了不少轻松活泼的气氛。
放则兴,收则衰

从“接吻照”引出的另一个话题,是应当如何评价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艺形势。

刘梦溪看出了问英杰信中的所指:

这哪里仅仅是对一幅封底剧照有什么意见,分明是对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文艺战线总的形势甚至包括政治形势,所作的一种估计。(刘梦溪:《要重视这股思潮》)

这两三年的艺术成绩和政治氛围是“糟透了”,还是“好的很”?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又是如何评估呢?

宝鸡市一位读者在来信中写道:

就我们宝鸡市来讲,原有六个影剧院,在“四人帮”横行时,常常是门可罗雀,冷落萧条;粉碎“四人帮”后,文艺园地百花竞放,呈现出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的景象。一个门可罗雀,一个门庭若市,这说明了什么?(克左:《门可罗雀与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

《大众电影》第9期刊登了作家白桦与叶楠关于当前文艺形势的通信,在通信中,白桦说:

我以为近两年多的文艺作品的主流很健康,很丰富多彩!开始在大胆探索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尝试着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题材的广阔和艺术风格的多样等等,都是空前未有的。消极的东西很少很少……

1979年6月6日,部分电影编剧、导演在京开了一个座谈会,座谈会上,针对写工农兵题材就是为工农兵服务,写现代题材就是为政治服务的“极左”思维,赵丹说,“究其根底,就是有一种‘理论’在那里作梗,而且根深蒂固,难以动摇。”与会人员同意对建国三十年来文艺的经验与教训做一个总结。达成共识如下:

正面的经验就是要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面的教训就是对文艺创作控制太死,调子太高,棍子太多。(本刊记者:《狠批极左路线,促进电影创作》)

两个月后,《大众电影》发表编辑部文章,文中称:

三十年的电影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放则兴,收则衰。这也就是新中国电影三十年的基本经验。

“放则兴,收则衰”这六字经验是用无数艺术家遭受身心摧残的巨大代价换来的,是用此前十多年来艺苑一片萧条荒芜的巨大代价换来的,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也是处理政治与艺术关系的一个准则。

“接吻照”引发的一系列论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形势的评估,对政治与文艺关系的调整等问题的解决都不无启发。1979年10月30日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不要横加干涉”论。这是党在新时期对文艺创作的规律、文艺与政治关系最有价值的反思和认识,也是对党的“双百”政策的一种回归,从而为此后艺术的繁荣生长提供了保证。

/>/>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