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今天收到中国“生物360”网传来的一篇文章,介绍一篇中外科学家的调查,揭示严重的北方环境污染,正在吞噬人们的生命。全文如下,索引附后。
周一,美国一家权威科学期刊公布一项研究结果称,近几十年,中国南方人的平均寿命至少比北方人长5年,原因是北方广泛使用煤炭,导致的污染对健康造成了毁灭性影响。
该研究结果刊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一名美国学者、一名以色列学者及两名中国学者进行了这项研究,根据是对于1981年到2001年中国官方收集的健康及污染数据的分析。
Sciences)上。一名美国学者、一名以色列学者及两名中国学者进行了这项研究,根据是对于1981年到2001年中国官方收集的健康及污染数据的分析。
该研究结果为中国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在中国北方,环境恶化部分是由于使用燃煤取能所造成的致命性污染物排放。研究者预测,因为室外空气污染,生活在淮河以北的5亿中国人将失去25亿年的预期寿命。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环境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格林斯通(Michael Greenstone)是该研究的美国成员。他表示,“研究突显了一个事实,在发展中国家,提高今天的收入与保护公共健康及环境质量之间存在一个取舍。因之突显的另一个事实是,公共健康的代价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格林斯通表示,该研究还有一项令人震惊的结果: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出现了更高的死亡率。
该研究是首个完全基于中国国内收集的数据来评测这种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是基于对生活在淮河南北的人口群体的分析。淮河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并与这两条河流走向相同。多年来,在淮河以北,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为锅炉提供免费煤炭以供冬季供暖。该政策及北方随处可见的用煤作为燃料的工厂,使得南北之间的燃煤污染物排放差距巨大。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公共健康学院院长霍华德·弗鲁姆金(Howard
Frumkin)称,该研究的一个“亮点”是,研究基于中国的区别性煤炭政策所导致的“自然实验”。他表示,“该结果在生物学上是可信的,结果也与以前的研究一致。”
Frumkin)称,该研究的一个“亮点”是,研究基于中国的区别性煤炭政策所导致的“自然实验”。他表示,“该结果在生物学上是可信的,结果也与以前的研究一致。”
这些研究者发现,在南方的平均污染水平之上每增加每立方米100微克微粒物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就减少3年。格林斯通称,对于其他污染物基线水平高的发展中国家,这一估计也大致适用。
“中国污染带来沉重代价的证据已经堆积如山,现在又多了一条,”研究中国环境政策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法学教授亚历克斯·L·王(Alex L. Wang)说。“其他研究已经显示了显著的短期危害,其形式包括患病、误工,甚至是胎儿面临的危险。这项研究表明,煤矿污染的长期危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
王表示,新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推动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例如,先前中国政府要求某些地区关闭燃煤锅炉的命令可能会扩大范围,可能还会提前关闭的期限。
中国官方20年来的健康统计数据和该研究的研究者们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北方寿命预期的5.5年缩减几乎完全是因为心肺疾病或相关健康问题所造成的死亡率上升。
同样来自官方记录的污染数据表明,淮河以北的颗粒物浓度每立方米比南部高184微克,也就是高出55%。
近期的一些科学研究已经揭示出中国的户外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今年春天,《2010年全球致病量研究》(2010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公布的新数据显示出,这样的污染在2010年导致了120万人的过早死亡,接近全球过早死亡总人数的40%。
原文检索:
Yuyu Chen, Avraham
Ebenstein, Michael Greenstone, and Hongbin Li.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stained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life expectancy from China’s Huai River
policy. PNAS July 8, 2013; doi:10.1073/pnas.1300018110
Ebenstein, Michael Greenstone, and Hongbin Li.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stained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life expectancy from China’s Huai River
policy. PNAS July 8, 2013; doi:10.1073/pnas.130001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