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9 两位中国的大语言学家都不认识那个字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教育随笔9

两位中国的大语言学家都不认识那个字

1986年9月初,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我去该社参加修订该社出版的全国重点中学语文实验教材《写作》第一册的修订工作。到北京报到后才知道,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北京的张必琨先生和江苏的朱泳燚先生。在该社第一次修订工作会议上,副总编刘国正先生说,邀请中学优秀教师参加语文教材修订工作,这是人教社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国庆节前夕,上海《语文学习》主编范守纲先生来北京,我与他因该刊发表《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一文而相识,又在漓江之秋语文研讨会而相见而相熟,他因工作关系与全国各地名师都有联系,他介绍我认识了许多名师,如魏书生、钱梦龙、徐振维等。

他与朱泳燚和张必锟两位名师也是老朋友,他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后,我们欢聚一堂。

他那次到北京是要采访张志公先生和叶至善先生。张志公先生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上班,我陪他去志公先生的办公室时,志公先生非常热情,见面握手坐下后就拿烟,一边点烟一边说,医生、亲人都要我戒烟,还有朋友告诉我,说吃糖可以戒烟,没想到,烟没有戒掉,后来吃糖又有瘾了,这不,原来只要烟酒茶,现在还要加上糖果。

范守纲先生真是一位采访的高手,他在与志公先生的聊天中,不知不觉把他想要问的问题都谈到了。

在聊天时,志公先生还讲了一件趣事。他说有一年,他陪吕叔相先生参加北京市中学语文研讨会时,叔相先生拿着会议议程单,指着一位发言人的名字问:“志公啊,这位老师的名字怎么读?” 志公先生一看,忙说:“不认识。”

那位老师就是北京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刘胐胐(fēi)。吕叔相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泰斗级人物,张志公先生也是大语言学家,他们两位在大庭广众之中都非常坦然地说自己不认识那个字,并当场请教主持会议的老师。这种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我也因此又在范守纲先生的引荐下,到刘胐胐老师家中拜访了他们夫妇,后来还为他们办的语文报写了几篇说话训练的文章。

两位大语言学家都不认识那个字,都在大庭广众之中坦然承认,还虚心向在场的会议主持人请教那个字的读音!这种大家风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者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