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日本及歐美大學師資及科技研究制度的對比

                            關於中國、日本及歐美大學師資及科技研究制度的對比

                                                            戈壁灘


關於中國、日本及歐美大學師資及科技研究的制度,僅以我所經歷的及看到的情況,對比如下。

1. 有關教育及科研的歷史回顧

中國的大學師資制度,在三十多年前改革之初,還是以傳統的資深的權威老教授為主體,以及副教授,助教三位一體的制度。當時還記得,各個教學分野的教研室均是以三、四十年代前後留歐美後返國的權威老教授們為主體的終身制。一般老教授們均著有本分野的教材專著,做為由高教部門的統一教材,下屬一名副教授及若干助教。在國家級科研機構亦是如此。我所在的分野,其權威老教授已年過七十多了。其副教授也有六十以上,也還在苦苦的等待權威老教授之後的進昇。基於當時研究及教學信息的閉鎖,這樣的基於傳統科學的幾十年不變的教材及教學、以及研究方式具有極大的局限性,明顯的與當時世界的教育及科技界有相當的差距。一

僅僅舉兩個實例說明。我還記得大學分析化學的定性分析只是基於各種化學反應的比色分折,而定量分析即是基於測試由於化學反應生成物的重量法。興當時已經開発了幾十年的儀器分析毫無關係。與另外有機化學中各種化合物的名稱,全部都是根據由四十年代前後歸國的有機化學權威們,辛苦翻譯的從原文英片版、從而編輯的"漢譯海氏有機化合物辭典”。辛苦的创造了一大堆、數萬個有機化合物及有機化學結構名詞,據此編輯的有機化學教科書。讓學生們在學習有機化學的結構及有機化學反應之前,必須先去死記硬背這些編譯的、几千條甚至上萬條中文有機化學名詞及有機化合物質名詞。但是這些新編譯的中文名詞,與原版的英文有機化合物單詞毫無任何內在聯系。以至於在改革開放後和世界接軋之後,學生及有關學者還必須重新學習各種有機化合物的英文詞匯,以及和編譯的中文有機化合物詞匯對照,才能在國際上進行科技業務交流。白白花費了雙倍的精力。相對比日文的無機乃有機化合物詞匯,全部使用了模仿英文化合物發音的外來語片甲名發音。雖然發音不甚淮確,但是起碼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淮確性,可以方便的直接進行國際上的科技交流及溝通。而且除了中國及日本之外,亞洲、非洲、南美及歐洲非英語系國家,均是直接使用英文有機化學各詞進行教學及研究,直接和國際接軋。只有中國在有機化學教學和科研中,中文、英文雙語並行的狀態持續至今。

另外一個例子是在分析化學方面。記得八十年代初期,國內的一位有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及XX化學會會長到東京出席世界XX化學會會議。他曾經是四十年代留德國的權威,是從事比色XX化學的專家。當時他在大會上報告中國分析化學的研究現狀時,講國內實行的是基於化學反應的化學分析,以及額外的基於物理光學反應的物理儀器分析二類。他把包括當時已經在世界上流行的先進的、高精度的儀器化學分析,如吸光及發光光譜分析,電化學分折,氣相及液相或者離子各種色譜分析,質譜分析等等依靠各種測試儀器的分析,均歸類于依賴於儀器分析的物理分析。按照國內的分析化學研分類,均不屬於化學分析的研究範疇。當時與會的各國學者:們聽到之後,面面相覷。只是基於禮貌和尊重,沒有進一步質疑。

當然這種情況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隨著大批歸國的優秀留學生,以及國內培養出來的一大批人材,外加增添了大批先進的儀器設備。此種在教育及科技界與世界水準的差距幅度已經得到極大的改善及提高。有些方面在科研上甚至已經走在世界的尖端。但是對於大學的基礎課程以及專業教科書籍,及時更新及添加新的科學知識及技術方面,尚存有距離。例如上述的有機化學的中英雙語教學及科研問題,及其他等等。應該繼續探討其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另外有關在大學研究生教育,以及有關的科研人員的繼續培養及發展的方面,亦應该有所改善及探索。 否則一味的追求論文發表的數量,未考慮到其實用性,勢必变成一種"復印及抄寫"的局面。尤其對於剛剛歸來的有專業技術的人材,往往陷入一次性的復制國外先進技術、沒有繼續創新的局面。

2. 日本、歐美大學師資制度的簡解及比較

日本的大學進昇制度:日本對於發展基礎理論的研究,以及特別是對於實用研究的促進,反映到在大學教學及師資提升上,是有一套嚴格的考核方法的。以東京大學(1886)為首的,包括京都大學(1897)、東北大學(1907-仙台)、九州大學(1911-福岡)北海道大學(1918-扎幌)、大阪大學(1931)以及名古屋大學(1939)等二戰前的七個帝國大學。每個大學專業學科僅設置一個研究室,以正教授的姓氏命名。設有正教授(Professor)、付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各一名,以及助手若干(相當于國內的助教,及歐美的 Assistant Professor) 。每個學科的教授都有嚴格的任職年齡,以保障在教學及研究上的年齡優勢。以東京大學最為嚴格,到60歲必須退休。(近年來因為退休年齡太早,太可惜了,對於教學及科研損失過大,而延長為65歲)。其余的六個前帝國大學教授退休年齡為65歲。以我所在的東京大學為例,每當正教授退休時,由全學科其余的正教授們集體室審查及選拔,從後選人的發表論文水平以及更重的面試時的在全系的業務講演中,以及與審查教授的答辯討論中,挑選出大家投票公認的,認同的此專業中最優秀的研究者,以確保在專業領域上的領先地位。後選人可以是其他有名大學或是本研究室的的正教授、副教授甚至是助手(助理教授),或是研究所的研究員。而退休的教授,即使名氣再大也沒有任何發言權或是推荐權。而且校方及系主任(一種行政職務而已,由系里的各研究室教授們輪流坐樁而已),也無仼何發言權。每當新的專業學科教授前來任職時,原有研究室的副教授及助理教授則必須要離職,另尋出路。這樣隨著教授的退休更换,一個新的具有挑戰性的專業學科研究室重新開始。而不是上屆教授及研究室的簡單延續。而退休的尚年壯的名大學正教授們,則一般會受聘到二流大學當校長,或是國家研究所所長,研究學會會長等等職務,利用其實力、名氣及經驗,繼續貢獻于大學或是研究所的教學及科研管理。在大學做正教授任満到一定年限,例如東京大學當時是二十年,或是在科學研究上有重大貢獻的教授在退休時則可以獲得終身名譽教授的榮譽稱號。

從我親身體驗的例子,我當年所在的東京大學理學部化學教室(相當于國內的理學院化學系),我的指導教授是當時在國際化學界有名的教授,他在分析化學、環境化學及無機生物化學等方面,均有獨特的研究成果。是當時世界光譜化學分析的四個權威領導學者之一。但是他在八十年代中期、六十歲從東京大學退休時,雖然榮獲了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稱號,而且又繼續任日本國立公害研究所長,以及聯合國的環境科學顧問。但是他也不能提名或是推荐自己研究室的付教授繼任及繼續他主持的研究。當時經化學教室教授會議選拔,由日本茨波大學的一名無機化學的教授,接任了他的研究室,開始了新的硏究。但是當年我的一位博士班同學,畢業後到東京大學工學部任職。他從任助理教授开始、一步步到付教授及正教授,開發及積攢了自己新的研究分野。在十幾年後,在第二代原茨波大學教授退休时,又成功地競爭接替他,回到了東京大學理學部化學教室任繼承教授。成為我們原來的教授的第三代研究室傳人。但是又是擁有皆然不同的嶄新的研究分野。這就是在日本大學中,隨著教授的退休,一波波新的研究分野不斷地開發出來。

歐美大學的進昇制度: 相對於日本大學的試定終身(到退休年齡)的考核選拔方式,歐美的大學,尤其是美國的大學更具競爭力及挑戰力。每一個系里專業學科僅有一名正教授、副教授或是助理教授個人獨立主持。不存在同一研究室中的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的三角等級。其選拔方式和日本的大學相同,也是同樣由系里的其他教授們組成審查委員會,由教授職位申請學者的專業講演及發表論文的實力,由教授會表决挑选。但是一般更具有傾向挑選當時最新學科的新學者,而不居于名氣及過去的經驗及歷史。但是除了退休年齡的一定限止之外,歐美的大學學召入新的教授及成立新的研究室,並非一試定終身,有三年的試用期。在此期間,無論是對於正教授、副教授或是助理教授,根據三年中硏究及授課的表現及成就,由系里其他教授會議審議,通過的將授于校級頌發的終身教授(tenure professor)資格,即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做到退休。例如我就曾經接到過加拿大蒙特利大學化学系的聘请教授的讲演邀请。他们在考查了我的博士研究論文之後,希望能前往设立液体光导纤维化學分析研究室。但是因為是地處加拿大法語系魁北克省,其大學教授召收條件之一 ,是要求在做研究的同时,三年後必须要学会用法语授课。因為考虑到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法语太费精力而婉拒作罢了。

在美国大学研究及授課的比例:美国大学的年度薪酬,是按照九個月大学授课比例支付的。即如果僅僅只能授课的教授,大学只按年薪的比例支付九個月的授課薪金。但是对于可以自行从外部的公司或者是政府部门等申请到的研究基金,則百分之四十需要上缴校方。百分之六十留做研究室的研究基金。而学校则是再多发三個月假期未授课时的工资。所以对于争取外部的研究基金,是從事研究的教授和大学两方都关注的。

日本及欧美国家对于师资的授课及研究的比例及考察:一般的对于大学的基础课,圴有副教授及助助理教授承擔。而教授刞一般是頂多只給研究生班講課,介紹自己的專屬研究。但是在美國設有學生們的、年度的對于教授及副教授以及助理教授的授課评價程序。如果僅僅是承擔授課為主,在自己的專業研究中沒有什麼成果及從校外申請不到研究基金的教授們,此學生的年度評鑑就會很重要,成為大學對教授及副教授、助理教授的重要考察及提升依據。否則對於善長研究、可以從校外拿到多筆研究基金會的教授,考察乃升職則是以研究為主。我就亲身经历過两方面皆然不同的教授。一位是八十年代在夏威夷大学的一位分析化學副教授,他搞了近二十年的、有関在医院里学上從馬的血清结構到人的心臓疾病的研究,成绩一般,已经成为研究中的"老生常谈"。但是他的分析化学专业啟发诱導式授课,循循善诱、井井有条,大受学生們的爱戴及欢迎。每年都被学生们评选为最佳教授。所以三十多年来,一直稳坐夏威夷大学教职。另外一位是同年代的在德州理工大学、同為分析化学的印度副教授。但是因为脾气暴躁,又是一口印度式的英语。所以他在每年度的教学上都被学生评为最差的教师。但是他在分析化学研究上,研究室有近十名博士後,在八十年代中期成為拿到最多的研究基金,以及在全美国一年中発表的分析化学研究論文最多的学者。所以也是一直受到大学的歡迎,本人还進為此進昇為正教授。

對於研究成果及研究論文的評價標準:在欧美及日本,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价,不是单纯在於发表論文,以及論文発表的專業杂志等级。也更不是據于是否申请及拿到了專利。更重要的是要看此論文発表以後被引用的频率多少,即表明由其他研究学者跟進的研究程度,来判断此論文的水平。对于已经申请的专利,也是要看有多少厂家企业,或者其他研究中心使用此專利。所以一般的教授们一都是積极争取外部企业的研发基金, 這样最容易在拿到成果、提交了研究論文後,而直接被提供研究基金的企业直接开发使用。直接見到成效。我当年八十年代初在東京大學做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時,最初発表的有関液体光導纤维分析法(TRLCC-Total Reflection Long Capillary Cell)的英文分析化學論文,到九十年代已经被引用了近百次。 現在做为一种新的化學儀器分析方法,写入了分析化学教科書,而且還有有関的專業分析學會。而且也已经延伸到市販的新的物理光学測試仪器。表明此研究還是基本上是被認可的,有些實用价值。当然早就已经是延伸到世界各國,由其他的学者们继续從事的研究,而不是我在继续做下去的了。

3. 有関政府及私人研究机构对于研究及日常应用的管理模式

政府研究部门及私人研究機構对於研究及日常应用的管理模式,和我们当年的研究所所長,研究室主任等科技業務领導,以及從上而下的相應的党政领导(党委书记、总支书记、支部书记)等双重领导機构颇為相似。只是相関的最上一級及中層的"党政领导”,換成是博士及兼有有MBA管理學位的人擔任。一般以美国本土的白人学者居多。但是工作側重於運營管理,從來不干渉具體的科技業務。而在最下一級的從事具體科技業務單位、如研究室等。則基本上全部由大部分是來自國外的博士一級的科技業務主管人員承擔。但是做具體科技研究領導工作的業務主管,不僅僅是有權力,而且要承擔及自負全部的風險及責任。例如我在退休前曾任科室主任(Section Chief), 但是又同時是兼職中層的部門科技業務主管(Technical  Director).。 但是在部門中另設有具有MBA学位的部門主管(Division Director)。一般只是負責部門的財務及人事運營,不干涉具體科技業務。每年的科技研究計劃及預算,均由部門業務主管承擔。以業務主管的專業知識實力及工作經驗,憑著科研計劃,向國家提出申請。而且?到研究經費後,由業務主管全權負責運用。但是其業務主管的責任重大。部門的所有研究报告及測試報告,均由業務主管簽署後,直接發給使用客戶。也就是說出了問題要承擔全部責任,與部門行政主管無關。有時需要上法庭作證及辯論時,也均由業務主管出庭答辯。這樣的雙系統管理系統,即促進了在科技研究工作中,由國外留學來的掌握新了的科技知識的博士們的研發質量,又保證了大部分部門白人MBA的管理權力。所以這里開玩笑的將從世界各地來的博士們,稱為是高級的經典技術工具及辭典。(Classic Technical Tools). 

至於私人的研究機構,由於是企業家利用公司的盈餘來投於所感興趣的、或是與公司的運營暫時無關的將來有關的研究及探討。所以都可以獲得國家對於公司的免稅。所以與其實用性的目的一般直接関連不大。反而更加沒有任何限制,可以由學者們更加自由的進行研究。有時反而是可以進行更高水平的研究,發現更多有意義的結果。例如我曾經在佛羅里達的約翰和約翰海洋研究所工作過一段。它是由美國著明的藥劑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約翰父子兩代人創立的,在全世界海洋研究所中排名前十名。設有深海潛水艇、每年一度出海的環球海洋探測船,海洋動物博物館,等等各種全套裝備。因為父子兩人均熱愛海洋科學的研究,他們每年都投入幾億美元以上。研究所內雇用有三百多名博士們,予以高薪。並且進一步給予1比7的退休眝蓄金,即本人每月存入可以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工資,做為個人的未來退休貯蓄,海洋研究所再補貼加上去七倍的金額到個人的退休金賬戶。(注釋:一般的公司及企業只是付予1比1、或是至多1比2的退休貯蓄补貼)。以此高酬手段来吸引大批優秀的博士們前來,從事自己喜歡的海洋科學專業研究。研究所每年的评價指標是博士們各自獨立在各自研究領域中発表的論文。綜合起來成為每年海洋研究所的多方位的研究成果。所以學者們在無後頋之憂的情況下,為研究所獲得了大量的高水準的海洋研究成果。有趣的是研究所的主管所長並不是海洋學者,而是一名高級稅務會計師。因為研究所的所有支出都可以得到國家免税。

以上是近幾十年來,只是從個人不全面的親身體驗所覌察及收集的一些國內外有關教育、科技研究的情況及比較。可能會對於在教育及科技研究中我們如何做,有一些參考及借鑒作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