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这段时期。从医学角度来看,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必须经过一段潜伏期,短则数小时,长则可达数月或数年。
流行性传染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潜伏期:人们患上登革热后,一般3~14天后才有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流行性腮腺炎,在腮腺肿大前也有14~21天的潜伏期。猫、狗等宠物会传播许多传染病,其中狂犬病潜伏期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甚至更长;猫抓病也有7~12天的潜伏期。
恶性肿瘤疾病。肺癌在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一,其潜伏期长达10~20年,有人一出生就有,有的没诱因一辈子不发,有的则只要一点油烟、香烟就会诱发,这和先天基因以及后天饮食居住工作环境有关。“有的肿瘤如白血病没有潜伏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告诉记者。胃癌的发病率排在前三,潜伏期一般为2~3年,长的甚至长达10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它的癌变非常漫长,基本是5~10年以上。
各类肝炎。肝炎的潜伏期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为30日左右,丙型病毒性肝炎在输血后潜伏期平均为7.8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
肠胃疾病。急性胃肠炎是由于进食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引起的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症状主要显露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疾病,它的潜伏期约为2周。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为一天至两天,临床症状多种多样,通常起病急骤,症状表现先是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然后腹痛腹泻。
性疾病。性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种类或者型别、病毒的致病性、病毒的数量、感染途径、被感染机体的免疫力以及其他非生理因素等有关。比如艾滋病病毒,短则一个月以内,长达数十年。一般来说,经输血感染的剂量较大,所以潜伏期较短,而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剂量较小,潜伏期较长。
还是因为疾病有潜伏期,导致它们在人体多年,悄悄“生长”而无法检测,然后在条件成熟时被一些偶发因素“触发”,公开“现身”并快速成长,短时间内让人措手不及。这意味着,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机会扼杀其继续发展的可能。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了解疾病的潜伏知识,并尽量避免其“触发”因素。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此外,疾病除了在生理上长期受刺激产生病变外,还与生活心理有关,因此都市人一定要学会减压。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