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作者:张 彤 蒋乃珺近两年,在出版物和网络中流行着一种“健康新说”,
聲稱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祸首都是“酸性体质”; 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甚至抑郁症等。因此,提倡食用“碱性食物”。 此言论经一些媒体和网络转载,影响了相当一批读者。但《
生命时报》记者从肾脏病学、肿瘤学、 营养学界权威人士那里得到的信息表明,该言论纯属伪科学, 没有丝毫科学根据。 肾病学家:食物影响不了体液酸碱度
听到上述说法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首席专家谌贻璞教授首先表示, 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词。 他解释说,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稳定在7.35—7. 45之间。 之所以这么稳定,在于人体有三大调节系统,
分别为体内缓冲系统调节、肺调节、肾脏调节。 在体内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系统,它的“工作原理”,
简单地概括,就是体内酸多了,有碱性物质来中和;碱多了, 又有酸性物质来中和。而肺调节,就是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 人会加快呼吸,将酸性的二氧化碳更多地呼出去,反之则呼吸变缓。 肾脏也很重要,它能吸收碱性的碳酸氢盐,并排泌酸性产物。 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打乱, 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 而人体内的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受到食物影响的。 一本宣传“体酸是百病之源”的书称:“当人体的pH值处于7—7
.35之间时,属于弱酸体质,容易受到小病痛的干扰。” 谌贻璞教授对此表示:“血pH值到7.2是严重的酸中毒, 已经到生命的极限了。”书中还称:“pH值处于6.9—7, 人极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谌贻璞教授哑然失笑,“ 我在临床上就没见过pH值低于7的活人, 更甭说慢慢存活着去患癌症了。” 之所以“身体偏酸”会被着重渲染,
这可能跟临床上酸中毒疾病较常见有关。谌贻璞教授介绍说, 人体酸碱平衡紊乱有四种: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其中前两者较多见, 但绝不能说人病了身体就会“偏酸”了。并且, 就酸中毒的治疗来说,首先要从“治本”着手———尿毒症引起的, 需要透析;糖尿病引起的,要用胰岛素; 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则需要改善肺功能……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才需要静脉给碱性药物,根本不可能靠吃“ 碱性食物”来解决。 上述图书名为《找对病源,碱回命》,还附赠100张pH试纸,
建议读者“通过测尿液的pH值来判断体内酸碱度”。 谌贻璞教授指出,这毫无科学根据,人的尿液本身就偏酸, 而尿液的酸碱度根本不能反映体内的酸碱度。 尿液酸碱度是与饮食相关,吃肉蛋奶等高蛋白物质时, 尿液会偏酸一些;多吃蔬菜水果,尿液会相对偏碱一些。事实上, 通过饮食调节尿液的酸碱度, 只能防治泌尿系统的某些盐结晶沉积或结石疾病, 如为防尿酸盐结晶沉积肾脏或形成尿路结石,应该让尿液偏碱; 为防尿路草酸钙结石形成,就应使尿液偏酸。 该书开篇即称:“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过一组数据———全世界有7
0%—80%的人属于不健康的酸性体质,有超过90%的人死于因 为体质酸性化引起的高危疾病”,记者询问了多位教授级专家, 大家对这些数据闻所未闻,也没听说过有“联合国卫生组织” 这个机构。 而据该书编辑刘女士介绍,此书在市场上“卖得很好”。
记者试图联系该书作者,但遭到了拒绝。刘女士称, 作者为成都某中医院的医生。但她既不知道作者的真实姓名, 也不知道其具体工作单位,更没有见过面, 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他人进行的。而刘女士一直强调“这很正常” 。据记者了解,出版此书的图书公司中没有一名学医的编辑, 但他们却出版了多部医学保健类图书。 按照“酸碱体质论”的说法,人必须吃“碱性食物”才能健康。
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
007》副主编程义勇。程义勇说,早在上世纪40年代, 有研究食品化学的学者将食物燃烧后剩下的残渣溶于水, 再测酸碱度,以此分析食物中的矿物质成分。 但食品化学研究与食物进入人体后复杂的代谢有着天壤之别。 程义勇指出,某些所谓的科普文章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 ,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本不值得提倡。 但“酸碱性食物”一说在民众中造成了很多困惑,
不少人询问营养学会的专家。对此,中国营养学会特别在《中国居民 膳食指南•2007》中做出了澄清:“‘食物酸碱平衡论’称, 谷类、肉类、鱼和蛋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 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 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事实上, 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预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 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碱性的作用。” 肿瘤学家:肿瘤病因与酸碱无关
“酸性体质导致肿瘤”是“酸碱体质论”中很吸引眼球的一点,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 他认为,“酸性体质致癌”根本“不值一提”。孙燕院士指出,
人为什么会得肿瘤是通过生物学试验研究的,就是对动物、 体外细胞进行长期的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试验, 以观察某种因素是否会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孙燕介绍说,经过上述研究,目前公认的致癌因素有五类:第一,
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等化学因素,多与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有关, 可能诱发白血病、肺癌、膀胱癌等;第二,电离辐射、热辐射、 慢性炎性刺激等物理性致癌因素,对白血病、 骨肉瘤的发病有直接影响;第三,病毒,如幽门螺杆菌可诱发胃癌, 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乙肝病毒可诱发肝癌等;第四, 遗传因素,像乳腺癌、大肠癌等都有较明显的家族史;第五, 免疫功能缺损。 “当然,这些年也有一些变化,”孙燕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营养不均衡、环境污染、内分泌失衡、肥胖, 再加上过大的精神压力,都可能成为致癌的诱因。” 不过,孙燕表示,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患上癌症,
而需要一个内外因素长期作用的过程。从这种角度来看,所谓“ 酸性体质致癌论”也是完全不成立的。 程义勇强调,“我们检索了全球近50年来1000多篇有关机体酸
碱平衡的论文,没有发现因为食品酸碱性引起酸性体质的研究报告。 负责任地说,食物分为酸碱性是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 跟食物进入体内以后的代谢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到底是科普还是营销
其实,很多宣称“酸碱体质论”的文章,都是在为推销某种所谓的“
碱性产品”做铺垫。 记者注意到,一年前网络上的“酸碱体质论”文章还多以“科普”
的面目示人,如今,几乎在所有该类文章后面, 都有产品的身影或隐或现, 不由得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 在新疆某保健品生产厂家的网站里,充斥着大量关于“酸碱体质”
的“科普文章”,宣称各种癌症都与“酸性体质”有关。 而他们提供的产品———“恰玛古碱性食品”就具有“ 排出人体内的酸性物质,纠正人体酸碱度”的功效,而且价格不菲, 10毫升的一小瓶精油就卖358元,一瓶90粒的胶囊卖280元 。除此以外,如“弱碱性水杯”、“碱性离子水”、“天然绿藻” 等新奇产品,也都搭上了“酸碱体质论”的“便车”。 不过上述言论经网络和媒体转载,影响不小,
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打鸡血、红茶菌, 乃至前不久被批驳的“排毒餐”。对此,程义勇表示, 科普宣传的对象是普通老百姓, 因此内容必须是得到充分证明的科学知识。“有些所谓的‘ 科学发现’、‘科技成果’没有足够的实验依据, 只是简单的推论或猜测,如果随意传播,就会误导广大群众。 在学术界允许专家之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 但一般群众对充满了术语的科普文章缺乏足够的辨别力, 容易受骗上当,这就需要专业科技工作者站出来澄清。” 谌贻璞教授则认为,对这些胡编乱造、
敛财坑人的伪科学一定要狠狠揭发,使它成为过街老鼠, 。
以上是原文,以下是跟贴:
-----------看看这些科学专家们的科学知识,再看看他们自打耳光的 ‘科学’ 谬论。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科学家、专家们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来 ‘义愤填膺地’ 反对和阻碍科学发展的原因。
“科普宣传的对象是普通老百姓,
不错,他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是得到了‘充分证明’,但是他们的分析‘充分证明’了他们在掌握和运用这些已经被‘充分证明‘了的’科学知识时是多么的不科学,或者说是多么的伪科学!
不信?那么再请读一读第一段。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医的思考方法要较西医的理论思考方法要先进得多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