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地对食品标示的营养成分的可靠程度有疑问。对进口的食品,这种疑问可能就更大了。遗憾的是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可能亲自化验食物的成分,只好相信厂家的标示。
我最近有机会测量了两个调味料的钠的含量,恰巧都是亚洲的产品。起因是一位加州的朋友对饮食中的盐要求比较严格,但又喜欢咸的味道,所以就想试一下含盐低而又能提供咸味的调味剂。朋友发现有一种台湾产的“香菇颗粒调味料”每份(serving)只含43毫克的盐,但的确很咸,就问我能不能查一下什么原因。我于是从Amazon定了一包,到货后发现与朋友说的不一致, 是同一种牌子,但是新加坡产的,标示每份含钠177毫克。于是朋友寄来了一袋台湾产的,是在加州买的。我求一位朋友帮忙测定了一下钠和氯的含量,结果见下表。我用纯氯化钠作对照来检验测量的准确程度,测得的钠和氯的含量也可以互为验证。
测量的朋友了解到一般用氯化钾代替盐来做为咸味剂,所以专门加测了钾,结果没有检测到(低于可检测的量)。
新加坡产的标示值是每份含钠177毫克,测得值是154毫克。台湾产的标示值是每份含钠43毫克,测得值是368毫克,是标示值的8.6倍。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对纯氯化钠的测量值,测量结果应比实际高出13%。校正后台湾产的香菇颗粒调味料含钠的实际值是标示值的7.6倍,这不能用测量误差来解释。
新加坡(左)和台湾 (右)产品的正反面照片。
新加坡产品的营养标示。
台湾产品的营养标示。
我本人比较喜欢台湾的产品,有一台台湾产的跑步机,一套自行车修理工具,质量都不错,原以为台湾食品的质量也应该不错。虽然测量结果不能说明产品质量,但这种欺骗行为对消费者很不负责,打击了我对台湾产品的信心。
不管怎样,这只是对个别产品的测量,不能代表什么,只是提供给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