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教授获诺奖杂谈

个人学易笔记的整理,以及个人关于易经的胡言乱语。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查阅《本草纲目》,偶然看到了“青蒿”这一条目。这不就是最近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教授的青蒿素吗?不由多看了两眼。赫然这里有这样一句话:《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说的就是它。

有这种巧合?我不是宿命论者,可是最合适用来解释这种巧合的,那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当然,这种八卦应该早就被各种媒体炒作过了,也就只有我这样孤陋寡闻的才在这里大惊小怪。


国内奖和国外奖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屠呦呦教授在国内也得过奖,1979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在国外却是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这个就只能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了。政治,文化,经济诸多因素,中西文化差别,说什么呢?

再往下看,关于治疗痢疾的,只有这样简单一条:
痢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对大多数人来说,知道“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可以治痢疾寒热就可以了,提取青蒿素,为什么呢?我不太明白。当然,这是外行的看法。


耐药性与脾土运化

屠呦呦教授得奖,是因为提取了青蒿素;是因为治疗痢疾的特效药奎宁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产生了耐药性;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特效药来替代奎宁。

看完之后,最让我关注的是所谓“耐药性”。什么是“耐药性”,为什么一种特效药刚开始治这种病有效,然后就会无效,产生所谓“耐药性”呢?

花了点时间科普一下,看了一下青蒿素,痢原虫,以及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再参照《易经》以及《伤寒论》,我认为我找到了我要的答案。结论是:

现代西医学的所谓“耐药性”可以用《易经》以及《伤寒论》的理论完美解释。

简单以《易经》和《伤寒论》来解释痢疾:痢疾寒热属于少阳病和太阴病的不断传变和反复过程,其特点是太阴脾土能量被不断消耗,也就是以现代西医的蛋白质为代表。太阴脾土能量消耗完,若不死,将变为少阴病;若能好转,则变成阳明病。

由此,也就解释了“耐药性”。所谓“耐药性”,不过就是脾土运化出了问题。

既为野人,最多也就只能献曝一下。写在这里留待后人求证了。

附:《诗经》《鹿鳴》一首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羲皇遗民 发表评论于
需要再澄清一下我对于提取青蒿素的态度。我并不反对提取,只是这里有一个价值取向,孰轻孰重,谁先谁后的问题。从我理解的治病角度来讲,病是会变的,药只是对当前症状的一种控制,症状控制住了,一般而言身体就会好转,一些症状会消失,另外一些症状会出现,这时药也就要变了。所以,从我个人的思路而言,我趋向于对于整体的把握;那自然对于细节上就没有办法深入。我想,这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些中西文化的差异。
羲皇遗民 发表评论于
很多东西是不能乱讲的。这篇是不是写过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