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诸多六四纪念文,看到的几乎还是一种旧式思维,不外乎赞扬“用鲜血铸成血肉长城”和不忘记新仇旧恨。却很少看到有什么文章,去赞扬当时在现场理性劝学生逃离危险的人们。或者撰文来叙述和分析大规模群众学生运动的利弊,更没有太多的人会认为暗中帮助撤离是一种仁爱和仁慈行为。
首先,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坦克车来到的时候,“ 血肉长城”真的能够抵挡吗?牺牲的不外乎是年轻幼稚的青年生命。而被提倡和延续的不外乎是用至高至贵的生命去换取那些变着花样的“道义”精神。这种藐视生命的价值观,几千年来一直被统治者所利用,而无数的先知先烈用那可贵的生命一代代去换取虚空的被津津称道的“ 就义”,换取近乎于武士道的荣耀。每次在这种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普通平民究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泥沙俱下的参与,各种野心家的挑拨离间和分裂。。。
现在我想讲叙前年夏天去丹麦旅行时的经历:来自哥本哈根当地的一位中年导游,在丹麦皇宫前给我们讲解丹麦王室,当他在讲述克里斯蒂安十世国王时, 他的眼睛里突然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我当时有点吃惊,眼前这位身高6英尺的头发花白的男子,怎么那么容易动感情了呢?因为我的印象里,在西方人的价值观中,并没有像东方人皇权思想那么根深蒂固。他简单地用话筒讲到:“当强大的德国要求开进丹麦时,克里斯蒂安十世国王采取了妥协,他放下国王的尊贵,为的是丹麦人无力抵抗,也无需抵抗,只要保全公民的性命”。"但是,在德国进驻丹麦后,克里斯蒂安十世却几乎每天晚上去敲一下丹麦人的门,有时在街上和丹麦平民讲话,让大家不要忘记自己是丹麦人而不是德国人”。导游接着说: “ 他是丹麦历史上最伟大,最值得纪念的国王,因为他放弃了统治者个人的权贵和名誉,理智地与当时的强敌妥协,才使得我们丹麦普通老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在纪念六四的媒体和文献中,至今除了慷慨陈词以外,有没有什么人去顺着克里斯蒂安十世国王的思路去反省?中国有多少人能够像丹麦国民那样,面对强敌先妥协,保全国民生命高于一切,以及国民对妥协的国王反而怀着格外的感恩心?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真正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人的生命与所谓的“道义”相比,何轻何重?西方文明的价值观里,契约精神和妥协宽恕,在中国有多少层面已经被启蒙?
历史上有点类似的例子就是汪精卫的汉奸罪名。当初汪精卫在日军强大,中国积弱的特殊情境下,为了最大范围内减少中国人牺牲,敢于承受他个人“汉奸”的历史骂名。在我个人看来,至今还在众口唾弃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情境下,要做到真正理性意义上的反思六四还很远。
历史上有点类似的例子就是汪精卫的汉奸罪名。当初汪精卫在日军强大,中国积弱的特殊情境下,为了最大范围内减少中国人牺牲,敢于承受他个人“汉奸”的历史骂名。在我个人看来,至今还在众口唾弃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情境下,要做到真正理性意义上的反思六四还很远。
如果在六四前后几天,当学生们情绪激昂,天安门前口号喊得光光响的时候,就有人去劝阻学生冷静,而在明知流氓政府一定会杀人的黎明前黑夜,又有几许人想到劝解和带领学生逃离现场,赶紧回家?如今有谁在赞扬这些为数极少的所谓“没有骨气”的妥协者?
我本人既不是毛泽东,更不是习近平,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母亲。如果在当时危险之际有谁劝孩子们赶紧回家,放弃绝食,赶紧逃跑,留下性命,我会终生感激这样的好心人。这就是我这样的爱好和平的普通人对六四的深刻反思:名利,地位,道义,民主,强权,独裁,国界,英雄,尊卑,。。。一切的一切,有多少是人类自己套在自己精神上的枷锁?有多少是野心家和统治者为了蛊惑群体的有效提神剂?在生命的面前这些都是虚空的概念。如果要启蒙中国人要争取和理解真正意义上的人权,先请减少英雄主义的宣传。为道义捐躯的英雄主义洗脑,这对于热血青年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没有义,宁愿死”, 这样的宣扬正好与真正意义上的人权是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